今天和朋友聊互聯網,他說百度優勢是技術,阿里優勢是運營,騰訊優勢是營銷,這樣對嗎?

九公子說


我們在評估這三個巨頭的時候,首先需要評估下三巨頭的自有優勢業務,也是護城河,簡單看看這三家的護城河:

關鍵詞:搜索、無人駕駛技術等業務。眾所周知,百度的搜索做得好不是因為核心技術優勢,而是谷歌無法進入中國市場,也就是說百度的搜索業務是沒有得到過真正的充分競爭的。在與百度接觸的過程中,風格不知道大家是否體會過?大家猜猜看?


2、阿里:

關鍵詞:電商、支付、金融等業務。電商業務及關聯業務,無人可替代。大家如果體驗過抖音、微博等平臺的電商功能,就知道只有淘寶聯盟是可以無縫鏈接這些多平臺的,目前國內我還沒有看到第三家可以無縫對接多平臺。曾經也和阿里的人打過交道,都有鐵軍風格。如此龐大的企業,至今仍保持著一線戰鬥狀態,牛X。

此外,阿里第一個提出了DT的概念,做什麼就不是做什麼的,阿里的底層技術又何止電商及其關聯業務。

3、騰訊:社交、遊戲等業務,目前來看,騰訊在社交領域無可匹敵,2C的流量之王,毫無懸念。遊戲業務更是印鈔機,微信在用吧?已經從生活到工作,無孔不入。以微信目前在國內的影響力,如果單獨分拆,估計排名前五吧。

綜合下來,阿里和騰訊構建了絕對的優勢,百度在不飽和競爭條件下,優勢也是有目共睹的,只是......

上述文字只是從三家企業的主營業務闡述,衍生業務,還是奉上外網的圖片,供大家參考,歡迎朋友們補充和拍磚。


洪一二


作為在bat,tmd待過的開發可以告訴你

阿里的技術一騎絕塵。

1.成就方面,多的不說了。光是飛天 15年來第一個獲得科學進步特等獎

2.ai方面,不用想了,阿里是國家隊,負責雲智慧城市。舉個例子,實時分析車流量,進行調度與路線分析。同時阿里還有自己的soc芯片平臺,有ai芯片開發團隊

3.前沿科技探索方面,阿里有自己的量子實驗室。還有哪個公司有量子實驗室?

4.貢獻方面。這就不說了,國內其他公司合起來也不及阿里的零頭,阿里有自己的龍井jdk,有各種Apache頂級項目

5.人才方面,獲得過理論計算機最高獎的馬里奧賽格德,進入工程院院士二輪評審,不好意思你們吹的百度李彥宏已經落選了。以前吹百度的陸奇,知不知道阿里還有facebook的首席ai科學家。亞馬遜頂尖科學家的任小楓,世界知名的量子計算科學家施堯耘

6.培養人才方面,阿里有云谷學校,湖畔大學




IT小鱷魚


在BAT走過工作經驗。有很多同事都在不同部門也分別溝通過。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在兩年前,圈子裡的說法是,百度的技術,騰訊的產品,阿里的運營。因為他們成為互聯網巨頭神話都是靠各自優勢發家。

百度靠搜索技術迅速佔領國內市場,迅速發展壯大;騰訊產品靠對人的洞察,設計出符合人情感的產品,通過細微的產品設計差異性迅速成長,阿里靠對B端商家運營連帶起對C端運營,也創造出獨特優勢。所以有這樣的說法,大家也很認可。

但是,現在看,BAT神話,短短不到十年時間已經被推翻了,B已經被踢出了一線前三名,增長勢頭猛烈的TMD(頭條,美團和滴滴),以及後起之秀PKQ(拼多多,快手,趣頭條),你會發現互聯網一家獨大的狀態在幾年內迅速瓦解。而產品,技術和運營能力,在各個後起之秀公司裡,也都有不凡的表現。

