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視劇女王之周遊篇


臺灣電視劇女王之周遊篇

老年周遊和李朝永

臺灣電視劇女王之周遊篇

周遊(左)與白蘭


最近,臺灣電視劇《想見你》口碑熱度雙豐收,豆瓣評分一直穩定在9分以上。雖然在評分方面還沒有超過之前的現象級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但這部電視劇有著更深遠的意義。這不僅僅因為它的受眾更廣,觀劇人數是前者的二倍,並且它好像在釋放一個訊號——曾經輝煌了數十年的臺灣偶像劇製作,似乎又回來了。

《想見你》的製作人叫麻怡婷,因為這部劇,她的名字也逐漸被更多的人認知,每次宣傳活動,她都像大家長一樣要總結髮言,享受著眾星捧月的待遇。麻怡婷或許會成為下一個王牌製作人。正像她之前那些前輩一樣,因為一部劇名聲大噪,然後繼續製作更多更好的劇,成就自己的事業輝煌。

在臺灣電視劇輝煌發展的幾十年裡,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大部分打出名堂的製作人,竟然都是女性。是的,這說不清是巧合還是註定,抑或是女性在製作電視劇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她們似乎更瞭解觀眾的喜好,也似乎更有直覺,能甄別出到底誰能成為一代巨星,正像柴智屏之於F4,麻怡婷之於許光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臺灣電視劇界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大姐大們,她們是麻怡婷的前輩,也是偶像。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女製作人總是一道壯麗的風景線,不管是風頭浪尖,還是悄然退隱,她們存在的本身就像是一部大戲。

“女製作人”這個名號聽起來就很威風,但要在臺灣女製作人裡再選一個大姐頭,那一定是有著“臺灣阿姑”稱號的周遊。為什麼說她是大姐頭裡的大姐頭?因為她實在是走出了一條旁人無法複製的人生路。

1937年生人,六十年代開啟事業,一路不退場,有著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職業生涯,直到2015年得到了金鐘獎“特別貢獻獎”,才算是正式宣佈退休。而且,她所處的這半個多世紀,男女之間尚且談不上平等,更不要提在事業上平起平坐。可週遊就憑著“大殺四方”的本事,當上了臺灣影劇圈裡人人“跪拜”的女王。

周遊出生於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家裡十口人擠在一個小房間,她長得也不漂亮,不受父母待見,出生那一年爸爸受了處分,甚至把她當成掃把星。長大了就自力更生,自己出去找工作,醬油廠也做過,百貨公司也做過,工作一個接一個地換,後來因為喜歡錶演,考進了“文化工作隊”。在文化工作隊,周遊除了各地跑演出,還幹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與鼓手陳建良未婚先孕,生下了兒子馮凱(為什麼姓馮,後面馬上有解釋)。

臺灣電視劇女王之周遊篇

周遊未婚先孕,生下了兒子馮凱

臺灣電視劇女王之周遊篇

周遊和李朝永

在那個年代,女性普遍保守,“未婚先孕”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甚至可能成為一個女人一輩子的汙點。可週遊不僅這麼做了,還堅定地把孩子生了下來。這還沒完,帶著兒子的周遊很快又移情別戀,愛上了軍官馮元達,與其結婚,並聲稱馮元達對兒子“視如己出”,是“這輩子最愛我的人”。

周遊敢想敢做、敢愛敢恨,毫不在乎周圍人的眼光,硬是把自己變成了世俗評價體系之外的女人,指指點點這種事情她已經從來不在乎,在某種程度上說,她是“領先於時代”的女人。

仍記得周遊七十多歲穿著露背裝上《康熙來了》,不等小S說話,就自己走起了風騷臺步,還大方地說自己“該大的地方大,該小的地方小”,以及“希望追我的人多多益善”。

1962年,臺灣第一家電視臺“臺視”開臺,周遊考入,同年拍了第一部臺語片《相欠債》。

此後多年,周遊在臺視一直都是拼命三娘,精力大到嚇人。她每天要“尬”兩三部戲,甚至有導演在劇組掛出了“歡迎美國水蛙駕到”的橫幅,諷刺她“划水”(朝三暮四)。別人不演的、看不上的角色,她統統笑納。演潑婦,演三八,演鬥雞眼,完全不顧形象,甚至還演過“車震”這樣大膽的橋段。要知道,那可是半個多世紀前呀!

當年的同事聊起她,都有一個印象——“她很想紅”。而周遊說起往事,則只說是要給兒子賺奶粉錢。一直演甘草角色的周遊,在演員這條路上得到的最高成就是獲得“金鼎獎”最佳女配角,和她站在一起領獎的是漂漂亮亮的女主角白蘭。

也許這個獎盃令她看透了許多,在這之後,周遊就考慮轉型,一直爭強好勝的她不甘於做其他人的配角,很快轉戰幕後,當起了製片人。

周遊製作的第一部電視劇是中視的《梨花淚》,收視大熱。很多人都說周遊太適合做幕後了,可謂是如魚得水,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性格特點。她無比強勢,什麼問題都能解決,大到搞定老闆和演員,小到餐盒便當吃什麼,她都要自己做主;她同時又八面玲瓏,人脈深廣,和臺灣政商兩界都有深入交往,後來出書的時候,光是推薦人就密密麻麻一百多位,全都是名流鉅子。

