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道德經》中:“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話,是否可以應用在生活中?

默然90286172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是《道德經》第五章描述“天地不仁”中的一句話。

原文語譯“天地無所謂仁愛,將萬物當成草狗,聖人無所謂仁愛,將百姓當做草狗。天地之間,不正像一個風箱嗎?雖然虛空但不會窮盡,越抽動它風量越大。話說多了,只會加速失敗,不如守著虛靜”。

認真解讀語譯便知,“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意思是話說多了,就是加速你的失敗不如守著道。“道”不說話,保持虛靜狀態,但是它的作用並沒有減弱,順從事物規律也會有源源不斷的能量發揮出來。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一經典句,完全可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任何單位都有規章制度,家庭也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也是自古以來行成的“道”規,守住“道”規,同樣可以發揮巨大作用。話說多了,只會加速失敗。這裡指的失敗就是說你不會管理,話說多了確實沒有人聽,沒人聽你的話,你就發揮不了作用。反而破壞規章制度。你這個管理者是做不下去的,免了你也是應該的。

對社會中的每個人來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經典句也很受用,少說話,多做事,用實際行動表達個人意願更受人歡迎,並可得到管理者的認可得到重用。有句俗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少說話有能避開是非之事,可以很好地與人和諧相處。

總之,天地宇宙自然是沒有偏見的,對誰都很公平。在現實社會中常說的就是萬事萬物不可能絕對公平,但天地是絕對公平的。“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一經典句,應用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很公平的。千真萬確!


劉夢輝1445414400581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是《老子》當中的一句名言,很多從來沒有接觸過《老子》的朋友,也能夠在需要的時候隨口引用它。

“多聞數窮,不如守中”,要正確老子說這句話的用意,就必須把它與《老子》第48章以及第49章的前半部分聯繫在一起。

1、難以捉摸的暗分子云。

《老子》第48章說,“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淵呵,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也,象帝之先。”

歷代的注家都知道老子這是在談論道,但是,老子究竟談論了有關道的哪些問題卻認識不一。

河上公說,“道衝而用之衝,中也。道匿名藏譽,其用在中。或不盈,或,常也。道常謙虛不盈滿。淵乎似萬物之宗。道淵深不可知,似為萬物知宗祖。挫其銳,銳,進也。人慾銳精進取功名,當挫止之,法道不自見也。解其紛,紛,結恨也。當念道無為以解釋。和其光,言雖有獨見之明,當知闇昧,不當以擢亂人也。同其塵。當與眾庶同垢塵,不當自別殊。湛兮似若存。言當湛然安靜,故能長存不亡。吾不知誰之子,老子言:我不知,道所從生。象帝之先。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之生也。至今在者,以能安靜湛然,不勞煩欲使人修身法道。”

王弼說,“夫執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執一國之量者,不能成國;窮力舉重,不能為用。故人雖知萬物治也,治而不以二儀之道,則不能贍也。地雖形魄,不法於天則不能全其寧。天雖精象,不法於道則不能保其精。衝而用之,用乃不能窮。滿以造實,實來則溢。故衝而用之,又復不盈,其為無窮亦已極矣。形雖大,不能累其體,事雖殷,不能充其量。萬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淵兮似萬物之宗乎?銳挫而無損,紛解而不勞,和光而不汙其體,同塵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過其載;天慊其象,德不能過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

現在,我們知道,老子所說的道,就是星雲。這些星雲並不是我們現在已經觀測到的、並且有恆星在其中正在形成的中晚期星雲,而是還沒有凝聚任何可見物的早期暗分子云。這種暗分子云主要以原子、分子和塵埃的形態而存在,其物質密度甚至比真空還要低,根本不向外發射任何可見光。

“道,盅,用之而弗盈”,談論的是星雲的形狀。星雲有自己穩定的形狀,用《老子》第69章的話說,“獨立而不改”。如果有一個足夠大的杯子可以把道給裝進去,那麼像喝水那樣傾斜杯子,道並不會像水那樣流出杯子。

