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有哪些國家不願意與美國為伍?

苛苛樂喵


在歐洲,不願與美國為伍的國家,並不在少數。事實上,歐盟也不是鐵板一塊。法國,德國,雖然在表面上順從美國,可他們心裡面,卻是不願意的。在他們看來,美國已經成為歐洲一體化的絆腳石,美國人不能容許歐盟變強,有時在背後搞陰謀,企圖拆散歐盟。

歐洲地區的中立國,也不願意順從美國。例如,瑞士,瑞典等國,他們更希望和歐洲人合作,畢竟同屬於歐洲。在瑞士,瑞典等永久中立國的眼中,美國一直是搞霸權主義的幕後黑手,美國人企圖把歐洲局勢搞亂,這會損害歐洲的利益。

在歐洲,最反感美國的國家,當屬俄羅斯聯邦。蘇聯解體後,美俄有過一段蜜月期。俄羅斯人誤信美國的建議,推行“休克療法”,導致了經濟衰退。很快,俄羅斯人就明白了,美國人沒安好心。俄羅斯聯邦首任總統葉利欽,曾要求加入北約,但遭到美國的拒絕。俄羅斯人恍然大悟,美國根本沒把俄羅斯當朋友,他們之所以要拉攏俄羅斯,只是為了搞垮俄羅斯。

按理來說,冷戰已經結束了,美國應該解散北約,可美國不僅沒有這麼做,反倒是大搞北約東擴。美俄關係變冷,原因何在?主要就是美國人的行為,是在破壞歐洲地區的和平,是針對於俄羅斯的,既有陰謀,又有詭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美國人想維持軍事霸權,如果北約解散了,歐盟就會建立新的體系。因此,即使俄羅斯曾經很願意與美國搞好關係,可美國人一定要樹立假想敵,他們拼命抹黑俄羅斯,目的是為北約的存在尋找合理性。

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原本與俄羅斯沒有太多的矛盾,但在美國的體系內,他們也被迫與俄羅斯對著幹。但是,法德兩國的政治家,不希望與俄羅斯交惡。他們很明白,美國只是為了圖謀霸權,而歐洲人的未來,美國人根本不關心。如果爆發戰爭,美國可以迅速抽身,而歐洲就要被坑了。特朗普上臺後,退出了《中導條約》,此舉讓歐洲局勢日益複雜化。

早在2011年,美國霸權集團就已著手擾亂歐洲。他們第一步,是攪亂中東局勢,例如在敘利亞和利比亞,美國霸權集團策動當地內亂。這些地區亂了,所引發的危機,會直接破壞歐洲的穩定性。第二步,美國霸權集團策動烏克蘭內亂,企圖惹怒俄羅斯,這會讓俄歐關係惡化。特朗普增加了第三個步驟,那就是向歐盟索要保護費,以此抬高美國的身價,逼迫歐盟就範。

種種跡象表明,美歐之間的裂隙,正在不斷擴大。在未來,歐盟必然會與美國分道揚鑣,也有可能走向對抗。因此,歐盟需要新的合作伙伴,例如俄羅斯。如果歐盟和俄羅斯聯合,讓俄羅斯領導歐洲,則美國霸權主義勢力,一定會退出歐洲。到時候,歐盟才能獲得真正的自主。

文 / 圖維坦


圖維坦


自從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後,歐洲國家基本和美國關係不錯,雖說不是事事都聽美國的,但基本上都是和美國一個陣營的。

當然,也不是所有歐洲國家都親美,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就很美國關係很差。

在1991年獨立之初,俄羅斯也是想親美的,當時以葉利欽為首的俄羅斯高層都認為冷戰已經結束了,俄羅斯應該回歸歐洲,迴歸西方,於是主動與美國攀關係。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政府承認前蘇聯與美國簽署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並於1993年與美國續簽了《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大量削減了國內的核彈頭儲備(其實這事對俄羅斯有利,因為俄羅斯缺錢,無法對核彈頭作出有效保養,許多核彈頭放那也是失效,還不如拉上美國一起削減呢),並且還多次申請加入北約,一直到普京時期,俄羅斯仍然兩次提出加入北約。

但是美國並不願意接納俄羅斯,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首先接納俄羅斯將挑戰美國在北約和西方世界的中的地位。其次,美國也非常擔心歐洲與俄羅斯和解,這樣會削弱美國對歐洲的影響力。

