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完成500吨订单,嘉鱼这家企业“化危为机”有信心

半个月完成500吨订单,嘉鱼这家企业“化危为机”有信心

如何在半个月内完成积压的订单?

这个问题对李华来说,是当前的头等大事。

为实现这个目标,身为湖北紫珑涂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必须做出一些取舍。

坐落于嘉鱼县武汉新港潘湾工业园的紫珑涂料,组建于2018年3月,是一家从事工业涂料开发与生产的化工企业,产品广泛用于建筑、工程防腐,以及机械五金等行业。

“目前积压的订单在500吨以上。”李华颇为无奈。

3月原本是市场旺季。如果是在正常年份,这绝对是公司良性发展的最好注脚。而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这些订单成了套在公司身上的绳索:解开,就是向上攀爬的梯子;解不开,就是通向死亡的绞索。

半个月完成500吨订单,嘉鱼这家企业“化危为机”有信心

“积压时间最长的一单,是2月11号交付到江西九钢的100吨涂料。”李华说,按照计划,他们应该在正月初七左右就复工生产。但现在,已经晚了一个半月。

“涂料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在这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李华再清楚不过,失去时间以致无法完成订单,对他的企业意味着什么。

李华告诉记者,延迟生产的这一个半月,公司支付工资、财务费用近60万,这还不包括市场销售的损失。他说,去年3月份公司销售了1000多吨产品,产值800万元,目前测算,今年3月连去年同期的一半都无法实现。

幸运的是,尽管晚了40多天,尽管过程比较曲折,但公司终究是运转起来了。

“目前已有50人上班,每天能生产约40吨涂料。”李华说,在工业园的协调帮助下,来自于湖南安乡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通过自驾或大巴,全部返回了工作岗位。

在一栋库房门口,一辆叉车将涂料抬运到货车车厢高度,再由几名工人一桶桶码放整齐。

“这单是发往南昌的,有32吨。”李华说,恢复生产后,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运输:车难找、运费高。

李华进一步解释说,由于湖北是疫情重灾区,物流行业还未恢复正常,货车很难找;即便找到货车,因为是从湖北发出的车,司机会被隔离,所以直接推高了运费。

“运费上涨幅度超过30%。”李华说,前几天公司发一车涂料到西安,运费是7000元,而以前最高不过5000元,“这些成本全部由我们承担。”

稍微能让李华安心的,是公司生产所需的溶剂油、钛白粉、树脂等大宗原料的库存比较充足。

“还有约800吨库存,按一比一的比例算来,还可以生产800吨涂料。”李华指着原料库房告诉记者,这也是他坚持完成订单的底气。

即便如此,这些库存也只够生产20天。如果20天内全国尤其是湖北还不能全面恢复正常,那时原料短缺又将衍生出更多问题。

但眼下,李华最挂心的还是积压订单的消化。

“诚信是立人、立业之本。”李华说,“现在的生产是不计成本,全力保市场、保生存。”他说,这既有道德的考量,也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

500吨订单,完全消化掉需要两个星期。李华在慎重考虑后,暂时推掉了新的订单。

这将是李华忍受煎熬的两个星期,也是他积蓄力量的两个星期。

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各在其位、各司其职。也许他们已经感受到了订单压力,但却没有被这种压力影响。

一桶桶涂料被灌装、打包、转运。一切忙碌而有序。

“技术、管理队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组织生产也是稳定员工、避免流失的最好办法。”李华说,公司备足了口罩、酒精、测温仪等防疫物资,严格执行测温登记、分餐、分房等各项防控措施,“保证他们的安全,就是保证公司的生产力。”

“可以预见,这场疫情将让行业重新洗牌。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把企业办好,拿出担当来,带好队伍,挖潜力、挖市场。”李华用一句话做了最后总结:“是危机也有机遇,我们要抓住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