“淵呵,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談論的是星雲與萬物之間的關係。萬物所依附行星,以及行星所依附的恆星,都有毀滅的那一天,也就是超新星爆發。超新星爆發的時候,整個星系的物質還原到原子、分子、塵埃的狀態,被強勁的恆星風吹向遙遠的星際空間,成為暗分子云形成的材料。

“湛呵,似或存”,說的是暗分子云的物質密度非常小,基本不能阻擋光線的穿越,好像透明的。

“吾不知其誰之子也,象帝之先”,談論的是道的形成的複雜性,以及道在歷史上的悠久性。在數千萬年甚至上億的時間裡,來自於數千光年範圍內超新星爆發的物質逐漸聚積成的暗分子云,誰也無法把它的物質來源說得清楚。所有的星球都是從星雲當中形成的,而且,越是早期的星球越大,壽命越短。現代天文學認為,宇宙中的第一代恆星都是由輕元素構成的巨型恆星,第二代及之後恆星才會含有重元素,體積也會更小,壽命也會更長。

2、在虛空中運動的地球

“多聞數窮,不如守中”這句話,出自《老子》第49章前半部分說,“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從河上公開始,歷來的注家在理解這段文字的時候,都只把關注的重心放在一個“虛”字之上,從“虛”字出發來解釋整段話的含義。

河上公說,“天地之間,天地之間空虛,和氣流行,故萬物自生。人能除情慾,卻滋味,清五臟,則神明居。

其猶橐籥乎。橐鑰中空虛,人能有聲氣。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言空虛無有屈竭時,動搖之,益出聲氣也。”

天地之間空洞虛無,有中和之氣流行,所以萬物才能夠自然生成。如果人也能夠除掉七情六慾的牽纏,退卻美味的誘惑,使五臟保持清虛,神明自然會存留其中。這就如同風箱中空虛,所以才能有聲氣的存在。風箱因其空洞虛無,所以發出的聲氣是沒有窮竭的時候,只要搖動它,聲氣就能從中溢出。

橐和籥確實是中空的,但這中空是看不到的,只是感覺到的。橐和籥能夠看得到的形狀和大小,幾乎所有人都自動地無視了。夫何故也?“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為了讓自己顯得高大上,哪怕是錯了也再所不惜。

橐和籥都是在冶煉工坊中使用的一種非常古老的工具,其作用為冶煉爐灶提供更多的空氣以提升爐膛的溫度。橐是牛皮製成的橢圓形皮囊,籥則是連接橐和冶煉爐灶的圓形管道,橐大而籥小。被橐壓縮之後的空氣,通過籥輸送到冶煉爐灶裡。

老子以橐喻天,以籥喻地,不僅有形狀,還有大小。橐大,在外為天;籥小,在裡為地。

以今天的我們所擁有的知識來理解,老子以橐籥來比喻天地,正是一個完整的地球的形狀。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地球在上下左右的任何一個方向都沒有支撐,懸浮在虛空之中卻不會掉下去。不僅如此,地球在圍繞自己的軸心自轉的同時,還在圍繞太陽公轉。

3、認識星雲和地球是認識地球形成過程的前提。

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的哲學家們就開始探討地球的形成問題。但是,直到現代天文學建立,都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

1543年,出版了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哥白尼在這部偉大的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說,認識到太陽才是整個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在處置的同時圍繞太陽公轉。日心說的提出,標誌著現代天文學的建立。在這個時候,我們才有能力真正理解“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1758年,法國天文愛好者梅西耶進行巡天觀察的時候,發現了一種雲霧狀的天體,似彗星卻又靜止不動。經英國天文學家米歇爾反覆觀測驗證,這種雲霧狀天體被命名為星雲。

1796年,法國天文學家拉普拉斯的《宇宙體系論》,根據米歇爾對昴星雲的觀測結果,提出了太陽星雲假說。他假設太陽系形成於一個假想的太陽星雲。太陽星雲是由極其彌散的星雲氣組成的。愈早期,星雲氣越彌散。

