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个藩属国,直到1935年仍在向中国朝贡,谁知道怎么回事?

第二层皮


这个国家实在是太小了,在地图上都非常的难以找到,但是这个地区的话确实非常有名,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最重要的地方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和印度为了这个地区打得死去活来,却不曾知道这曾经是大清帝国的一个重要的藩属国,虽然大清已经是要灭亡了,可是人家还对中国是忠心耿耿,最后还是灭亡了。



这里面曾经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历史,在清朝的时候还是清朝的番属,但是为什么最后是再也没有属于中国的地图呢?是因为在期末的时候被英国吞灭了,然后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的时候,中国和巴基斯坦开始划定边境,但是由于这个地方是和中国切断了很久的联系,最终是划归到巴基斯坦那边。

坎巨提并不是清朝的领土,而只是番属,所以最后没有回归到中国的版图,而成为别家的领土,这个中国也没有办法。

因为清朝是占领着中原的大地,同时也继承了明朝的大部分领土,沿袭着汉家王朝的天下观,将其他国家都视为中国的附庸,所以在这个地方也是成为了中国的小小的附庸。


但是清朝并不是一直都强大着,在清朝前线的话国力是非常强盛的,但是到了后面工序的年代里面,英国人开始侵略西藏地区,把这个地方给抢了过去,而后来到了1891年的时候,有一个新疆巡抚在这边进行开发,最后是把这个抢了回来,可是后来再也没有干预起他们的事务,让他任其发展,可是最后也是被英国给吞灭了。

然后到了1962年的时候,中国和巴基斯坦进行划界分割,由于这个地方一直都是被巴基斯坦所管辖,中国见到这样的情况,所以就把这个地方让给了巴基斯坦。

现在这地方也没有什么争议了,所以大家不要进行乱说话。


最帅汪公说


对,确实有这么一说,清朝灭亡20多年了仍向我国朝贡,这个藩属国叫坎巨提,面积不到2万平方公里,位于帕米尔高原,与我国新疆喀什地区接壤,毗邻克什米尔,现在属于巴基斯坦控制区。

坎巨提地方不大,但位置关键,向西是帕米尔高原,向北是新疆喀什,向南是印度,所以它是连接中亚、南亚各国的必经之道,更是克什米尔的门户,坎巨提的人基本靠经商为生,一直在克什米尔势力范围下,但坎巨提人不甘被控制,就投向了强大的大清帝国,在乾隆26年,也就是公元1761年,正式归中国,成为清王朝众多藩属国之一。

对于清王朝来说,坎巨提是个袖珍藩属国,人口少,土地贫瘠,物产低,前来依附也并没为难,据记载,坎巨提酋长每年仅需向清廷贡沙金一两五钱即可,称为“十五塔哈贡金”,贡金交给新疆的叶尔羌衙门,再行转呈,后改为喀什道台,所以每年坎巨提使者都会带贡金到喀什,道台按照例回赠缎匹、金银器物等,这完全是以少换多的极为划算的买卖,坎巨提人乐此不彼。

19世纪末,坎巨提先是被克什米尔控制,又被英国侵占,软弱的清廷交涉无果后放弃,但坎巨提仍然向清廷朝贡,以一两五钱的沙金换取丰厚的回馈,清亡后坎巨提照例派使臣赴新疆喀什进贡,以示友好,直到1934年南疆变乱才断了关系,由于暴动当时喀什公署的档案室所藏文书卷宗被焚毁,所以坎巨提进贡的具体内容无案可考,后来坎巨提曾试图恢复与中国的旧有关系,希望中国助其独立,但坎巨提已被纳入巴基斯坦,故谈判无果告终,1963年我国与巴基斯坦签订边界协定,正式承认坎巨提是巴方领土。


