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歷史!美股月內4次熔斷,要不要抄底?

“新冠”疫情自國內爆發以來,目前向全球快速蔓延,同時主要產油國未達成減產協議,原油價格大幅波動。在一系列衝擊事件影響下,全球股、債、黃金、原油等大類資產大幅波動,3月18日歐美股市再度暴跌,美股3月以來第四次觸及熔斷,也是歷史上的第五次。道瓊斯指數較2月高點已跌近一萬點,失守2萬點關口,近一個月跌幅達到32%,標普500指數的跌幅也達到29%。


2008年的次貸危機的時候,標普500指數在一年多的時間裡,自高點的最大回撤為57%,所以面對這次暴跌,很多基民想抄底美股,那麼通過哪些基金可以參與美股?在當前情況下又該如何參與呢?


一、美股QDII基金


投資美股的QDII基金包括指數型的和主動管理型的,主動管理型的基金經理會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基金的持倉,這裡我們主要講寬基指數型。寬基指數基金中,主要是跟蹤納斯達克100指數和標普500指數。


見證歷史!美股月內4次熔斷,要不要抄底?


納斯達克100與標普500的區別:


納斯達克 100 指數是從納斯達克市場中,選擇市值排名前 100 名的股票,標普500指數是由美國經濟中主要行業的500家代表性上市公司組成,總市值佔比達到美國股市80%,是美國大盤股的代表。


1、行業分佈及重倉股


從行業分佈上看,納斯達克100中,信息技術的佔比達到66.3%,其次是可選消費,佔比達到19.4%,醫療保健和日常消費佔比在5%左右。而從重倉股也可以發現,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前十大重倉股包括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英特爾等我們熟悉的高科技公司,前十大重倉佔比近 50%,集中度較高。


而標普500中,信息技術的佔比為33%,可選消費、醫療保健、日常消費、金融的佔比相差不大,近10%。前十大重倉佔比近 20%,持倉較為分散,更側重選擇各行業的龍頭股票。


見證歷史!美股月內4次熔斷,要不要抄底?

數據來源:Wind 截止日期:2020.03.18


所以,標普500指數是美國大盤股的代表,行業分佈更加分散,納斯達克100指數持倉更加集中,信息科技行業佔比較大。


2、風險收益


自指數發佈以來,納斯達克100與標普500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12.51%和7.83%,年化波動率分別為23.68%和16.25%。所以納斯達克100的歷史波動更大,收益率更高。


見證歷史!美股月內4次熔斷,要不要抄底?

數據來源:Wind 截止日期:2020.03.18


3、估值


經歷了一波下跌之後,截止3月18日,標普500上市以來的估值百分位降至28.11%,納斯達克100的估值百分位降至32.62%,處於合理估值區間。


二、基金要不要買?


面對疫情這隻“黑天鵝”,基金投資者不必過於恐慌,反而應該樂觀一些,因為下跌意味者籌碼會更加便宜了,一些一直想入手卻沒有入手的品種,跌下去之後價格會有更有吸引力。波動有時候也是我們獲取收益必須要承受的一種代價,而收益往往會在波動中產生,這就是為什麼長期來看,偏股型基金的收益率會高於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


這個時候要不要買入可以先問自己,未來如果繼續下跌30%甚至50%,能不能接受,會不會割肉離場?如果答案是不會,那就可以適當參與。有時候虧損並不是因為市場,而是自己的心理。比如在2018年市場單邊下跌的情況下,由於無法忍受賬戶的大幅縮水,在四季度選擇清倉,錯過了2019年一季度的上漲行情。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儘量用閒錢去投資。如果當前投資的錢對生活影響較大,就會更加在意短期資產的漲跌,可能無法承受較大的波動。


在國外疫情拐點尚未出現的情況下,美股仍然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這個時候需要適當控制倉位,如果未來市場進一步下跌的話,操作上不會很被動。

免責條款:本文內容為基於公開資料研究完成,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

欲知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關注好買商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