對星雲的認識歷程,跟《老子》對道的認識歷程極為相似。《老子》第59章說,“致虛極也,守靜篤也。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也。夫物云云,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是謂覆命。覆命,常也。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

4、聞道之後的首要工作是為道,而不是知道。

《老子》第3章說,“上士聞道,堇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好的聞道者,讀了《老子》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堅持不懈地為道;普通的聞道者,讀了《老子》之後也知道為道卻缺乏恆心和毅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差的聞道者,讀了《老子》之後哈哈大笑一陣就完了,在他們看來聞道就是為道,《老子》讀了也就讀了。

老子為什麼希望大家讀了《老子》之後就去為道,而不是把《老子》所涉及的內容都搞明白了之後再去為道呢?

道,具有微、希、夷這三大特徵。這三大特徵當中的任何一個,都超越了人的認知能力。如果不借助非常先進的儀器,或者大幅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根本沒有辦法認識道,只會把道當作什麼都沒有的“無”來對待。《老子》第58章說,“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也,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恍。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

如果我們把識道作為聞道之後的第一項工作,那就等到兩千多年之後的十八世紀吧。誰又能夠等待這麼長的時間呢?

與其坐在那裡等死,不如先為道,等到條件具備之後再去認識道。

5、集中時間和精力處理核心問題,不要為細枝末節分心。

“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知識非常多,多到數字都用盡了,也無法把全部知識標註出來。面對如此眾多的知識,誰也不想企圖去全部掌握。莊子有句話說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在這個時候,就不要像個好奇寶寶似的,什麼事情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去做自己已經決定要做的事情。就聞道者而言,就是為道。就生活中的其他事情而言,決定了就義無反顧,不要希望在實施之前能夠把所有的疑問都消除,也不可能在實施之前把所有預案都準備好。


Pai老子行動


理解《道德經》中的某一句話,不能割裂地看,否則極容易斷章取義。

所以,如果要解釋“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八個字,需要做三方面瞭解:

  • 這八個字出自《道德經》中那一章,前後文都講了什麼事兒。


  • 這八個字在文中的語境,以及在《道德經》裡還有沒有類似的表達。

  • 道家治國理政的思想到底該如何理解。

第一、八字出處及釋義

這八個字出自《道德經》第五章,也是書裡直接討論治國方法的一章。

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龠(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
多言數窮,不若守中。

這一章老子用三段論的方式來講述了一個道理:該如何治理國家、社會。

首句直接提到了“聖人”,要區別於儒家所認為的聖人,這裡是指上古時期治理國家的天下共主,比如堯、舜等人。道家把聖人和天地視為同等地位,這種觀念叫做:

聖人與天地合其德。

在道家的觀念裡,天地這種崇高的事物是絕對公正的,比如羊是吃草的,天地不會因為羊要吃草就創造草這種生物,同樣也不會因為草會被羊吃掉就改變羊的習性。萬物自有其規律變化,天地絕不干涉。

聖人秉天地之德而生,看破了這個道理,所以聖人治理國家,完全是依靠萬物的習性而引導,並不會設置規則來約束。

這就是“聖人不仁”,是說聖人治下,就像天地一樣公正,決不會偏袒任何一方。

次句用了一個比喻來加以說明,聖人為什麼會以此觀念來治理國家?

老子把聖人的方法比作“橐龠”,“橐”是“囊橐”,也就是柔軟的口袋,用以包容萬物;而“龠”就是“管籥”,是像笛子一樣中空的樂器。這兩種事物分別對應“虛而不屈”與“動而俞出”。

用這兩種事物做比喻,是因為他們都是中空的,這代表著無為。如果內裡有阻礙,就是有為,結果就是“橐”不能容物,“龠”不可發聲,失去了本來的功用。

在最後一句,老子擺出了自己的觀點: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這裡有一個問題要注意,多言數窮里的“數”,要讀作“sù”,和“速”是同一含義。前半句是假設,“多言”就是過多地干預事物的發展,結果就是迅速失敗,而不如守中的含義是呼應上文“橐龠中空”的說法,即按照規律來引導事物的發展。