图文绘历史


清朝家里初期有很多藩属国,他们都会主动向清朝纳贡,谋求保护。但随着清朝的衰败,很多藩属国都脱离了清朝的管制,但是有一个藩属国直到1947年才停止向中国纳贡,这个藩属国就是坎巨提。坎巨提是在清朝乾隆盛世年间成为清朝的藩属国的,因为乾隆年间清朝非常强大,而当时坎巨提的俯首没有被统治者重视。

清朝也没有指望坎巨提这个生产能力比较低的国家,朝贡什么好东西,只让他们每年朝贡一些砂金和少量的粮食。坎巨提是位于帕米尔西南部的一个小国家,和克什米尔相邻,曾被克什米尔入侵,克什米尔入侵坎巨提时,清朝还帮助坎巨提抵御了外敌,最终坎巨提被保存了下来,在这之后坎巨提更加依赖中国。

1891年,大英帝国侵略了坎巨提,虽然当时经过新疆巡抚的交涉,坎巨提依然归属清朝,但是实际上,坎巨提已经脱离了清朝政府的控制,坎巨提被迫向英国纳贡,但同时坎巨提也向清朝纳贡,从始至终都没有抛弃过清朝。

到了民国时期,坎巨提却一直被标注在国界之外,当时的新疆再也没有对坎巨提进行管辖。1962年中巴划界,之前一直被巴基斯坦管辖的坎巨提,最终被纳入巴基斯坦版图。虽然被纳入了巴基斯坦,但坎巨提仍然向我国朝贡,到现在也只认中国的统治。

坎巨提在1947年仍向灭亡的清朝朝贡,可以坎巨提是坚持到最后的一个藩属国,即使是加入了巴基斯坦,他们依然认为中国对他们非常重要,和之清朝的其他藩属国相比,坎巨提可以说是最忠诚的一个。

但令人感动的是,就算是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坎巨提仍然坚持向中国纳贡,直到1947年才结束。为什么坎巨提会坚持到1947年呢?这是因为在1947年坎巨提加入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铁哥们,而且我们一直称巴基斯坦为“巴铁”。坎巨提加入了巴基斯坦,对我们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


公元前


一、

确实有这地方。

这个属于清朝藩属国的地方叫坎巨提,它曾经是清朝唯一的白种人附属国,坎巨提内部主要以雅利安人种为主。

坎巨提东接巴勒提斯坦,西越兴都库山脉,南邻巴控克舍米尔吉尔吉特,北邻帕米尔高原和中国新疆。

坎巨提和清朝建立封贡关系是在乾隆二十四(1759)年,后在道光二十七(1847)年,坎巨提因平叛有功,被清朝纳入管辖境内,成为内藩。

这里所讲到的坎巨提所平的叛乱指:和卓后裔入侵中国南部事件。

关于坎巨提朝贡一事,在1935年确实还在继续,但并不是像以往一样向清政府朝贡了,当时朝贡的对象为民国政府。

二、

清朝灭亡之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国及其周边地区逐渐成为了西方列强们所窥觑的对象。

在1891年,英国在和俄国争夺帕米尔的斗争之中,抢先占领了坎巨提,在占领坎巨提之后,因坎巨提曾是清朝藩属国这一层关系,英国希望可以和中国一起对抗俄国,并继续向清政府纳贡。

但是后来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英国便停止了和清政府抗俄的计划,毕竟当时清政府自己都已经难保了,更别说帮助那些曾经的小弟了。

到了1936年,英国和俄国在中国新疆的地位以有所不同,那时俄国确实要比英国强势,英国也是怕俄国联系中国来渗透坎巨提内部,于是英国便力促坎巨提终止向中国纳贡,并断绝和中国的关系。

三、

后在1937年,在中国抗战之时,坎巨提曾提出希望加入中国,但因种种原因并没有实现。

之后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民国政府也曾提出要把坎巨提这一地方搞成中国领土,并在当时的地图之上,把坎巨提加入到了新疆的领土中,但最后此事还是不了了之了。