美國今天的地位完全來自於二戰,在二戰之前美國雖然已經是世界頭號工業強國,但其實力還沒有到號令天下的地步,歐洲列強的實力依舊強大,二戰前世界的中心還是在西歐。

然而二戰後英法德意國力大不如前,面對蘇聯的巨大威脅,西歐國家被迫倒向美國,在金融、政治、軍事等方面皆依附於美國,歐洲儼然已成為美國的小弟。

可是如今蘇聯解體,歐洲東面的一個巨大威脅消失了,歐洲對美國的依賴必定會減弱,並且在冷戰之後法德進一步加快歐洲一體化,統一的歐洲必然會對美國的霸主地位提出挑戰,例如歐元的誕生就在一定程度上衝積了美元的地位,這讓美國不能忍。

所以為了繼續牽制歐洲,美國不可能允許俄羅斯重返歐洲,俄羅斯就算想親美也親不起來。後來普京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再也不提加入北約的事情了。

除了俄羅斯以外,白俄羅斯和美國的關係也不好。

白俄羅斯地處東歐,西鄰俄羅斯,東臨波蘭,南接烏克蘭,北邊則與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搭界,面積20萬平方公里。人口945萬,主要是由白俄羅斯族組成。

(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人是東斯拉夫人的一支,他們原本與俄羅斯人沒有啥區別,都是羅斯人。但是在蒙古人入侵東歐的時候,由於白俄羅斯人所在的位置較為偏僻,因此沒大遭到蒙古人的侵擾,於是白俄羅斯人便自認為血統純正,就管自己叫白羅斯人。

至於“白俄羅斯”這個稱呼,是漢語翻譯的一種錯誤,白俄羅斯駐華大使館也2018年03月16日公開發文,希望中國人能夠改用“白羅斯”的名稱來稱呼該國,但中國官方沒有回應,因此國內現在還是稱呼該國為白俄羅斯。

其實根據基因檢測,今天的白俄羅斯和俄羅斯北方人幾乎沒有任何基因區別,這兩個民族的區分完全是人造成的。

作為一個獨立的族群,白俄羅斯人雖然在文化上與俄羅斯人有所不同,但在很長時間內他們一直都屬於俄羅斯族,直到蘇聯成立之後才成立了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以創始國的身份加入蘇聯。

在二戰時白俄羅斯是蘇德戰爭的主戰場,境內遭受到巨大破壞,80%的建築物被摧毀,人口也損失慘重。戰後,蘇聯攫將取的波蘭東部地區劃歸給了白俄羅斯,形成了現在的白俄羅斯疆域(波蘭東部地區原本就叫西白俄羅斯,這裡一直就有白俄羅斯人居住)。

(白俄羅斯在建立之初的疆域很小,在二戰後奪取了波蘭東部地區後才變成今天的樣子)

作為東斯拉夫兄弟,白俄羅斯在蘇聯時期的地位很高,戰後蘇聯政府對白俄羅斯進行重點照顧,白俄羅斯成為蘇聯的重要軍工基地,許多武器和零配件都是在白俄羅斯生產的,這為白俄羅斯奠定了良好的工業基礎。

不僅如此,蘇聯時期的白俄羅斯甚至在聯合國都擁有獨立議席,當年蘇聯在聯合國大會中獨佔三個議席,蘇聯政府一席,烏克蘭一席,白俄羅斯一席。

1990年7月27日,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通過《主權宣言》。到8月25日,白俄羅斯領導人舒什克維奇宣佈脫離蘇聯獨立,12月19日將國號改為“白俄羅斯共和國”。1994年3月,白俄羅斯通過新憲法,實行總統制。同年7月,盧卡申科當選首任總統,並連任至今。

盧卡申科執政時期,白俄羅斯雖然經濟發展一般,但至少社會和政壇還是比較穩定的,這一點比烏克蘭是要強上不少。

與其他東歐國家不同,盧卡申科執政下的白俄羅斯並沒有倒向西方,在外交方面,盧卡申科是比較親俄的,與俄羅斯走得很近,也積極參與了俄羅斯主導的歐亞聯盟的建立,是俄羅斯在歐洲唯一的鐵桿盟友(塞爾維亞其實並不親俄,塞爾維亞的目標還是加入歐盟,加入北約)。

(歐亞同盟主要由俄白哈三國加入)