第二、《道德經》裡不止一次表達過類似的含義。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就是在講不能過多幹預事物的發展,只需要順其自然加以引導即可。這種思維是與儒家相對立的。

儒家講求設立規則,用創造出來的規矩來治理社會,而道家恰恰相反,它認為儒家的做法最終會導致混亂,這就是“有為”與“無為”的分歧。

道家認為,如果在事物發展過程中施以幫助,那麼會使得事物失去自我的本真,一旦外力失去,必然會導致失敗。這就是為什麼道家反對儒家的“仁”,而認為天地、聖人是“不仁”的:

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為。……若惠由己樹,未足任也。

溫室裡的花朵是經不得風雨的摧殘的,只能在某一段時間好看,但沒有實用性。

所以《道德經》中經常會出現反對儒家提倡道德的行為。

比如第二章就說明了: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

就是說如果訂立了一個標準,那面必然會讓事物的發展受到影響,有了一個比較,一個標杆。有美就必然有惡,有善就必然有不善。

所以在《道德經》第十八章就提出來:

六親不合有慈孝,國家混亂有忠臣。

慈孝的產生必然是因為有不慈不孝的出現,忠臣的稱呼必然是因為有非忠臣的出現,要想樹立標準,就必須先將整個社會攪亂。就是人為地給事物發展設立標杆所產生的後果。

第三,道家的“無為”治國可以和現實生活產生聯繫

道家的“無為”是“不妄為”,而不是什麼都不做。畢竟在這一章中,“守中”本身也是一種行為。

但在事物發展的時候,道家認為該如何做呢?其實用八個字可以表示:

卡住關鍵,順勢而動。

即在事物發展的時候,根據其所需要而加以引導,而不是強行地去約束。因為如果人為過多地干預,很可能會引起“蝴蝶”效應,這就像如果一個害蟲被人類所滅絕了,那麼可能會導致以這種害蟲為食物的其他物種相繼滅絕。

所以,學習道家“無為”的思想,最主要的是如何判斷形勢的發展,判斷出這一發展過程裡所必須經歷的節點,以此來展開合乎規律的引導。

比如田忌賽馬的故事,孫臏並沒有改變三匹馬本身,而是利用取得勝利的條件,對賽馬的過程加以引導,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勝利的規則就是整個事件最為關鍵的節點。

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不論是道家還是儒家等等學派,其與現實的聯繫都是極為緊密的,幾乎沒有空談理論的學說。

所以,學習《道德經》的實踐意義,其實就是在總結事物發展的過程,找到可以為自己所利用的節點。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待曉兒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本是出自《道德經》第五章,但現在已經發展成漢語詞彙,意思是人說的話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沉默,把話留在心裡。

理解“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話,可以從其在《道德經》原文中的意思、老子想表達的思想以及在如今社會生活中的運用等幾個方面來看。

一、《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註釋:

芻(chǔ)狗: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

橐(tuó)龠(yuè):古代鼓風吹火的器具。

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芻狗,即束草為狗,為巫祝祭祀用的東西,用物即棄,並不愛惜。天地養育萬物,聖人治理百姓,亦是如此,“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並不愛惜。老子所謂的“不仁”,是任其自然,沒有貶義。

橐龠,像後世用的風箱一樣。橐是箱的外殼,龠是裡面送風的管子。虛,空。屈,竭。天地如大風箱,裡面是空的,但空氣無窮無盡,不斷運動,即比喻虛無以生萬物,運行無所底止。

數,謀略。窮,盡。說的越多,越是陷入困境,不如守持正中。即,越說越說不清。正如風箱一樣,越鼓動風也就越多,越多就越雜,越雜就越亂。這就證明“無言”的好處,但是,不說話也不能傳道,只好取個守中的辦法。既要說明,又不多說,這就是“不如守中”。