最后还是在1947年,坎巨提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归属地。

那时候印度和巴基斯坦纷纷开始独立,坎巨提也在那时加入了巴基斯坦。

现在,凭着“中巴”的关系,也算是跟坎巨提再续前缘了。


千古君


导读:由于中原王朝的强大,很早就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所以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宗藩体系也就很早就有了,大清王朝鼎盛时期的藩属国有23个。其中19个是经过清朝正式在册的,三个是依附西藏以及始终游离在宗藩体系门槛的兰芳。其中坎巨提机会是加入宗藩体系最晚的,但是忠诚度也最高。在大清灭亡以后的民国时代依然保持着去新疆向我国朝贡的传统,下文我们详细阐述这段历史以飨读者。


清王朝的藩属国明细如下:朝鲜、琉球、安南(越南)、南掌(今老挝)、缅甸、暹罗(今泰国)、柬埔寨、兰芳共和国(今加里曼丹岛西部)以及吕宋、苏禄(于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群岛后相继消失);南亚地区有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不丹与拉达克(归驻藏大臣管辖)等国;中亚地区有哈萨克汗国、布鲁特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爱乌罕(今阿富汗)、巴达克山与乾竺特等国。注意这个乾竺特就是本文重点讲解的坎巨提的另外一种音译。


坎巨提的关键的地理位置

坎巨提的位置非常关键:这个在峡谷中建立的国家西连帕米尔;北部联结阿富汗、中国新疆;向南是兴都库什山至印度的门户。可以说此地虽小但是相当于中亚、南亚、东亚的十字走廊。历史上坎巨提是中国忠实的藩属但是注意不是领土,即便是在清朝鼎盛时期也在国界范围外。


坎巨提入藩忠心耿耿,即便是清帝退位后的民国时期依然保持着朝贡关系

从唐朝管辖西域时,坎巨提这块位置当时叫小勃律就曾经向大唐称藩。在吐蕃入侵时,高仙芝的安西军还曾经击败吐蕃帮助小勃律复国。从唐朝失去西域控制权后,直到清朝乾隆时期历经三代帝王70年的努力才最终平定西北完成金瓯一统。清朝此时正处于康乾盛世国力巅峰时期,平定准噶尔部显示出大清王朝强悍的国力。所以在乾隆二十六年坎巨提派出使者请求庇护,申请键入大清的宗藩体系。喜欢排场的乾隆皇帝同意了申请,坎巨提也是的大清多个藩属国中唯一的白人藩属。

坎巨提国小民弱,主要是畜牧业。和传统游牧民族一样缺少耕种产出的粮食棉布等,所以通常坎巨提进贡的是一两五钱当地出产的贵重金属砂金。其实自持天朝上国的大清自然不是缺这点东西,只不过是宗藩体系的一种形式。

“谦珠特( 坎巨提) 伯克黑斯娄遣其子来贡金。”

到了清朝末年国力下降,在英法俄等殖民者的的侵略下清朝的藩属国都纷纷脱藩。英、俄殖民者已经会师中亚,坎巨提虽然被纳入英国的保护国但是依旧经过争取成为中英双属。坎巨提的中国情缘不断,在清朝退出历史舞台后依然到新疆向民国朝贡。到抗战爆发后坎巨提甚至提出内附的建议,但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导致没有变成现实。但是总的来说依然是好邻居、好伙伴,印巴分治后坎巨提并入巴基斯坦成为巴控克什米尔的一部分。由于巴铁与中国保持了世代友好,所以坎巨提作为巴铁的一部分可以充分释放对中国的向往和热情。


我是历史总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藩属国从强汉开始就在发展,知道清末时期,西方列强的入侵,日本在甲午战争当中接触了朝鲜藩属,越南在法国干涉下被剥离出去,缅甸在英国签订的条约当中让了出去,南掌、暹罗、阿富汗也都一步一步脱离了清朝,不过有一个藩属国直到1947年还在朝贡。

这个国家就是坎巨提,坎巨提位于帕米尔西南部,在19世纪中后期,作为清政府的外藩,并与奇特拉尔、克什米尔毗邻,由于坎巨提的战略地位,英俄在中亚角斗时,也被卷了进去。