白俄羅斯的態外交態度讓美國和西方非常不滿,西方一直指責盧卡申科壟斷權力,但盧卡申科並不引以為然。

在俄羅斯看來,白俄羅斯是自己的小兄弟,莫斯科甚至視白俄羅斯為自己的高度自治的領土,普京一直倡導白俄合併,對此盧卡申科既不拒絕,也不支持,態度很模糊。

就盧卡申科個人而言,身為一國元首的他肯定不願意和俄羅斯合併,但白俄羅斯在能源和外交上都非常依賴俄羅斯,所以盧卡申科既要與俄羅斯保持親近,但又不能太親近,太親近的話白俄羅斯就沒了。尤其是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之後,白俄羅斯刻意與俄羅斯拉開距離,雖然沒有公開譴責俄羅斯,但也沒有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佔領。

目前白俄兩國的關係還算是比較融洽,只是偶爾在天然氣價格上吵個架。


千佛山車神


這個問題的範圍小了點,在整個世界範圍內又有幾個國家願和美國為伍的?中國,俄羅斯不用問也不用說。英國,法國或說整個歐盟,哪個國家心裡沒個小九九,又有哪一個國家願做美國的棋子,應聲蟲,日本,韓國願意嗎?非,美國家願意嗎?誰也不願意,只不過個自有著自己的小心眼。有拉大旗做虎皮的,有尋求保護傘的,有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在美國胡蘿蔔加大棒的威逼下苟且偷生…沒有一個願意和美國為伍的。

塞爾維亞,波,黑,克索沃等被美國踐踏的體無完膚,民不聊生,他們願意和美國為伍嗎?,波蘭,波羅的海幾個國家,敢怒不敢言,生活在美國的淫威之下,哪敢抬頭。一旦樹倒,美國現在羽翼下的小鳥們才有翻身之日。到那時他們才敢伸直腰來控訴美國人的罪行。現在英,法,日,韓的心都長毛了,各自最近的小動作就看出美國在不遠的時間裡將成為孤家寡人了,還什麼為不為伍不伍的了。


三節棍35


歐州有實力的國家,有能力的國家,有民族自覺權的國家,通通都不喜歡美國,獨裁專制的國家,沒能力的國家,通通都要找美國,因為美本身就是獨裁專治的總國家


金剛大錘


從地圖上看歐洲的國家在歐洲北部與歐洲西部的國家尤其是比較小的國家他們基本上不願意跟美國為伍,或者跟美國人更不願意人云亦云,步步緊跟,他們有自己的生存價值觀,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他們的價值觀建立在自己民族性格的絕對認知之上,任何國家的行為認知他們都不會崇尚,這也是他們自己民族特性的使然,極其尊重自己的自由、人權,與絕對獨立的民族性格。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極不願意捲入美國人認知的世界霸權,什麼東方與西方都是人為製造的人為意識,他們認可就是自己本位的生活,自己的生存,自由、民主、獨立與高度的人權,這就足矣,至於煩亂紛爭的世界及美國,他們是退避三舍,不願意捲入,人家本來就有著安逸淡定的生活,又有誰去貪心別人的妄為!是也,誰不願意過踏實淡定而又有獨立尊嚴的生活哪。


楊柳青青春之聲


歐洲各國與美國的關係,除了俄羅斯,貌似都不錯,各方面的聯繫都很密切,尤其是歐洲絕大部分國家又都加入了美國主導的北約,這就像是一根繩子把歐洲各國與美國拴在了一起,也強制歐洲各國加入到了俄羅斯的對立面。


那麼歐洲各國與美國的關係真的好到穿一條褲子的程度了嗎?他們與俄羅斯的矛盾也永遠不可調和嗎?我看未必。

還記得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今年年初的一次白宮會議上調侃過:“我不關心歐洲”。雖只是一句戲謔之詞,但也恰恰反映了美國與歐洲的尷尬處境,既密不可分又貌合神離。

在美國人心裡,歐洲永遠都不是自己的盟友,而只是自己的附庸,而歐洲各國卻希望與美國能進行平等對話,但美國太強勢了,所以他們推進歐洲一體化,建立歐盟,發行歐元,抱團取暖,以此來壯聲勢。但是,美國與歐洲的地位在二戰後就已經定性了。

