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瞭解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背景和影響麼?這些事確實存在麼?

豫東哥哥


焚書坑儒是特殊時代的特殊產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

01、始皇帝為何要“焚書”?

根據《史記》記載:秦始皇之所以會焚書,源起於一次朝會!在這次朝會上,有個名叫周青臣的人,當面吹捧逢迎秦始皇的功績,說秦始皇建立了前無古人的功業!

原齊國人,博士淳于越對周青臣的論調極為反感。淳于越認為:夏商周三代,之所以國祚綿長,乃是由於採取了分封子弟為諸侯的政策,從而達到了分封諸侯於地方,藉以屏衛宗室和朝廷的作用!

而秦始皇卻廢除了分封制,一昧推行郡縣制,不僅沒有封建宗室子弟為諸侯,而且在朝廷裡也沒有這些人的位置!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因為倘若出現了類似三家分晉,或田常篡齊這樣下克上的非常事件,很難指望宗室子弟施以援手!

(始皇帝)

因此不學習古人的治國優點是不正確的,古人的經驗自有其可供借鑑之處!所以,淳于越希望秦始皇能夠聽取自己的意見,對宗室子弟加以分封,以保嬴氏政權千年不倒萬世不易,永葆其美妙之青春!

然而秦始皇對此不以為然,他認為分封制會導致天下大亂,不僅無益於大秦帝國的統治,反而有害於王朝之穩定!而丞相李斯很善於逢迎始皇帝,便以:儒生們借古非今,不利於大秦的統治為理由,勸說始皇帝將除秦國史書以外的,原六國典籍以及諸子百家的著作,統統地燒掉!若是有人膽敢妄議朝政,聚在一起談論《詩》、《書》,或以借古非今者嚴懲不貸!秦始皇聽了李斯的建議後覺得極有道理,於是便下達了焚書令,將除秦國以外的書籍全部燒掉了——只保留了一些醫藥、卜算、種樹之類的書籍!這就是所謂的“焚書”!

(李斯)

02、始皇帝為何要“坑儒”?

何謂坑儒呢?原來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召集了許多方士為他研製“長生不死藥”,可是由於秦法嚴酷,規定了每個方士只能精研一種方術,倘若方術失靈,就會對方士嚴厲制裁!

某日,方士侯生和盧生因為不滿秦始皇的殘暴苛刻,而聚在一起討論起皇帝來!討論的結果是:他們認為始皇帝太殘暴不仁了,所以我們可不能為他找到長生不死藥!先不要說這藥很難找到,就是真的找到了,也不能獻給皇帝!因為始皇帝實在太殘暴了,倘若真讓他長生不死了,那還了得?!

可是如果長期無法找到長生不死藥,必然會觸怒始皇帝!倘若始皇帝因此天威震怒,自己必然難逃一死!他們討議後的結論是:逃走!於是侯生與盧生以及其他一些人,便尋找機會逃跑了!

當秦始皇聽說了方士逃跑的消息後,赫然天威震怒!感到自己受到了愚弄,白白供養了一群騙子!為此便下令嚴厲追查此事,對所有與此有關之人嚴懲不貸。在秦始皇的追查下,果然發現了有許多方士和儒生,曾經在背後議論,甚至是攻擊和欺騙過皇帝!

(儒生)

於是,被激怒了的始皇帝,便下令將這些方士和儒生,一塊兒活埋在咸陽城外!藉以殺一儆佰,讓天下萬民鹹知吾大秦天子之威名不容玷汙,吾大秦天子之睿智不容懷疑!若有再敢欺騙我大秦天子者,殺無赦!這就是所謂的“坑儒”!

綜上所述:焚書與坑儒都是特殊時代的特殊產物,既有封建帝王唯我獨尊的因素在內,同時也摻雜了許多意外因素!


北疆同心侃歷史


焚書坑儒準確的說是“焚私書,坑方士”。而我們今天所認為的“焚書坑儒”區別還是很大的。

先說焚書,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秦始皇掃清六國,一統中華,開始大力改革,凡改革必然會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強烈抵制,其中抵制最嚴重的就是影響千年的“郡縣制”,民間很多文人引古論今,抵制秦始皇的改革,因此秦始皇採納李斯意見,禁止私學,焚燬民書。其中注意一點,焚書一事存在有李斯的私心。這就是焚書的簡單經過。另外天下書籍,官方仍有存檔,並非全部焚燬,至於今天為什麼大部分書籍都沒有了,主要還是由於秦末戰亂,咸陽皇宮又被項羽燒了,書籍流失較多。

坑儒就比較簡單了,坑儒並不是坑殺文人,這是後世誤傳,坑儒主要坑的都是方士,因為秦始皇想長生不老,因此派了很多方士除去尋找長生不老的丹藥,結果這些方士不斷敲詐秦始皇的錢,多少年都沒有結果,還有的騙過就跑,氣的秦始皇開始抓捕方士,坑殺處死,導致很多與此事無關的無辜方士也被處死了。