老子其實在告誡統治者,不要頒佈太多政令,政令太多,會加速國家的滅亡,不如持守虛靜。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與《道德經》的整個系統是相輔相成的。《道德經》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告訴人們,世界是客觀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解釋這個世界,人對世界的認識永遠不能等同於客觀世界。世界是道,是客觀真理,人的認識是可道,是主觀真理。

知之後是行,既然人類對這個世界有錯誤的認識,一旦造成後果,是不可逆轉的,不可修復的,所以,不如不為。不言,不爭,不敢為天下先,以及“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等都是無為的一個具體運用。

二、“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這句話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對於國家,當然可以應用在生活中。

1.從國家角度來看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體現出來的治國思想就是政令不在多,更不在繁,而是需要保持穩定,保持定力,才能夠做到“蹄疾而步穩”。

政令過於繁瑣、具體,就可能會陷入窮於應付千變萬化實際情況的局面。應對的方式應該是“守中”,守住底線,守住原則,守住根本,萬變不離其宗,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2.從個人角度來說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慢慢地發展成漢語詞彙,可以給人以啟迪,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這個分寸的把握就要憑藉智慧了。

“多言”並非指“話多”,而是不要隨便表達自己的灌多,“言多”可以,但須“不失”。

所以,我們可以明白,講話,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尤其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沒有經過再三思考就說話,那後果是很可怕的。


不定時讀書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出自於《道德經》通行本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而在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甲乙本中記錄的是“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在這個世界到處探求、追隨萬物是沒有盡頭的,我們應該找到問題的中心,向“道”靠近,找到問題的根本,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那麼,在生活中是否可以運用呢?當時是可以的。

比如,在職場中的各位領導者,如果能放下自己的慾望,不為自己的名利地位去撈取,而是更多的考慮幫助你的下屬,關愛他們,你的員工越有他們就會越追隨你。

反觀我們的職場上,尤其是一些成立不久的小公司,老闆們在做的是什麼?①給員工畫大餅,許給你高工資,許給你光明的發展前景,但是不跟你談錢,一到真金白銀就打哈哈,恨不得這兒扣你點,那兒扣你點;②給員工打雞血,每天早上開晨會,唱歌、跳舞,鼓舞士氣,培養員工的狼性思維,使勁往前衝。

你可以觀察一下,你身邊的此類公司都怎麼樣了,要不就是要死不活地繼續運行,要不就是公司倒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作為一個領導者,你沒從根源上找到問題。一個員工之所以追隨你,為公司賺取利益,首先他自己得先得到點什麼,不是空的大餅,也不是公司未來美好的前景。而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是員工自己能力的提高。

所以,領導者,先放下自己名利上的追逐,你往外散財,員工得到起碼的利益,他們就會追隨你。時間久了,你看淡的那些名利也自然而然就到來了。


淺曉微微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是道德經第五章中的話。按我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多說話是沒有好處的,(遇到事情,與己無關時,不要多評論,與己有關時,不用多辯解,該承擔的承擔就行了。)不如清靜無為的順其自然。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沉默是金”。這句話難以理解,就在於“數”與“中”兩個字上。在中國文化中,“數”大約與命運相關,而“是”就是“中庸之道”。這樣,“多言數窮”的意思雙可以解釋成,喜歡多話的人大多命運不會很好,比如三國時期的楊修,你自己猜出了領導有退兵的打算了,自己偷偷做好準備就行了,或者不用表現出來,等命令下了,與別人同時準備也不遲。但他便便抑制不住賣弄小聰明的慾望,終於送了自己的命。這就是“多言數窮。”命運之路中斷了。“不如守中”,《中庸》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守中,就是不做任何形式上的反應,順其自然。

以上大約把“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解釋清楚了。下面,和有興趣的網友一起學習一下《道德經》第五章。我個人沒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只想把晉朝王弼對這一章的解釋和大家分享一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王注: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為。造立施化,則物失其真;有恩有為,則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載矣。地不為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無為於萬物,而萬物各適其所用。則莫不瞻矣。若慧由己樹,未足任也。