美國在二戰期間充當的是救世主的角色,英法等國甚是感激,但二戰結束後,美國搖身一變又成了歐洲各國霸權地位的終結者,對此英美等國又哭笑不得。


1956年,英法兩國還曾掙扎過,他們發動第二次中東戰爭,希望藉此機會奪回蘇伊士運河控制權,進而恢復曾經的霸主地位,但是在美,蘇兩國的共同反對下,英法兩國軍事行動宣告失敗,這也意味著美蘇兩國成為中東的真正主宰。

通過這次戰爭不難看出,美國既在利用歐洲來遏制蘇聯,又在極力的遏制歐洲自身的發展,後來歐洲不堪屈辱,希望提升歐元的國際地位,以此來削弱美元的霸權地位,薩達姆當初就打算在石油結算中以歐元取代美元,結果美國發動了戰爭,歐元也遭到嚴重衝擊。但身為北約成員,美國的軍事盟友,他們又不得不支持這場戰爭,畢竟,歐元地位的提升遠不如俄羅斯威脅的問題重要。

既想脫離美國又不得不與美國合作,對美國人言聽計從,這是歐洲政客們非常頭疼的問題,也是無法走出的困局。

曾經,俄羅斯曾申請加入北約,乍一看,還以為是玩笑,但這卻是事實,俄羅斯申請加入北約,他們的目的也很明確,加入北約,促進與歐洲各國的聯繫與合作,弱化美國在歐洲的地位,其實這是將死棋下活的妙招,然而,美國不同意,美國人不可能同意。冷戰期間,美國一手打造了“蘇聯”這一敵人,讓歐洲人處於恐懼之下,供自己所驅使,如今蘇聯解體了,俄羅斯必須代替蘇聯這一角色,如果沒有了“敵人”,歐洲各國又如何與自己同心同德?



所以在美國的安排下,歐洲各國與俄羅斯的矛盾不斷被激化,可是,歐洲各國與俄羅斯的矛盾真的無法調和嗎?歐洲需要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他們一邊依賴俄羅斯,一邊又將俄羅斯當作假想敵,放到自己的對面上,這種國與國之間的自相矛盾,可以說歐洲各國做到了極點!

不得不說,歐洲各國政客們的短視與自相矛盾的做法真的很可笑。


鹹魚閒聊


美國自特朗普上臺以來,打著美國優先的旗號,實行單邊的孤立主義,對歐洲的外交政策反覆無常。致使美國在歐洲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上。歐洲的一些國家根本就不願意和美國為伍。但是美國財大氣粗,軍事、科技又處在世界霸權的位置。歐洲的一些國家都忍氣吞聲罷了。實際上有些國家早以和美國同床異夢,甚至對美國敢於說不。其實這就是特朗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造成的結果。

歐洲大約有44個國家。東歐的俄羅斯不說大家也都知道。俄羅斯不但不於美國為伍,還是美國的頭號敵國。美國用經濟制裁的大棒差點要了俄羅斯的命。在敘利亞戰場上,是美俄兩國的博弈。除了俄羅斯以外,自命是歐洲國家的土耳其也常站在美國的對立面。因為美國想推翻埃爾多安政權而結下的樑子。

再分析分析美國在歐洲的三架馬車。法國、德國和英國。這三架馬車有兩架已經快不聽招呼了。法德二國在冷戰時期,關係還可以。自蘇聯解體後。德法兩國對美國就產生分岐。在伊拉克戰爭中,法德兩國就反對美國的政策。到特朗普當政以後,兩國對美國的看法有些異議。唯獨英國還對美國唯命是從。因為英國要脫歐,要遊離於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邊緣。這才拿美國當作真正的同盟。

歐洲除了英、法、德外,大一點的國家屬著意大利了。意大利這個國家在二戰時就是美國的敵人。戰後雖然和美國關係好了,但也是貌和神離。意大利和俄羅斯走的比較近。尤其是特朗普上臺之後,和俄羅斯高層交往比較密切。



在歐洲還有一個國家叫挪威,雖然國家不大,最近在國際WT0會議上,公開和美國叫板。反對和控訴美國在貿易戰中對鋼鋁的制裁措施。使美國有些下不來臺。

歐洲基本都是小國。瑞士和比利時不是不和美國為伍,而是老早這兩個國家就宣佈中立。歐洲的國家如丹麥、荷蘭、奧地利等國只過自已家的曰子,對於外界一般不發表意見。

在歐洲的諸國中,有一國家叫芬蘭。在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一觸即發之時,烏克蘭的盧甘斯克和頓涅斯克兩地區要獨立,要投奔俄羅斯。美國等國大為惱火。芬蘭卻站出來支持。說這兩個地區符合明斯克協議,支持這兩個地區脫離烏克蘭。