演員們懼怕她,誰都捱過阿姑的罵;背地裡又對她品頭論足,孟飛曾經戲謔地談起過阿姑搞定各色人物的方法: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嘛。但同時,大家又服氣阿姑的眼光,她拍的電視劇的確老少咸宜,號稱從4歲到94歲的觀眾都愛看。周遊的家訓是“笑笑的哭,哭哭的笑”,也即是,做戲要做到讓觀眾又哭又笑。

大家總結“周式戲劇”的法寶有三:威亞、乾冰和飄逸的戲服。她一定選一個最美的女主角,出場就要美得窒息那種。各種動作也要美,周遊自己不會打戲,可卻很懂得擺pose。潘迎紫的古裝扮相就成為了當時所有臺灣少女心中的仙女。

1984年的《神鵰俠侶》是周遊第一個巔峰,主題曲《躍馬江湖道》,小S不知道在《康熙來了》裡唱過多少遍。那時候周遊就懂得在劇情里加入“石頭人”“靈芝人”等玄幻元素,做戲的直覺領先同時代一大截。2000年的《飛龍在天》是周遊的第二個巔峰,這部電視劇的導演是她兒子馮凱,周遊也親手捧紅了新一代女神賈靜雯。這部劇可以說已經有了偶像劇的影子,同時又兼顧灑狗血的劇情:富家小姐愛上了底層窮小子,再加上兄弟情義、時局變化的跌宕起伏,讓臺灣觀眾看得欲罷不能。

《飛龍在天》一拍再拍,拍到賈靜雯都要累吐血,哭著央求周遊“把玉紅寫死吧,別讓她復活了”,最終定格在248集,創造了臺灣電視劇的最長壽紀錄。這麼多年,賈靜雯除了婚姻問題的拖累,在戲路上也一直沒有突破這部鼎盛之作,她曾經抱怨觀眾對她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飛龍在天》。兜兜轉轉,一直等到2019年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女神才終於迎來了第二春。

臺灣電視劇女王之周遊篇

臺灣電視劇女王之周遊篇

事業上風風火火,大殺四方,生活中的周遊也一直沒閒著。之前提到她嫁給了軍官馮元達,可沒過多久,周遊就發生了第三次“情變”,愛上了小她6歲的中視演員張育安。彼時,周遊和張育安都各自有家庭,雙雙出軌然後結婚,還生下了小兒子,堪稱奇景……和張育安的婚姻期間,周遊已經做上了製片人,因為張育安長得瀟灑俊朗,周遊沒有安全感,還曾為他整容,經常打羊胎素,打得太多後來還得了四肢腫大的病。

和張育安的婚姻沒有維持幾年,周遊又再次愛上了小鮮肉李朝永。她對李朝永百般照顧,扶持他做導演。當時公司風言風語,鐵腕的周遊不為所動,甚至說:公司裡不方便談劇本,那我們倆就只好去咖啡廳裡談咯!李朝永多年來為周遊鞍前馬後,周遊身體出狀況癱瘓在床好幾年,全是李朝永床前床後地伺候,周遊八十多歲接受採訪時還淚水漣漣地說“李朝永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的人”……

當然這段感情也並非完美無瑕,坊間對周遊這段姐弟戀一直有戲謔嘲諷,甚至是看笑話的態度,畢竟周遊億萬身家,就算是為老闆打工,也要打到底啊。這麼想並非空穴來風,李朝永曾經出軌周遊的好閨蜜,被媒體抓了個正著,周遊選擇大度原諒,並且風風光光地補辦了一場婚禮宣誓主權。李朝永痛改前非,單膝跪地之後,又給周遊來了個公主抱。

當然,李朝永和周遊這一對,在略顯奇葩和荒唐的表象下,到底怎麼樣,別人再怎麼演繹和推想,也不如他們自己心裡最清楚。如果說李朝永是為了錢,那麼在人精裡打滾了半輩子的周遊又何嘗看不透這一切?只能說,當人擁有了巨大財富之後,在某種程度上就可以脫離世俗的眼光和評判,也不再受累於用“道德”和“倫常”去束縛自己,反正追求自己想要的,然後得到它,就足夠了。既然周遊需要別人表達愛意,並且是狂熱的表達,那自然就有人願意提供這些,而這背後的實質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關係呢?

周遊或許是真正為戲劇而生的女人,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出十足的狗血劇,她將自己的一生活成了有激情有狗血有恩怨有情仇的長篇電視連續劇,真可謂不折騰不成活。但拋去這些狗血八卦,周遊的成功當然也並不是偶然和幸運,畢竟,她是一個像鋼鐵一樣的女子。周遊曾說,我的字典裡沒有“不懂”“不會”“太難了”這些詞彙,我什麼都可以做。

在2015年她事業的最終高光時刻,捧著獎盃的周遊非常激動,她忠心的老公李朝永在一旁,周遊說:“我這一生,吃苦當吃補。”這也許正是這位臺灣電視劇初代女王的成功之道吧。周遊的時代正是觀眾們從娛樂貧瘠到逐漸開智的時代,“電視劇”還是新鮮事物,而她做的戲劇精彩、接地氣、矛盾衝突激烈,狗血灑得淋漓盡致,很抓眼球,可以說,周遊的輝煌正逢其時。

再往後,這種類型就不再吃香了……

(伊莎貝拉)

(圖文來源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