曹老師xixi


起因

1.始皇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避免戰國時群雄並起,動搖皇權。

2.一些儒生經常引用儒家經典書籍,來批評和嘲笑皇權。

焚書和坑儒分開來講

1.焚書

在秦始皇統治的第34年,也就是公元前213年,有一位叫淳于越的齊人,公開反對當時始皇帝實行的郡縣制,始皇帝目的是要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造反勢力。但是丞相李斯不同意淳于越的主張。始皇帝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決定統一思想,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各國史記,為防止民間繼續傳播,於是禁止私學。此事為“焚書”。

2.坑儒

在秦始皇統治的第35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方士盧生、侯生等人替秦始皇求仙無果後,還到處私下評論秦始皇的為人、執政和求仙等,爾後又攜帶求仙用的錢逃跑。始皇帝知道後遷怒方士,下令搜查審訊相關人員,抓獲460人並全部活埋。

影響:

1.加強了思想控制,避免動搖其統治;

2.摧毀了許多文化古籍,造成文化斷層;

3.使儒學的發展遭受了重大打擊;

4.雖維持了秦朝的統治,但也加速了其政權的滅亡。

真實性

第一種意見,歷史上並無焚書坑儒一事,這是書生的杜撰,加罪於始皇帝。證據為司馬遷《史記》無記載;

第二種意見,確實燒了書,殺了讀書人,大多數皇帝都幹過,為什麼要拿始皇帝說事。


再憶歷史


首先,焚書是由丞相李斯倡議的。秦朝自公元前221年建立,滅六國,一統天下,表面上真正一統了天下。但暗地裡呢,六國的遺民真正支持秦政權嗎?在新生的秦王朝裡,六國氏族無時無刻不想復辟,各種力量扭曲湧動。最好的例子就是,秦二世胡亥亂政,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六國瞬間復辟。

其次,丞相李斯作為法家的代表人物。法家思想提倡,不法古,不修今。早在商鞅變法時就被拋棄的言論,現在的李斯更加厭惡。更何況,秦現在正在推行郡縣制,而儒生倡導的古代的分封,建議廢除郡縣制。這與秦王朝是背到而行的。秦始皇作為一個雄才霸主,他怎麼會不知道儒生的背後就是六國勢力在作祟,這些儒生只不過是他們復辟的探路石。倒不如殺雞儆猴,以儆效尤。

最後我想說的是,秦焚書坑儒,導致儒家文化從此斷層了嗎?導致儒生滅絕了嗎?並沒用。秦始皇焚書坑儒,目的再無維護鞏固自己的政權。在說焚的也是口舌之書,無用之書。





呲牙哼的那些年


焚書坑儒這件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後世的儒家公知扣在秦始皇頭上的屎盆子:首先焚書應該是禁書,禁止在秦國的國境內傳播除了法家以外的書,這個政策也不是秦始皇發明的,而是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歷代秦王都實行的政策,真正焚書的應該是打進咸陽的項羽。其次坑儒坑的並不是有文化的大儒,坑殺的是那些術士,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理解為類似算命先生的角色。而且離秦最近的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從未提過“坑儒”兩個字,這麼惡劣的重大事件,如果真的發生過,司馬遷不可能不寫。


白靴校尉


背景:秦始皇尋求長生之法,以派徐福、侯生、盧生等人四處尋求仙山,但這四人騙了他

歷史真相:根據越來越多的史書出土,並無記載坑殺了那些人,哪些書,哪些類目。可能坑殺的是方士,就是那些瞎幾把亂扯的道士和仙術


YLbook國際看點


”焚書坑儒”雖然經常連起來講,但其實是兩件不相干的事。



焚書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原本是一場普通的宴會,卻引來了千百年間的學術公案。當時,秦始皇嬴政在咸陽宮設宴會,與會的七十多名博士。發生了激烈的爭論。雙方爭論的焦點在於郡縣制和分封制孰優孰劣。

秦始皇並未當場表態,支持哪一方,而是將這件事發給群臣討論。丞相李斯大力強調薄古厚今,他說,五帝的政治措施不相重複,三代的國家制度不相因襲,各自根據當時的需要來進行治理。陛下開創了萬世基業,建立了流傳萬事的功勳,這不是那些愚儒所能理解的。儒生不效法當今,而學習古代,用來非議當世,容易搞亂百姓的思想。李斯還指出,由於私家之學非議法令教化,這些人往往用各自所學,任意解讀評論朝廷的政令,對朝廷造謠誹謗。這樣容易導致君主威勢下降,臣子結成朋黨。於是,李斯建議,史官把除《秦記》意外的史書都焚燬。不是博士官的職務需要,天下若有人敢於隱藏《詩》《書》、百家典籍的,都應該將這些典籍交到守、尉等地方官府一同焚燒。如果有人相聚議論《詩》《書》要被當眾處死;用古事議論當今要被滅族,官員知道而不檢舉的同罪。命令下達三十天後仍不燒書的,要發配修築長城。不燒的書,是有關醫藥、卜筮和種植的書。