坎巨提在地理位置上为八帕之一,南逾瓦呼罗特、明塔戛两山口,西为因都库什山,东为穆斯塔格山,坎巨提也成了克什米尔天然、必要的门户,由于这种地理位置,从坎巨提部落出现后就一直备受战乱。

1761年,坎巨提派遣使者朝贡,申请成为大清朝的藩属国,当时边界巡抚陶模就向大清提出的请求,但由于坎巨提国小,并没有多重视,只是封了一个名头给他,倒是陶模向着坎巨提派出了一些军队镇守。

坎巨提十分感激清朝,1891年,英国率兵侵占了坎巨提,陶模作为使臣跟英国交涉,据理力争,又将坎巨提夺了回来,为了防止英国在次入侵,就在罗布淖尔北筑蒲昌城,南设屯防局,严密防守。

当俄国强借我国巴尔鲁克山逾期不还,陶模据约力争,坎巨提又终得归还,经历过大起大落的坎巨提对清朝有着十分强的归属感,清朝覆灭之后,到了民国时期,基本上没有在管辖坎巨提。

但坎巨提对民国政府依旧依附,曾向北洋政府进贡过一些细沙黄金,但北洋政府正忙着军阀混战,坎巨提就被忘记了,抗日战争时期,坎巨提也出兵抗日,一边打着日本鬼子,一边继续向着民国进贡,一直持续到了1947年。

到1947年,坎巨提被化为了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到1962年,中巴划界后,坎巨提依旧属于巴方管理,但我们都直到巴基斯坦对中国是十分友好的,中巴友谊一直都是两国人民的交谈点,而且在巴基斯坦的宪法当中,破坏中巴友谊是犯法的


惪州元良1978


晚清末年,清朝已经是风中残烛,这个时候还有国家奉清朝为宗主国,那也是很难得了。那么这个国家是谁呢?

它的名字很独特,叫乾竺特,地理位置在新疆以西的帕米尔高原地区。

乾竺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传统藩属国,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这个国家(当时称小勃律)就向安西都护府臣服。但是好景不长,大唐安史之乱后国力下降,无力再顾西方边陲,而此后的宋元明,他们虽然强大但是势力范围都没能收复新疆,直到清朝乾隆时期,清军彻底消灭准格尔帝国,乾竺特才重新归属中国

晚清时期,英国和沙俄殖民者入侵新疆,坎巨提虽然被纳入英国的保护国可是仍旧经过争取成为中英双属。坎巨提的中国情缘不断,在清朝灭亡后仍然到新疆向民国朝贡。到抗战爆发后坎巨提乃至提出内附的主张,可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导致愿望落空,目前它属于巴基斯坦管辖,永远脱离了中国。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几千年的风尘,来到了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清朝。伴随着朝代早期两位开明君主的大力作为下,奠定了朝代辉煌的发端——康乾盛世。

中国版图西部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无数次入侵,在叛乱——平定——归属中反复交替。康熙九年,漠西噶尔丹当上准噶尔部的头目之后,准噶尔部的势力达到了鼎盛阶段。噶尔丹野心勃勃,东征西侵,不断南下,想重振蒙古往日的辉煌,部下控弦之士达到10万人,对清政府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康熙帝为维护清朝北疆稳定,御驾亲征。

1690年6月,康熙亲临狂风怒号、惊沙扑面的塞北,指挥大军迎战噶尔丹。八月,清军在乌兰布通与叛军交战。在清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噶尔丹叛军死伤惨重。由于康熙身患重病,清军只好班师回京。此后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和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又两次率兵亲征,诛杀了噶尔丹,彻底平定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彻底震慑了西部属国。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平定准噶尔后,将被囚禁的大小和卓释放,并派波罗尼都招抚天山南路各城。不久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和卓兄弟乘机控制了喀什噶尔、叶尔羌(今新疆莎车)等地。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霍集占杀死清军副都统阿敏道,举兵自立。次年(1758年),乾隆皇帝发兵征讨大小和卓,在库车、叶尔羌、和阗等地与大小和卓交战。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经葱岭进入巴达克山(在今阿富汗东北部),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叛乱遂平。