總體上來說,特朗普對歐洲的一系列外交政策正在撕碎與歐洲的關係。歐洲的一些國家表面上擁護美國,其實暗中各打各的算盤。美國的單邊主義、唯我獨尊主義不尊重歐洲各國,長期下去,歐洲各國怎麼能和美國為伍呢?


夢想成臻3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得美國利益多的肯定願意與美國為伍,反之肯定不願意。與美國種族相近者也比較願意與美國為伍!


阿湯哥144659582


說實在的,沒有哪一個國家不願意與美國為伍的。

沒人願意跟目前的世界老大過不去。

但是,現實不以意願為轉移,

國與國之間為伍為敵只看利益。


土澳VS大北京


和美國的關係最不好的歐洲國家是俄羅斯。這話沒毛病吧?儘管俄羅斯在國際政治事務中被西方國家排斥,可在地理概念上的確是一個歐洲國家不是嗎?雖然俄羅斯四分之三左右的國土都位於亞洲,可俄羅斯四分之三左右的人口和主要經濟帶位於歐洲,首都莫斯科以及聖彼得堡等主要大城市位於歐洲,況且俄羅斯也屬於廣義上的西方基督教文化圈。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最忌憚的就是自己的霸權受到威脅,而俄羅斯龐大的國家體量以及強大的武裝力量使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忽視俄羅斯在國際上發出的聲音。蘇聯解體以來美國以北約為工具向原東歐陣營國家擴張滲透,不斷擠佔俄羅斯傳統的戰略空間和市場範圍,而俄羅斯同樣是一個有著強烈大國自尊的國家,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美、俄兩國就像是兩頭都想佔據一處山頭的猛虎,儘管在某些具體的國際事務上美俄之間可能存在合作,但兩國的整體外交關係是互相視對方為主要戰略對手的。當然題目中所說的歐洲國家應該是將俄羅斯排除在外的,否則地球人民都知道美俄之間是戰略對手關係,鬧半天我們探討了一個地球人民都知道的事,這不浪費大家流量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除俄羅斯之外的歐洲國家也哪些是不願與美國合作的。

事實上除俄羅斯之外的歐洲國家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美國的盟友:北約目前一共有29個成員國,除美國、加拿大、土耳其之外剩下的26個全是清一色的歐洲國家,即使沒加入北約的國家中也有想向北約靠攏的——烏克蘭就是一個例子。儘管歐洲的北約成員國都是美國的盟友,可這些國家對美國的戰略意義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這些國家在美國外交中的重要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與此同時歐洲各國各自的利益訴求也是不同的,所以歐洲各國與美國的關係其實也不能一概而論。放眼整個歐洲與美國關係最為密切的是英國:英國與美國交好的部分原因是因為兩國同屬英語民族的親密感,不過更為關鍵的還是因為彼此利益的趨同——英國利用和美國的特殊關係可以適度地和歐洲大陸鄰國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以此作為籌碼強化自己在歐洲事務中的存在感,而美國則可以藉助英國這一心態順勢而為將英國打造成為自己安插在歐洲的一枚釘子。至於歐洲大陸各國與美國的關係就要相對複雜得多了,也正因為美國與歐洲大陸諸國關係的複雜性才更加凸顯了英國這枚釘子的戰略意義。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關係的複雜性首先就突出表現在歐洲的存在上:事實上歐洲相當一部分國家除了是北約成員國之外,還有一層身份就是歐盟成員國。那麼歐盟與美國是怎樣一種關係呢?我們不妨先看看歐盟的性質。

