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的皇帝為什麼這麼荒誕不經,然後人本質又不壞?

小天說高校


明朝的皇帝奇葩很多,有愛鬥蛐蛐的,有愛玩姐弟戀的,有愛養動物的,有愛做木匠活的等等。

雖然都很荒誕不經,但對於守城的明朝皇帝來說也不算太離譜,畢竟皇帝也是人,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只是他們過多的精力放在在發展自己的興趣上,而很少放在國家事務上。

皇帝即使在離譜可是明朝的大臣們都是當時社會的精英,皇帝所受到的教育也都是最好的教育,還有骨子裡流淌著皇族的血液,天生在心態上高人一等。

所以我認為他們的本質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想治理國家的方式方法不同。

明朝出了這麼多荒誕不經的皇帝,而國家還能正常向前發展,還真的感謝明朝的內閣制度,這個制度雖然限制了皇權,但也給皇帝減輕了政務的負擔。使得皇帝在不愛理政的時候,國家機器還能正常運轉。


螞蟻歷史觀


明朝的皇帝分為兩大類,一是暴君不是昏,二是昏君不暴,本質都算比較好的。

明朝暴君不是昏的皇帝有三位,分為是朱元璋、朱棣、和朱由檢。主要是因為這三個皇帝屬於亂世皇帝,亂世用重典,國家才能進入正軌,目的都是想更加鞏固大明的統治,只不過結果不一樣,朱元璋、朱棣英明雄武,開創偉業,而崇禎皇帝雖然一樣弒殺,但越幹越家敗。

除了這三個皇帝之外呢,明朝還有十三位皇帝,這十三位皇帝普遍屬於昏而不暴類型的,只是昏的程度不一樣,有的剛開始還可以,幹著幹著就跑偏的,有的從頭到尾都在跑遍狀態,把自己的業餘愛好凌駕於國家社稷之上,普通人倒是可以,但是皇帝卻不行,皇帝身肩天下蒼生的責任,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愛好當中自然是昏庸的,民間有一句話說,如果一個人能全身心投入到興趣愛好當中,這個人不會太壞,這些明朝皇帝就是這樣的類似。

明朝的黑暗呢,主要還是由於手下權臣的為非作歹,皇帝又不問,更加縱容了天下的黑暗。


曹老師xixi


好的制度可以讓壞人無法作惡,不好的制度會讓好人看上去不做好事。

古代帝制時代,獨裁統治,一個並不適合做皇帝的人,或者說無意於國家政治統治的人,不得不做皇帝,又沒有相應的制衡手段能夠有效限制皇帝的權力。可想而知,絕對的權力交到一個對政治統治不感興趣的人手中,後果當然只能是個悲劇而已。

比如那個幾十年不理朝政的萬曆皇帝,這就是個比較極端的個案。這與個人的道德修養無關,卻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後果。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人幾十年不從事工作,這項工作卻依然必然安穩地等著他來幹,什麼工作能幹好呢?怎麼可能不出大問題呢?

再有一個個案就是隋煬帝。只要是稍微瞭解一點真正的歷史,就會知道楊廣是很用心地做事,也是很希望做出一番事業,結果又如何?

有效的監督機制的缺失,是造成一個道德修養至少達到普通水平的人,做出後果極為嚴重的事情。這樣的事例,在中國歷史上太多太多了。

三權分立絕非靈丹妙藥,一樣有各種問題,但可以使得政治獨裁得到有效制衡,這卻是一定的,可以保證哪怕是道德敗類,也幹不出特別壞的事。


何處是家鄉


我們所知道明朝皇帝的荒誕不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有文官集團的襯托,我們縱觀明朝皇帝們的事蹟,可以看出明朝大部分皇帝在小事上荒誕,但是在大事情上卻一點也不糊塗,不然明朝國祚也不可能長達276年之久。

而限制明朝皇帝荒誕不經行為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皇帝是人

雖然明朝皇帝手握國家的生殺大權,但是歸根到底他們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也食五穀雜糧,也有生老病死,所以人天生沒有好壞之分,影響人的大多是後天的原因導致的。

皇帝並非是聖人,在制度森嚴的深宮中,時間久了別說是皇帝就是神仙也會按捺不住,所以這時候皇帝就需要一個突破口,他不想上朝、不想處理朝政、不想見文武大臣,他想活出自己的想要的樣子,所以這時候皇帝就會做出在世人眼裡看來是荒誕不經的事情了,但是他們更多的像是一個得到玩具的孩子,他們只想通過哭鬧滿足自己的訴求,他們並不像傷害別人。