坎巨提,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为大清属国的。坎巨提王国主动派遣使者与清朝通好,正式成为清朝属国,并每隔数年进贡一次,这一年是公元1762年。

坎巨提一直保留着奴隶贸易的传统。坎巨提境内以山地为主,畜牧业比较发达,但这些牧场上的劳作者,许多都是来自中亚地区的贫苦人民。由于国力弱小,生产力极不发达,所以清朝大大减少了其贡品征收数额。从第一次朝贡起,坎巨提从未没间断过,贡品数量虽不多,但其对清朝忠心耿耿。从归属清朝起(1762),到停止进贡时(1947),已经守护中国边疆长达185年。英国殖民时期,坎巨提的利益受到巨大威胁,但清政府已无暇自顾,《清史稿》载“大清内寇不靖,未惶远略,无暇兼顾坎巨提”。即便如此,坎巨提依然坚持向中国朝贡,直到清朝灭亡后的35年中,都是如此。

1947年,坎巨提王国酋长向中国最后一次朝贡。这对于坎巨提王国和藩属国朝贡历史来说,都是句号。



掌中沂源


没有这回事。清朝的朝贡体系在甲午战争后彻底宣告瓦解,所谓“1935年仍在向中国朝贡”的藩属国是个不实的消息。

很多人都说这个“忠心耿耿”的藩属国是坎巨提。

坎巨提也叫乾竺特,其正式名字是洪扎(Hunza),位于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勒提斯坦的北部,靠近帕米尔高原,东北部和新疆塔什库尔干接壤,是中亚距离新疆交通最为便捷的地区。

坎巨提和清朝的政治关系,始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当时,清朝取得了准噶尔、回部之役的胜利,新疆周边的部族和政权纷纷向清朝称臣纳贡,与新疆毗邻的坎巨提也顺势归附清朝。

坎巨提和中国的朝贡关系,真的持续到了1935年吗?

并没有。

晚清时期,帕米尔地区成为英、俄大博弈的前沿。

光绪年间,坎巨提的弥尔穆罕默德·加赞汗一世虽然仍旧向清朝遣使贡金,但这个时候,俄国和英国的使者相继到坎巨提访问。

1892年,中英达成共识。清朝继续册封坎巨提,同时也允许英国将其视作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也就是“两属化”。

此后,英国一直试图独自霸占坎巨提,却都没有结果。直到清朝灭亡后,坎巨提停止向中国进贡。

总而言之,所谓1935年仍然朝贡的事,根本没有发生过。


HuiNanHistory


我是小心,与你分享。

中国一直视自己为天朝上国,其外交策略是“宗番制”,即除自己之外的诸小国都要向自己朝贡,接受自己的册封。这些小国依靠强大的中原王朝,互相和谐,不至于争端。但等到清朝末年,请正度自己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时候,这些朝贡的小国都纷纷离去,唯有一个小国坎巨提还维持着与中国的宗番制关系。

坎巨提,面积约两万平方公里,从这个数据上看,确确实实是个小国,同样,他朝贡中国,只是为了自身能够维持独立,维持自己的主权,但是清朝末年,王权衰微,渐渐管不了那么多了。

1891年前,坎巨提与中国的关系是宗藩关系而非国土关系。

1891年,英国军队吞并坎巨提,清朝政府几乎是袖手旁观。

民国后期,坎巨提曾被划入中国领土,但是因为政府羸弱,无暇顾及,等到1947年巴基斯坦事实控制坎巨提,直到这个时候为止,坎巨提一直朝贡中国。1962年中巴划界,将坎巨提划入巴基斯坦。

总得来说,一个小国要维持自己的主权,就要依附与一个大国,强国,坎巨提就是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