現在互聯網發展已經很成熟,對基礎技術,產品設計能力和運營模式,都在不斷創新增長中,很多創業公司不乏有優秀人才通過創新達到不錯的效果。後面5G時代,再拼搏的不再是技術產品或運營,這些必須成為標配,而決定公司發展速度的,必須是老闆的認知,快速的學習能力,對市場的敏感反應和行動能力。


南姐數字化運營


還記得前段時間@吳軍的評價:

百度從七八年前起,其實基本上已經屬於一個僵化的公司了,已經沒有希望了。百度的二號人物永遠是離職的。很多技術它都是起的大早,趕了個晚集。


騰訊從來沒有過To B的基因。事實上,前兩天還跟一些朋友講,就說他們就一直堵在人家那個做雲計算,堵在人家這個企業的門口,甚至主動給人家企業先打個一百萬進去,說你把數據遷移到我這。


以前的事,應該說已經過去,在“後BAT時代”,百度已經被字節跳動給取代了。現在叫TAT時代,及“騰訊”+“阿里”+“頭條”。

馬雲確實是運營高手,一個不懂技術,在沒有錢的時候,讓一幫兄弟願意跟隨,更有像蔡崇信放棄當年的70萬美金的待遇投奔馬雲,足以說明這位領袖一定很有組織和運營方面的魅力。

馬化騰是技術出身,而微信之父的張小龍也是技術出身,有沒有發現,真正的社交產品都是一幫宅男給作出來的,因為這種人很懶,不想社交,他們的想法是,能不能坐在家裡社交呢???所以說騰訊的優勢不是營銷,而是產品能力。

而李彥宏雖然也是技術出身,但是他喜歡社交,於是感覺什麼都自己行,再也沒有在公司出現真正的二號人物了。


瞭解上面的特點之後,不難發現,一個公司的基因,其實也創始人是分不開的。有什麼樣的領導就有什麼樣的下手。

百度是為錢而生的公司,阿里是一幫人的公司,騰訊是朋友關係網的公司。


汽車智能分析


這樣的說法可能放在前幾年還合適,現在這種說法儼然就是過時的,你說阿里優勢是運營,但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大數據計算集群——飛天大數據平臺,可就出自阿里雲!現在時代,BAT的優勢已經發生了變化。

如果你總是在新聞上看到各種百度與人工智能AI的相關信息,那麼我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您的朋友會這樣認為。誠然 ,百度研發的自動駕駛Apollo系統確實很有技術含量,但這並不能算獨家優勢,因為並不只有它的技術最厲害。

阿里擁有淘寶這個強大的網購平臺,自然有人想到阿里的優勢在於運營,但是近幾年來看,阿里雲的技術通常也是很強勁的,除了飛天大數據平臺,阿里後臺的防禦系統也是可以非常厲害的,而且每年雙十一淘寶能處理上億個訂單,也足以證明阿里的技術不容小覷。

你說騰訊的優勢是營銷,我是信的。想到騰訊,必然想到QQ和微信這兩款社交軟件。就個人的觀點而言,騰訊這兩款社交軟件稱得上是騰訊的頂樑柱,所以說騰訊擁有著廣大的社交網,而這張網是最適合來進行營銷的,而且這張網也很難被他人取代。

因此,我認為百度的優勢是搜索引擎技術,阿里的優勢既有運營又有技術,而騰訊的優勢肯定有營銷的一部分。


老馬的數碼坑


並不是,我的結論在技術方面的話,是阿里>騰訊>百度。就說一下現在市場風生水起的AI技術,說白了就是人才+數據的組合。

人才方面,阿里有達摩院,匯聚了全世界10多名IEEE FELLOW、20多位頂尖世界頂尖大學的教授,一半科學家擁有頂級大學博士及以上學歷,而至於數據方面,阿里的移動應用平臺幾乎覆蓋了超過20個領域,一手掌握真實、有效、新鮮的數據,使得自己的AI能夠在實戰訓練中摸爬滾打,不斷盡心自我強化。相比於地平線、商湯這一類需要自己買數據或者蒐集數據的團隊的數據更多且更真實有效,無需擔心經過二手處理的。

