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水果,蔬菜,生鮮滯銷爛地頭,一邊是價格高的吃不起,到底是什麼原因?

紫藤海外事務服務


題主所說的是個偽命題,這不符合市場規律,物以稀為貴,價格越高說明越少,滯銷說明供大於求,價格就不會太高。我是種蘋果的,現在蘋果的價格特別高,我以我種的蘋果為例說說這個問題。

供大於求導致農產品滯銷。

在前幾年,我們果農曾經經歷過蘋果價格的最低潮,果農們基本都把蘋果存在冷庫讓冷庫老闆代賣,蘋果價格越低,蘋果越不好賣。

如果價格持續下降,誰也想趕緊把自己的蘋果賣出去,越早賣出去損失就越少,都急著出手,中間商的可選擇的越來越多。我曾經在蘋果價格持續下滑的時候多次打電話給我存蘋果的冷庫老闆,讓他趕緊想辦法把我的貨出手,結果這個冷庫老闆自己也收購了很多蘋果,他要先把自己的處理了才能顧得上別人。

再看看這些年我遇到過的因為滯銷農產品倒在溝裡也沒人要的情況,都是市場供求比例嚴重失衡,貨越多價格越多越賣不出去。

導致現在水果蔬菜價格上漲的原因。

我還是以蘋果為例,都說現在的蘋果價格大幅上漲是因為去年的天氣原因導致蘋果大規模減產,我認為減產只是造成現在蘋果價格如此之高的導火索。

首先,大面積減產導致市場供不應求,物以稀為貴,價格上漲一些是正常的,但最近一段時間蘋果價格漲得有些離譜,為啥呢?現在手裡有存貨的一是中間商,二是果農,中間商有專門收購蘋果的客商,還有冷庫老闆,這些手裡有存貨的看著日益上漲的價格,誰願意這個時候出手呢?

這就是一個貨越少,價格越高,價格越漲手裡有貨的越不願出手,導致市場上貨越來越少的循環。

隨著物價的上漲,從源頭到消費者之間都在漲錢,從種植者來說,農藥化肥都在漲價,成本也在提高;從中間商來說,房租,運輸等等價也都在上漲。

最重要的是人們面對物價的上漲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利潤,以前每天賺一百塊感覺不少,現在賺一百塊或許就不能維持日常開支,那就只有不斷的提高利潤,都在提高也就形成了一個循環。

我是農夫七哥,以上只是個人觀點,對這個問題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農夫七哥


層層扒皮,層層加價,買的不如賣的,供方市場做主!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中間過程吸血鬼,蛀蟲是少不了的……所以多發展“東風快遞”產地~餐桌。


手機用戶4283106179


這有什麼可奇怪的,今年的西瓜,地頭是兩毛錢,到消費者手裡是八毛到一塊,也許咋一聽,都會說黑心商販賺的太多了。其實不然。裝車費,代辦費,還有商販的住宿費,生活費,運費,道市場以後還有管理費,還有人工費,衛生費,小商小販拉出去還要油錢,照樣要交管理費,衛生費,這麼多費,加到一塊兒,西瓜到手的成本是六毛左右,再賣給消費者,八毛到一塊真的不貴,小商小販已經賺兩毛到四毛,如果一天零售賣不到上千斤西瓜,也只能賺幾十塊,別看一個小小的西瓜,要創造很多的就業崗位,要養活很多人的,這就是生意,因為我是批發西瓜的。


順風順水166228194


水果蔬菜生鮮滯銷爛在地裡,外面的價格卻居高不下讓普通百姓消費不起,是什麼原因?

