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是怎樣聰明反被聰明誤亡國的?

作冊佐郎


隋煬帝確實是聰明過人,才華橫溢,流傳下來很多詩作!但是隋煬帝最為耀眼的貢獻還是科舉制和京杭大運河,科舉制是最完善的官僚選拔機制,其在古代產生如此現代化的官僚體制,著實不易!京杭大運河更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歷史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打通了南北命脈,加強了國家控制!如此豐功偉績的隋煬帝,怎麼就成為了大昏君?其實,恰恰是他的過於聰明,忽視了當時小農經濟的現狀,急於開鑿大運河導致了隋朝的滅亡!動用巨大物力、財力,調動百萬民工開鑿大運河,如此大手筆,對社會是災難性的,民怨鼎沸,經濟衰退!最終導致朝代衰亡的結局!



地緣觀天下


隋朝是我國曆史上的大一統王朝,結束了中國自西晉末年長達三百年之亂時局面,而秦朝是我國第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同時結束春秋戰國五百年亂局,也都因不恤民力,過度壓榨人民,最終因農民起義而亡,同時都是二世終結。因而後世都認為其命運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而隋朝經濟的富有在中國歷史上都是頂峰,隋朝經過隋文帝二十年的勵精圖治,創造歷史上有名的開皇之治,人民生活安定,社會民生富庶,據史料載,隋末洛陽倉存粟夠洛陽百姓用五十年之久。

總結 所以說隋煬帝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歷史也終將告訴我們,一切以民生為主,才是王朝長治久安的根本。


景粼玖序


隋煬帝絕對的聰明人,不然不可能搞掉楊勇,成功上位。

隋煬帝的悲劇在於,他心中只有王圖霸業,而沒有天下蒼生。

隋煬帝楊廣,年號——大業,從他的年號就可以看出他的志向,他要開創一番前所未有的宏圖霸業。

仁壽四年,35歲的楊廣正式繼位,在位期間,為了溝通南北經濟,維護全國統一和強化中央集權,他修大運河,遷都洛陽;西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為了顯示他至高無上的權力,為了留下萬古敬仰的偉績,他在各地大修宮殿苑囿、離宮別館,其中著名的有顯仁宮、江都宮、臨江宮、晉陽宮、西苑等。

他自私的認為天下臣民都要他的理想服務、他認為天下百姓不過賤命一條,不過是他成為千古一帝的一塊墊腳石。他濫用民力、窮奢極欲,動輒徵調幾百萬人為了他服務。可是他不曾想過,這些人是否心甘情願?不曾想過,這些頂樑柱走後,一個家可能就支離破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漢文帝不捨得百金修露臺,才有的百姓愛戴,將士用命。而隋煬帝自私自利,為一己之私,不惜犧牲自己的百姓,百姓是什麼?如果國家是身體,那百姓就是組成身體的一個個細胞,死一個兩個細胞無所謂,可是當身體的絕大多數細胞都吃不飽、穿不暖、疲憊不堪時,身體又怎能孔武有力、又怎能精神百倍?

果然,不堪重負的百姓們站出來了,大業七年,王薄率領民眾在山東起義。隨後,劉霸道、孫祖安、張金稱、竇建德等紛紛率領農民百姓起義,不到兩年起義軍遍佈全國。起義的烈火,越撲越多,預感末日將到,毫無鬥志的隋煬帝對蕭後和臣下說:“好頭頸,誰當斫之!”

可悲的是,他臨死還不反思,他錯在哪裡;他還單純的以為,只要厚待身邊大臣就可以穩坐天下,殊不知,百姓才是他的根基,百姓才是他的天下。





wsbg的小新


隋朝的迅速滅亡其實可以類比秦朝,都是因為短時間內上馬了太多的國家大型工程,導致民力不可承受。始皇帝派蒙恬帶了30萬秦軍去打匈奴修長城,又派趙佗帶了50萬秦軍去南征百越,營建秦始皇陵,阿房宮,大修直道馳道,能用的青壯年基本都被動員起來了。隋朝也是,三徵高句麗每次都是百萬兵力,營建洛陽百萬民力,開挖大運河又是百萬民力。所以還是那句話,能被徵用的青壯年基本上都被用起來了。可我們是農業國家,沒有足夠的勞動力種地,糧食生產跟不上,一旦有個天災啥的,沒有飯吃,會出問題的。我們中國的老百姓是最好的老百姓,但是一旦沒有飯吃,那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了”!


白靴校尉


開挖大運河,三次親征高句麗,鬧得民不聊生。覺著自己多了不起。不知道體諒百姓的疾苦,最終政權被推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