天地不仁,是道家與儒家的根本不同。儒家認為天地是有情的,在董仲舒的時候,形成了天人感應的思想。道家認為,天是無情不仁的。天生萬物,不是為了給某一生靈提供好處。而萬物就擺在那裡,生靈各取所需。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王注:聖人與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芻狗也。

因為天地是無情不仁的,聖人治天下要與天地合其德,故聖人也要順其自然。以百姓為芻狗。王弼的解釋,與現在許多專家們的解釋略有不同。現在大都把“芻狗”解釋為祭祀用的草狗。王弼解為,獸吃芻,人吃狗,是自然現象,與今天所說的,牛吃稻草鴨吃谷,各有各的福相似。背後的意思是一樣的,就是“聖人治天下要無為而治,順其自然。”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王注:橐,排橐也。龠,樂龠也。橐龠之中,空洞無情無為。故虛而不得窮屈,動而不可竭盡也。天地這中,蕩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窮。猶若橐龠也。

現在的解釋把橐和龠(上有草頭)合在一起解為風箱。大約不錯,但橐和龠以前是兩個東西,橐是風鼓子。

龠是樂器,可以吹出樂聲。老子拿這兩件東西打比方,是因為這兩樣東西中間都是空虛的。因為中間是空的,才能鼓出風,吹出聲來。表達的意思與十一章的“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是一致的。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王弼注:愈為之,則愈失之矣。物樹其惡,事錯其言。不濟不言不理必窮之數也。橐龠而守數中,則無窮盡矣。棄己任物,則莫不理若橐龠有意於為聲也。則不足以其吹者之求也。

愈為之,則愈失之是物極必反,反者道之動。現實中的例子很多,比如越想努力幹好某件事,越幹不好。物樹其惡,是說事物越是要表現給別人看,越顯示出惡來,做事情也往往因言語上出錯。橐龠的例子,其邏輯不太好理解。守數中,今天可以理解為按正確的方法使用,就會不斷有風吹來,有聲發出。但王弼之意,還是在於清虛自守之上。因此,多言恐怕還有誇耀之意。



七月流火140400643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出自老子所著《道德經》,表面意思是:有些人話多,常讓自己走到窮途末路。與其這樣還不如保持安靜。

此說法很多人非常認可,覺得生活中要堅持“沉默似金”準則。也有人不認可,覺得老沉默這樣太悶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這樣似乎更好。於是正反兩方意見產生。

諸般皆下品,唯有得道高。老子唯一相信的是道,在他看來道高於一切。這就像現代許多人相信錢一樣,拼命去追求它。而老子在沉默中,高於一切物質等級……,正所謂“三個不開口,神仙識不透”。

當大道廢棄後,老子認為才會有仁義這種說法;當人過分講究聰明智慧時,老子認為虛偽就會因此發生。 

對於善良這種美德,老子抱著衡量態度,他從說話質量上有不俗的判斷,他認為”善者不辯,辯者不善。”那些善良的人不會於精於說三道四的,而花言巧語的人根本談不上善良。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是老子的道。

看看周圍現實世界,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大豐富情況,人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會持續增多,燈紅酒綠,正負能量都在拼,人們常會在不知不覺中吸收了很多沒用的知識。單純追求金錢常會讓人的身心疲憊,情慾也變得繁雜無比;而追尋大道的人,虛假矯情會一天天減少。

但這個時代,你想沉默就能永不說話嗎?不能!魯迅先生就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什麼時候說話,什麼事上說話,什麼是該說的,什麼是不該說的變得非常重要。為國家安危、民族存亡、百姓生死要敢於仗義執言,要勇於吶喊喚醒,尋常交往中,尊重他人就做一個善於聆聽的人更讓人放心,善於做事就要知分寸,不亂嚼舌頭。

這不,幾千年後的今天,老外終於也總結了一句:我們花了一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大半輩子來學會閉嘴。

現代人,也並非要一味沉默,新的時代更需要“不飛則已 一飛沖天,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的奇才出現。