一邊是豐收的喜悅一邊是因滯銷爛掉的心疼,真的是冰火兩重天,剛來到天堂馬上就又掉到地獄。

農產品形成大規模滯銷的時候其實應該追究相當官員的責任,因為他們的不作為,如果由他們牽頭成立合作社或者尋找大的有資質電商入駐就會是雙贏的局面。

所以農產品種植養殖到了一定規模就要成立合作社,可以統一質量統一價格統尋找銷售渠道,人多力量大。

為什麼你們直接爛在地裡而我們卻吃不起,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採摘挑選包裝運輸再到銷售到最後到老百姓桌上經過一層層的手,價格一路上調,到最後的局面就是想買的買不起,想賣的賣不掉。

普通百姓線下賣不出,線上又沒有經驗沒有能力賣,偶爾賣出一單又郵費很貴。

這時候如果由合作社或者專業電商或者大網紅來負責銷售一切將迎刃而解,因為他們的銷量大能夠談下非常低的快遞價格,而且中間少了很多環節能大大節約成本,這樣農戶的產品可以賣到全國各地根本不愁賣,吃的人也不用擔心買不起,當地官員又因為幫農戶找到了銷售渠道帶領當地人民致富做出功績,一舉多得。


義烏小龔


這是經濟規律,“物以稀為貴”大家都是知道的,一碰到具體事就迷茫了。

爛在地裡要比爛在市場裡更好一些。舉例說,我專賣優質的,一百斤掙一百元,你賣次點的二三百斤掙一百元,哪個更合算?(當然,消費者有層次,市場可選擇,賣啥都自便)

市場是逐利的,不是扶貧機構。

政府有責任提供服務。比如提供信息,疏通渠道等等,卻不可干預市場,以前有教訓。

一個純樸厚道的農民要變成一個精明的商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會學會的。

努力向市場學習,抱怨沒用。


農哥深耕人生


一邊是果農水果爛地裡,一邊是市民高呼吃不起水果。中間誰搗鬼了?有人說販子,難道果農寧願爛地裡也不五角錢不原意賣給販子嗎?販子就算是用最低的價格買下果農的蘋果往那銷售了,超市就算是都想全要。超市能把這些販子的蘋果全能儲存了嗎?不可能。:那麼這些販子除了一部分批發給超市,那剩下大量的蘋果批發給誰了?


用戶100460892779


記得前幾年大蒜就是這樣的都說庫存很多可是價格卻遲遲下不來,就是中間環節壟斷的問題!有人賺了,不是生產者也不是消費者!現在就是需要產銷一條龍,才能讓產品質量和銷量,價格,都上去!可是問題又來了,要想一條龍也不容易,就說吃的水果吧,果農都是以戶為單位的,一戶種植面積小,產量就少都覺得自己去賣不划算,去了運輸費什麼不夠費事的,大家都這麼想就自己把自己坑了,如果聯合起來,搞個聯盟,自己生產自己賣,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個人想法不喜勿噴!大家可以討論!


手機用戶5790733895黑


大家都說是中間商的問題,我來說一下,地頭的貨源是便宜,可中間環節呢?這裡麵包括運輸,人工,等各種環節,再有就是現在各個城市都不讓農民自己去城裡銷售了,市民吃不到第一手新鮮的果菜,零售的菜販子租櫃檯一年要好幾萬,這些都是要從老百姓身上出,這是一個綜合問題,並不是單一一個環節的事!


藍心累了


中國農產品流通存在嚴重問題:

1、農民單打獨鬥靠天吃飯,不瞭解市場需求,不瞭解供求關係,導致農產品供大於求。解決措施:

(1)鄉村政府有所作為,組織農民建立合作社,增強抵禦市場風險能力。

(2)政府幫助合作社建立電商平臺,瞭解市場需求,加大宣傳力度。

2、農產品流通單打獨鬥,不能形成規模效應。流通時間長損耗大,費用太高。解決措施:

(1)國家鼓勵建立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給予補貼。

(2)國家規定所有農產品流通建立綠色通道,費用全免,包括高速免費,降低農產品損耗,降低流通費用。


用戶3470888007550


十年前的事,家裡一親戚閒聊時得知異地生鮮價格差距很大,算計了下感覺利潤巨大,於是聯繫朋友一起拉了一車到異地銷售,全都算好了準能賺不少,結果到了當地市場就有人過來談條件,要以極低的價格收貨,不肯賣的話就有七八個人圍著車不讓賣貨。報警了也沒用,扣車扣人,處理完一車生鮮都爛了。這只是多種因素之一,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歸根到底價格永遠是人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