二、皇帝害怕千夫所指

在中國古代,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他們最害怕的是就是死後世人對他們的評價,所以每個人生前都力求做一個忠孝仁義之人,哪怕內心是抗拒的,但是表面上還是要把自己仁孝的一面展現出來,普通人如此皇帝更是如此。

所以愛面子的皇帝最怕受到千夫所指,害怕死後得不到好的廟號、諡號,害怕死後無顏面對列祖列宗,因為這些條條框框的害怕,完全牽制住了皇帝的所作所為,即便是皇帝自己做了荒誕不經的事,他們也不想自己的事蹟被後代有樣學樣了去,特別是對未來繼承人的問題上,老皇帝在臨終前都會語重心長的說道:“我這一輩把壞事做絕了,你一定不要學我,要做個好皇帝云云。”

三、從小接受優質的教育

皇室作為國家的統治核心,皇子的教育和培養事關國家千秋萬代的基業,所以歷朝歷代在皇子的教育問題上都是極為重視的,明朝對待皇子的教育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都知道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乞討出身,所以他對文化還是比較渴望的,在掌握大權後,他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皇子的教育,所以他給兒子們找的老師都是當世的大儒名流,太祖既然這般如此重視文化,那麼後世怎麼還敢懈怠哪?

所以皇子們從小就能獲得全天下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而他們所學的就是儒家所倡導的“禮義廉恥、忠孝仁愛”這些東西,從小就教你應該如何做明君、如何愛護百姓等等,久而久之你的腦子裡也就形成了股性思維,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即便是做了荒誕不經的事也知道那條鴻溝是不能逾越的。

四、明朝制度限制

因為皇帝代表著國家,皇帝和皇家的行為就是全天下人民的行為準則,所以皇帝為了維護統治地位的長久,就需要對自己和皇室成員加以限制,如此人民也就乖巧順誠了。

我們知道天安門城樓前立著兩根華表,華表的最上方分別雕刻著兩隻望天吼,它們分別叫做“望帝出”和“望帝歸”,它們的含義分別代表著期盼皇帝體察人民的疾苦和告誡皇帝要收住玩心專心理政,由此可以看出皇宮的建築每一處都有著他的政治意義。除此之外,皇帝每天的作息時間、都有著嚴格的制度規定,生活在這裡面的皇帝,每天都會被各種規矩所牽制住,所以即便是皇帝想做出格的事,從制度上也會首先把他吊打一遍。

五、強大的文官集團

前文說道,皇帝如果想做出格事首先需要衝破皇宮內部的規矩,即便是皇帝衝破了這個限制,接下來迎接皇帝的還有數量龐大的、掌握國家實際權力的文官集團。

明代的文官雖然不如宋朝以前的文官那樣備受尊崇,但是由於明朝受到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的影響,使得文官集團格外的重視氣節,這些人不怕死,他們就是想留下千古的美名,所以他們不怕跟皇帝硬鋼,只要皇帝處事少有偏差,那麼這群文官們的唾沫即便淹不死皇帝,也能讓皇帝深陷泥潭無法自拔,所以明朝的皇帝一般很少會和文官們出現直接的衝突。


明朝的皇帝雖然較前代皇權專制嚴重,但是明朝的皇帝也挺悲催的,由於明朝廢除了宰相制度,導致明朝皇帝不像漢、唐、宋等朝代只需要和宰相對接,而是皇帝本人直接面對龐大的官僚體系,這時皇帝就要格外的勤奮努力,因為他們不但要提防武官的篡權,還要應對數千文官的所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明朝出現幾個荒誕不經的皇帝也就不足為奇了。


咕嘟趣話


兩個因素導致的:

1.明朝士大夫掌握了編寫史書的權力。

2.皇權與士大夫權力激烈的鬥爭。

以下是詳解:

我們瞭解歷史的主要途徑就是史書記載,皇帝也不例外。那為什麼史書會記載明朝皇帝荒誕不經的事情?

當時的士大夫階層受到“程朱理學”思想的影響,行為舉止十分古板,科舉考試開始寫八股文也能側面反應出來。一些皇帝拿士大夫的古板沒辦法,就用一些行為去刺激他們,都是些不符合儒家道德行為規範的。

在兩股勢力鬥爭中,皇帝擁有“恐怖”的特務組織,經常佔據上風。百官敢怒不敢言,在史書上也就記下了很多皇帝的醜事,“抹黑”這些皇帝。所以史書中的宦官也都是卑鄙小人,實際上明朝的宦官對社會發展和歷史進程做出了很大貢獻。

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大多能力都一般,士大夫階層是治理國家的中堅,皇帝雖然恨這些人,但是也明白離不開他們。雖然朱元璋在官僚體系設置上擴大了皇權,但是實際上卻不得不讓渡更多的權力來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所以皇帝在很多方面經常妥協,他們也就“壞”不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