吉誠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因此,“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句是教誨我們,從心上來講,要修養誠敬謙和的仁德。誠是真誠,敬是恭敬。內心有真誠,外面言行都表現得恭敬,敬人、敬事、敬物。自己能夠謙卑,必定能夠跟人和諧相處,這是仁德。有這種誠敬謙和的仁德,自然他就能夠敏於事而慎於言。不用人教,不用刻意,他言語自然就會謹慎。所以這句話實際上是從事上來教我們存養仁心。

《論語》裡有一段是“司馬牛問仁”.司馬牛是宋國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兄長叫司馬桓,這個人不仁。為什麼?他想謀反,想把國君(當時是宋景公)謀害了,自己可以當王。司馬牛他跟他的哥哥相反,他是一個很有仁德的人,他不願意參與到他哥哥謀反的計劃當中。因為弒君篡位這是天下人皆得以誅之,會招來滅族之禍的。所以當時司馬牛也非常地憂慮,憂國憂兄,他是進退兩難。這個時候更需要慎言,說話稍不謹慎,可能會有難以挽回的過失。

說到底,還是一個智慧的問題,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這個分寸的把握也要憑智慧。智慧從哪來?心地清淨就有智慧了。人為什麼沒有智慧?多半因為有私情。私是自私自利,情就是感情用事。《大學》裡面講的,“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就是讓我們心正,要放下私情。

所以《道德經》上講:“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講話,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尤其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沒有經過再三的思考就說話,那這後果可能是很可怕的.




搞笑雲世界


1.這是老子《道德經》天地不仁一篇,提到天地、萬物、聖人、百姓、仁等詞語。整個片段顯然有所特指。

2.多言,確切講,不是少說話的意思。放在這大的詞語構成的語境中,指的是政令繁苛。數,通“速”,加速的意思。多言數窮,意思是政令繁苛導致快速敗亡。

3.不如守中。意思是不如持守無為中空清靜的狀態。

4.為什麼將“中”解釋為無為清淨中空的狀態呢?是因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前面還有一句話,“天地之間,其猶橐龠(古代風箱,中間中空)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就是說,這風箱,中間空虛的部分不會竭盡,鼓動起來風吹不息。

5.個人認為,張默生對於”不如守中“”中“的解釋比較確切。他說,儒家的”中“,強調不走極端,合乎中庸。老子這的”中“是中空的意思。

6.這句話應用在生活中,可以用引申意,引申為少說話,去除很多主觀偏見和貪念(因為片段中提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是,天地無所偏愛,自然存在,並不具有人的感情傾向。祭祀用的芻狗,祭祀挖了燒掉,僅僅是一種客觀作用的發揮,與仁慈不仁慈沒有關係),這樣,就可以像天地一樣長久,和聖人一樣效法天地,順其自然。老子講的其實是一種無為自然的人生態度,非常適合養生養心。


有貓有料


        這句話是老子的《道德經》的一句話,因為他寫的話不僅富有哲理,而且每次回味起來都有不同的感觸與收穫。

       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句話簡單翻譯過來所說的無非就是與其說那麼多話,不如少說話多做事。從現實生活活當中,如光說不練那和過去街頭打把勢賣藝的有什麼區別。

       在工作當中,光說不幹,也會慢慢失去領導的信任。在交友方面,光憑一副嘴皮子,朋友也會離得越來越遠。經商方面,貨賣一張皮,廣憑一張嘴,沒有乾貨,只會耍嘴皮子,久而久之,也就會慢慢失去了誠信。

       高調做人,低調做事。只會喋喋不休的說一堆空話,不如塌下心來做事。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也是這個道理。什麼時候說話,什麼事上說話,什麼是該說的,什麼是不該說的變得非常重要。尋常交往中,尊重他人就做一個善於聆聽的人更讓人放心,善於做事就要知分寸。

       看看周圍世界,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大豐富情況,唯有多學多做事,豐富知識,強大自己才是硬道理。諸上所述,這句話和我們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以上個人觀點,有不妥之處,望高人指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