40多項目全球第一不是誰都能輕易做到的,阿里除了是當年那個商業奇才,已經逐步在向技術大亨轉變了。真正實現了把基建與AI貫穿一條線,並且率先落地商業化。

騰訊選擇AI其實做的也不錯,但是和先發制人的阿里仍然有比較大的差距,無論從人才方面,還是數據的規模來說都不及阿里。騰訊主要集中在OCR和人臉識別這樣的視覺領域,但阿里已經可以做到語言方面的突破了,注意,是語言而非語音,譬如輸入一段文字,自動合成名人和客服的配音,還有望能夠突破圖靈測試,讓世界AI技術達到一個新高度。

而百度之所以選擇搞AI是形勢所迫之前的戰略層面失誤的積累,而非主動選擇,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變成了“潑水節”,從2013年開始的PC向移動端轉移開始,百度進入市場就晚了,而後開始打外賣的主意,百度外賣一副好牌打得稀爛,甚至因為貪腐問題、內部矛盾敗了自己的名聲。而至於百度引以為傲的搜索技術,現在也是內憂外患,在外有360、搜狗等這樣的後起之秀,在內魏則西事件影響頗大,其後百度的名聲一落千丈。


筱說家


百度、騰訊和阿里,三家有個閃亮的稱號BAT,BAT可能已經成為過去式,因為百度已經掉隊,對三家公司的評價正確的說法是百度重技術,阿里重運營,騰訊重產品,3家公司側重點不同,這個是由各自的商業模式決定的。

百度乾的是搜索的生意,從大量信息中找到有用的信息,這個是需要很強的技術實力,全世界這麼多國家,搜索引擎做的好的只有兩個國家,我國之百度、美國之谷歌。從百度創立到現在,百度成功的產品大多數是科技產品,比如說搜索引擎、智能駕駛、百度大腦等。


阿里重運營

阿里是電商發家,電商講的是如何把流量轉化為交易,如何把用戶口袋的錢變成商品交易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事情,而這個需要做好運營,包括用戶運營、商品運營等,所以雙11,阿里巴巴的產品經理給消費者出來很大的難題,各種算不清楚,這些都是運營的手段。

騰訊重產品

騰訊講的是如何把產品最好,如何吸引用戶,讓用戶離不開產品,讓用戶用得爽,然後做大流量,然後把流量通過廣告、賣給合作商,如京東、拼多多等實現流量變現。

綜上所述:百度重技術、阿里重運營、騰訊重產品,騰訊的生意最好做,最輕鬆;阿里巴巴的生意最苦,但是也是壁壘最強的,因為不止要考慮把流量吸引進來,還要把流量轉化為交易;百度易被替代,因為技術已經不能成為壁壘,我看好今日頭條未來會在搜索領域替代百度。


互金圈


如果單純的從產品的角度出發,我想這樣分析是對的,但是經過了這麼多年的迭代更新,如果站在一個普通戶的理解上,BAT這麼定位, 我都不認同。

百度:當初李彥宏從華爾街帶來了讓全體國人都耳目一新的搜索引擎,方便.快捷.高效.那時候人們都親切的稱之為“度娘”。面對長期霸佔搜索引擎第一位的同時,百度做了什麼?是不是誰給的錢多,誰就可以上第一位,不管你是幹什麼的,甚至你搜索一個問題,頭幾位置出來的並不是問題的答案,而是各種應用類APP下載,好不容易往下翻到了答案,一打開可能又是一番景象。面對用戶,百度到底是站在了什麼角度,APP需要變現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沒有底線的變現就是有毒產品,早晚被用戶遺棄。