歐盟的前身是1967年7月1日又當時的聯邦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六國組成的歐共體;1973年丹麥、英國、愛爾蘭三國加入歐共體;1981年希臘加入歐共體;1985年格陵蘭退出歐共體;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兩國加入歐共體。從1990年6月起歐共體成員國通過簽署《申根公約》消除過境關卡限制,使會員國之間無國界;1995年3月26日《申根協定》正式生效。1991年12月歐共體馬斯特裡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裡赫特條約》正式生效,至此歐共體正式升級為歐洲聯盟(簡稱歐盟)。從2002年1月1日起歐盟絕大多數成員國開始發行共同的歐元貨幣。2004年5月1日馬耳他、塞浦路斯、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10國正式加入歐盟,由此開啟了歐盟東擴的進程。迄今為止歐盟已發展成為擁有27個成員國的國際組織,僅官方語言就有24種之多。歐盟成員國加起來覆蓋面積約為4379963平方公里,涉及人口5.1億,創造經濟總量18.77萬億美元。歐盟成員國絕大多數同時又是北約成員國,在政治立場上多數系親美國家,然而這只是美歐關係的一方面,事實上歐盟的存在對美國而言:無形中也是一種壓力。二戰後形成了美蘇兩極爭霸的世界格局,相比之下西歐各國儘管在科技、經濟等領域依然發達且在政治、軍事上也具備一定實力,然而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比起來這些國家在規模體量上實在太小了,因此始終在戰略縱深、生產資源、國內市場、工業潛力等方面存在著難以克服的先天缺陷。早在二戰剛結束的1945年戴高樂的顧問亞歷山大·科耶夫在其撰寫的《法國國是綱要》中就明確指出:隨著技術環境尤其是經濟規模的變化已使單一民族國家不夠大了,只有那些由若干加盟民族國家構成的“帝國”才有可能在國際上佔據一席之地。歐洲各國要想在美蘇兩極之間維持自身的話語權和存在感就只有選擇聯合這一路徑。歐共體以及後來的歐盟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應運而生,因此歐共體以及後來的歐盟儘管在外交上大體維持親美路線,但與此同時也一直與美國存在強烈的競爭關係。

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看出一個基本事實:歐洲大陸國家實際上同美國是一種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儘管相當一部分歐洲大陸國家本身是美國的盟友,可這些國家也一直與美國存在競爭關係。目前歐盟在經濟總量上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歐洲各國合作的日益加深甚至試圖開始組建自己的歐洲軍。要知道美國正是通過控制歐洲絕大多數國家的防務實現對這一工業化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極高的地區的控制,歐盟成員國中除法國之外幾乎沒任何一個國家的防務不需要依賴於美國,任何一個單獨的歐洲國家是無法與美國抗衡的。歐盟畢竟只是一個經濟組織,說到底它無法替代北約的政治軍事職能,如果歐洲在安全防務體系上形成聯盟無異於架空了北約的政治軍事職能,這將大大動搖美國的霸權地位。這樣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美國為什麼會在英國脫歐一事上發聲了——實際上這就是美國試圖打壓作為競爭對手之一的歐盟的一種手段。美國在英國脫歐一事上的態度再次印證了美國與歐洲大陸國家關係的複雜性以及英國所起到的釘子作用。可以說歐洲大陸諸國儘管是美國的盟友,但其實或多或少對美國多少有些不服。當然歐洲大陸國家林立,那麼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究竟誰才是最不服美國的國家呢?或許我們可以這樣思考:既然歐盟是歐洲國家抱團與美國競爭的工具,那麼在歐盟內部起主導作用的是誰呢?在英國脫歐之前在歐盟內起主導作用的是英、法、德三駕馬車,這其中英國是美國安插在歐洲的釘子且脫歐在即,而被美國視為對自身霸權構成挑戰的就是法、德兩國。那麼如果我們再進一步追問法國和德國究竟哪個對美國更不服呢?答案是法國。法國在全歐洲所有國家中擁有最完整的國防工業研發體系,絕大多數關鍵性武器都實現了自主研發生產,以幻影戰鬥機為代表的法國武器甚至在國際市場上同美、俄兩個軍事大國形成了競爭關係,可以說法國是北約各國中對美國軍事力量依賴度最低且境內不存在美軍基地的國家。法國本身就是歐盟的倡議者,如今又首倡歐洲軍。長期以來法國就有著自己的大國夢——在外交路線方針上法國是歐洲各國中相對比較獨立自主的:不顧美國反對而與新中國建交、在伊拉克戰爭時投反對票等行為都體現了法國外交的這種獨立自主性。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法美關係的另一面:法國儘管保持著相對獨立的外交路線,但法國畢竟是美國的盟友之一。事實上絕大多數歐洲國家都和法國一樣保持著與美國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