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酒店業如何發展

針對疫情的四個階段酒店業該如何應對:

冰封期(疫情開始至2月底)

關注現金流:增加收入來源渠道,通過貸款、外賣等方式,努力保證現金流正常。

關注消費者安全底層需求:做好基本的衛生清潔工作、並在線上可視化幫助建立消費信心。

解凍期(2月底至4月底)

關注新的住宿場景:關注復工、差旅、本地等多場景住宿需求,積極參加OTA平臺活動、預售階段與平臺溝通預包房獲得現金流

關注收入結構調整:雲內辦公替代商旅住宿的,關注個人住宿,利用預售提前鎖客。

回暖期(4月底至7月底)

聯動多方力量,促使行業回暖加速:與OTA平臺等聯合營銷,重點關注五一、暑期等過去的旺季需求回暖情況。

關注行業趨勢大數據:做好自身及行業的客源地等大數據分析,判斷短線周邊、長線遊是否已呈恢復增長趨勢。

增長期(7月底之後)

細緻揣摩消費者在疫情後的心理變化,並確保自身跟緊消費市場的風向。

疫情之後,酒店業如何發展

迎接酒店業的“四新”

新需求

•受疫情影響,乾淨、清潔、防疫等基本安全需求成為決定性因素

新客源

•年輕人、本地場景將最快復甦,成為短期內主力需求

新監管

•實名購票、門票預約等景區管理提速;

•民宿亦將加強實名管理

新收益

•會議類需求基本消失,重點關注“客房+餐飲+外賣”新收入結構

疫情之後,酒店業如何發展


酒店業發展的七個重要建議:

• 關注疫情長期性,主動規劃新收益來源:提前做好收入結構因疫情發生結構性變化的長期計劃和準備

疫情之後,酒店業如何發展

• 關注低線城市等率先恢復的腹地市場,部分縣市區有望率先恢復需求

疫情之後,酒店業如何發展

• 關注提前復甦的餐飲需求和本地場景:餐飲是酒店旅遊相關產業鏈的最早復甦者

疫情之後,酒店業如何發展

• 加強衛生投入,滿足乾淨防疫新需求:積極貫徹防疫自律公約各項要求,並在平臺進行透明化的展示

疫情之後,酒店業如何發展

• 加強多渠道獲客和預售,獲取新客源:強化能帶來增量新客的OTA平臺合作,拉動復甦初期新增量

疫情之後,酒店業如何發展

• 加強“大數據”新基建,提升綜合收益:以大數據等“新基建”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和綜合收益管理

疫情之後,酒店業如何發展

• 加強前瞻性投入,滿足新監管要求:通過無接觸、實名登記、預約系統等滿足消社會治理新要求

疫情之後,酒店業如何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