李斯的建議被秦始皇採納了,於是中國文化史上迎來了一場浩劫。這件事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非常詳細,時間、地點、人物,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清清楚楚,特別是李斯上書的內容,非常具體。而且也是還提到,秦始皇同意,不是簡單的口頭同意,而是下達了制書,是官方下達了文件。可見焚書這件事確實存在。而且《史記》作者司馬遷對此更是深有體會,因為秦始皇焚書,造成秦以前歷史的缺乏,給《史記》編纂帶來了困難,在《六國年表》中抱怨,秦始皇燒掉天下的《詩》《書》,諸侯各國的歷史記載燒得更加嚴重,只有《秦記》,但是又不記載日月,文筆也比較簡單。當然,司馬遷也指出,雖然秦始皇焚書,受到的損失最嚴重的是因為藏在官府,而《詩》《書》大多藏在平常人家。


所以,在這裡也需要澄清的是,秦始皇焚書是有範圍的,主要是山東六國的史書,以及民間的《詩》《書》、百家典籍,有關醫藥、卜筮和種植這些實用類的書是明確不燒的。而民間的《詩》《書》、百家典籍並沒有完全毀滅,在秦王朝官方的博士館還有留存,而且在百姓中也有很多私藏,這在西漢後也是多有發現。但是,各國史書因為都是官方的,就無法逃脫厄運了。焚書無疑給文化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但是,對秦王朝剛剛結束幾百年的分裂剛剛統一的現狀來說,還有統一思想的一面,從這方面說,焚書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本質上並無不同,只是手段更加慘烈一些。

坑儒

“坑儒”這件事大約發生在秦始皇三十五年,也就是“焚書”後的第二年。這件事情,起源於秦始皇求仙求藥的個人愛好。他派去尋求仙人仙藥的方士相互議論,認為秦始皇天性剛烈狠毒,自以為是,為所欲為,殘忍好殺,貪戀權勢,於是相約逃走。秦始皇聽說後大怒,並派御史審問諸位方士,各位方士相互告發相互牽扯告發,從中查出違犯禁令的有四百六十多人。於是,秦始皇下令,把他們全部活埋在咸陽,讓天下人都指導,以此警示後人。



“坑儒”之說歷來就有爭論,談的最多的就是秦始皇活埋的那些並不是儒生,而是術士。在《史記•儒林列傳》中,就被稱作“坑術士”。也就是說,秦始皇坑殺的其實是術士,而不是儒生。整個事件中,侯生、盧生他們都不是儒生,而是方士、術士。而且,“坑儒”事件起因,也確實是因為方士們欺騙秦始皇,惹得他大怒,才大開殺戒。所以,“坑儒”的說法並不準確。而且,經過專家考證,在西漢大多數人沒有把秦始皇坑殺方士稱為“坑儒”,而是採用比較客觀的“坑術士”。

直到東漢衛宏《古文尚書序》才正式使用“焚書坑儒”一辭,而且衛宏的故事,也與《史記》記載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是講秦始皇擔心自己將小篆改為大篆,讀書人不同意,於是,把讀書人都招到咸陽,大約700多人。然後,暗中命人在驪山溫泉處種西瓜。由於地溫,冬天西瓜成熟後,便派這些讀書人去實地考察。在這些人正在考察爭論的時候,秦始皇命人從山上往谷中填土,將這700人全部活埋在土中。無疑這樣的故事跟富有傳奇性,而且人數也從460多人增加到了700多人。但是,這樣的說法在唐代卻廣為流行。無疑,“坑儒”事件雖然殘酷,但是卻被人為的放大了,本來是秦始皇一件個人行為,卻被後人解讀為鉗制思想、文化專制的鐵證。


一壺清茗品春秋


“焚書坑儒”是典型的文化專制,毀滅了眾多古籍,是文化史上的一次災難。

原因分析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天下重新大一統,對於採用各種統治方式還沒有定論。大部分大臣還遵循舊制,建議採用分封制,分封秦始皇的兒子們,對於一些偏遠地區可以實施有效管理並且不會威脅皇權。

當時的廷尉李斯堅決反對,認為周王室便分封同姓諸侯,結果各國間攻訐不斷,戰事不絕。李斯建議郡縣制,認為這樣由朝廷直接控制地方,讓政令能夠從上而下。秦始皇考慮之後,認為分封制對自己會造成威脅,於是堅決實行郡縣制。

禍從嘴出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宴請群臣,博士淳于越對郡縣制發表反對意見,認為郡縣制讓皇帝的子弟們都成了百姓,萬一有臣子造反,這些人沒有兵怎麼救你呢!還說秦始皇不遵循古人,不可能幹好,這些說法讓秦始皇大為惱火。

焚書坑儒

於是李斯建議,這些儒生談論詩書、以古論今、罪大惡極。於是便將書籍全部燒燬,除了秦國的歷史典籍和自然科學類的書。

燒書讓讀書人非常反感,便在背後議論秦始皇的做法,被秦始皇知道後,便將460多名議論的人全部活埋。

“焚書坑儒”的做法實在太過嚴厲,讓很多歷史典籍就此失傳,也是秦始皇暴政的鮮活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