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立蛋,你还知道哪些趣味习俗?

今日春分 | 除了立蛋,你还知道哪些趣味习俗?

春分,这是个在天文学上有着重要意义的节气。《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的“分”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平分昼夜,第二是平分春季。

在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春分以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一天中的白昼开始长于黑夜,而南半球的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另外,中国传统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好处于春季的中间,平分了春季。

一、春分的起源

春分古时又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的起源,与山东威海文登旸谷山的“羲仲宾日”有颇深的渊源。

据《尚书·尧典》记载,“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这里说的是四千多年前,尧帝曾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别驻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观测星象,判定季节。

其中羲仲来到威海文登市界石镇旸里村一带,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根据昼夜相平、黄昏时鸟星现于南方的天象,确定了春分的时间,为四季的确定和二十四节气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今日春分 | 除了立蛋,你还知道哪些趣味习俗?

二、春分的习俗

1、立蛋

春分立蛋,也称春分竖蛋。每年在春分这一天,各地民间会流行一种叫“立蛋”的游戏。“立蛋”的玩法简单有趣: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鸡蛋,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就算成功。

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意在庆祝春天的来临。如今,每年到了春分这一天,不仅中国人喜欢玩这个游戏,世界各地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尝试把鸡蛋立起来。春分立蛋,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趣味风俗。

今日春分 | 除了立蛋,你还知道哪些趣味习俗?

2、吃春菜

春菜就是野苋菜,主要产于我国岭南一带。在这里,春分当天,人们会去野外采摘野苋菜,以颜色嫩绿、植株幼细、巴掌长短为佳。

南方人喜欢把野苋菜跟鱼片一起煮汤,叫“春汤”。有句俗话说:“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3、春祭

春祭这个习俗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民间很多地区,例如大部分的客家人聚居地区,会从春分这天起,开始扫墓祭祖。

春祭时,要先在各宗族的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领众人行三献礼。祭祀完开基祖和远祖坟墓,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今日春分 | 除了立蛋,你还知道哪些趣味习俗?

长沙再现传统立春迎春民俗:三献礼

4、放风筝

古人认为,春分前后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正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所以很多大人、小孩会在春分前后出门放风筝,既锻炼了身体,同时在风筝上写上祈福的话语,放飞心愿。

三、关于春分的诗词

1.《春分》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译文:春分是一年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的时期。春分时节,桃花初开,燕子不顾寒意从南方飞回,这天可以竖鸡蛋,也有人开始放风筝了。

这首诗不仅把春分时特有的昼夜均分写了出来,还写出了春分时竖鸡蛋、放风筝的传统习俗。

今日春分 | 除了立蛋,你还知道哪些趣味习俗?

2.《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这首诗描写春分时节雨洋洋洒洒、万物复苏的景象。

译文:

春分过后的清明时节,也将在外的亲人纷纷召唤回来。这个时令在北国有点偏晚,气候的回暖也慢于南方,却不知此时南方早已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苏,春暖花开。

今日春分 | 除了立蛋,你还知道哪些趣味习俗?

3.《村行》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蒨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译文:风中垂柳袅袅,雨点落在池塘上面,放牛娃披着挡雨的蓑衣,在风中唱着牧歌;在篱笆中窥见穿裙子的少女,村边满是桑树,好美的乡村风光,而乡村的人情更美,诗人在老乡家里休息,解下由于行路而汗湿的衣衫,主人已经准备好了饭菜。

此诗富有生活情趣,生动形象地为人们描绘了一副美好祥和的乡村春光图。

今日春分 | 除了立蛋,你还知道哪些趣味习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