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飲食建議

最近在讀《論語》,突然發現原來孔老夫子對營養學也頗有“心得”,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論語中的營養知識~


孔子是如何勸人減肥的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白話試譯:

先生說:“君子。飲食不求飽,居處不求安,敏疾地做事,謹慎地說話,又能常向有道之人來辯證自己的是非,這樣可算是好學了。”


乍一看,孔子是叫我們減少熱量的攝入,不要吃得太飽。但其實是告訴你:不要把飲食本身當成目的,而要設立比飲食更高的價值和目標


我們很多人為了減肥,會嚴格控制熱量的攝入,初期也許會頗有成效。但是,如果不及時轉換思路很容易會造成兩種後果,第一:食慾被抑制過久,暴食或者恢復以前的飲食後造成體重反彈;第二:對身材、體重的過分追求,導致厭食症。


“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會變成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回以凝視”

——尼采


如果你把“吃的好,身材,體重”作為人生追求,那一定導致飲食相關的心理問題和焦慮。所以,格局高一些,比如:“致於學”,“幫助他人作為人生目標”,你就不會再為身材、體重而感到焦慮了。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白話試譯:

先生說:“怎樣的賢哪!回呀!一竹器的飯,一瓢的水,在窮陋小室中,別人不堪其憂,回呀!仍能不改其樂。怎樣的賢哪!回呀!”


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對衣食住行都不追求,而追求自己的道德、行為是否合乎於仁。所以,孔子誇他很有賢德。


不過顏回的早逝也是讓孔子最為痛惜的事情,如果過當時營養條件和醫療條件好一些,中國歷史上又能多一位賢德的聖人。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

白話試譯:

先生說:“吃著粗飯,喝著白水,曲著臂膀當枕頭用,樂趣亦可在這裡了。不義而來的富貴,對我只像天上的浮雲般。”


看!孔子也鼓勵我們多吃粗糧!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潔,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白話試譯:

吃飯不因飯米精便多吃了。食肉不因膾的細便多食了。糧食陳舊和變味了,魚和肉腐爛了,都不吃。食物的顏色變了,不吃。氣味變了,不吃。煮的生熟失度,不吃。不當時的不吃。分割的不合規,不吃。調味品不合適的不吃。肉雖然多,也不能吃得超過主食。只有酒沒有限制,但不能喝醉失禮。一夜做得的酒,外面街市上賣的肉乾,都不吃。吃完了,姜碟仍留著不撤(錢穆先生說,古人因為沒有咖啡和茶,以之作為餐後小食),但亦不多吃。若赴公家助祭,所得祭肉不過夜,便分頒於人了。自己家裡的祭肉,不出三天,也必吃完分完,過了三天,便不吃了。吃飯和睡覺時都不說話。即使是粗米飯蔬菜湯,吃飯前也要把它們取出一些來祭祖,就像齋戒一樣虔誠恭敬。


三個很有道理的觀點,第一五:谷為主,吃肉不能過量;其次:食品安全問題十分重要,變質,有怪味,時間過久的,小攤上的食物(不符合衛生標準),都不要吃啦!最後,家長們經常教育孩子的“食不言,寢不語”,有助於消化,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但是,飲酒不限量,就不敢苟同了。


參考書目:

錢穆,論語新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