請問現在還有多少人用百度搜索,今日頭條的搜索是不是更乾淨更方便。

阿里:阿里最初的想法就是搭建一個為賣方和買方提供一個可以交流的平臺,讓有產品的企業賣貨不在難,讓消費者買到性價比更高的產品,但是做著做著我們發現,阿里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迭代了很多產品,所有產品都是站在用戶的角度,最大化的提升用戶的體驗度,我曾經多次講過,阿里即是一個公司,更是一個時代的創新者和改革者。

請問,國內有幾個這樣的公司,可以實實在在的為用戶帶來真正的變革。

騰訊:騰訊的優勢在於互聯網創業初期,靠著社交軟件快捷和方便積累的大量的用戶群體,應該說是絕對的技術大牛,隨後又在支付領域打破了支付寶的一家獨大。但是對於用戶而言,除了兩款社交軟件,騰訊可能就剩遊戲了,遊戲這個東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騰訊的產品優勢依然很好,迭代的速度也快,,如果單純的從一個技術公司的角度出發,騰訊很優秀。但是作為用戶我們仔細想想騰訊給我們這個社會到底帶來了什麼樣的效益,一個公司之所以能成為大公司,我想絕不僅僅是因為這個公司能賺多少錢,而是為這個社會帶來多少正確的價值觀。

希望。騰訊在做好技術的同時,更多的應該從社會的價值來考量。


家居海邊



BAT(百度,阿里,騰訊)曾經的中國互聯網三巨頭是對中國互聯網影響最大的三家公司。雖然現在百度被很多後起之秀(頭條,美團,滴滴,京東,拼多多等)超越,但是它的影響力還是在的。下面就他們各自的優勢說一下自己的觀點:

曾經的中國互聯網一哥,而且在過去也被認為是互聯網技術中最強的公司。自從魏則西事件之後就在競價廣告的事情上一直被人詬病。目前最新的市值也跌倒了歷史最低點,才幾百億美元。說一下百度的優勢,百度的技術還是不錯的,特別是AI領域。

阿里:


阿里是一家尊重技術的商業公司。阿里的使命是服務天下所有的商戶,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阿里做了很多方便民生的事情。現在阿里的技術是非常強的,像阿里雲,平頭哥等都是各自領域的領先者。阿里現在有達摩院,專門研究前沿技術。可以去看看阿里開源的技術,是中國所以企業裡最多的,也是在業界影響最大的。

騰訊:



騰訊的優勢是產品,用戶體驗特別好。它主要是在社交和遊戲領域。單說技術方面肯定也非常強,但是由於騰訊很少把自己的技術開源,所以外界對於它的技術瞭解不多。


十萬個為神麼


企業成敗與否最重要是企業的舵手,掌門人。

阿里,騰訊,百度它們之間最大的差距,其實是掌門人的視野及胸懷之間的差距。

蘋果離開喬布斯,它就開始走下坡,因為喬布斯帶走企業的靈魂。

如果阿里離開馬雲,那阿里肯定會逐步走下坡,因為企業靈魂帶走了。

企業不是單純戰術,單純營銷,還要有思想靈魂。阿里離開馬雲後還有多少最初的夢想與靈魂,我們現在還不知道。至少從世界歷史,無論政界,商界重要人物離開,都出現一些波折。

在我看來阿里最擅長的不是運營,而是戰略佈局,其次才是運營。

騰訊最擅長不是營銷,而且開發出優秀產品QQ及微信,但是騰訊其實除了微信,QQ外好像也沒有好的產品(害人的遊戲不算),在5G到來後,微信還能否踏準節奏還很難說。在我看來,5G會有一個全新的社交模式出現,其實現在有一些技術已經突破,新的社交模式肯定會很大不一樣。

百度,在一些AI技術方面走在前面,但是5G時代AI技術是百花齊放,百度也是小小一部分,只要稍不留神,現有一些AI及無人駕駛技術,就會新的工業智能物聯網取代。

在我看來5G初期戰略佈局最重要,佈局一定要以人為本出發點去做戰略佈局。不管是技術研發、產品開發、還是運營等,一切以人為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