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丸治痛經,經前3劑,經期3劑,經後3劑

餘凡遇痛經歷年不愈,無論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只要其呈現經前、經期或經後少腹拘攣而痛,血行不暢,經色或淡或黯,心煩口渴,手足欠溫,乏力肢酸,脈細弦無力,每與斯方,多如期而愈。



烏梅丸治痛經

痛經久不愈者,多因肝脾失調,氣血不和,氣機失於調暢,鬱久而生寒熱,致成虛實互呈,寒熱錯雜之證,非新病,而證情單純者可比。此時治法須多方兼顧,融匯祛寒熱、調肝脾、和氣血諸法於一方,然而堪當重任者惟《傷寒論》之烏梅丸也。

餘凡遇痛經歷年不愈,無論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只要其呈現經前、經期或經後少腹拘攣而痛,血行不暢,經色或淡或黯,心煩口渴,手足欠溫,乏力肢酸,脈細弦無力,每與斯方,多如期而愈。

如本院職工張某,32歲,經行時少腹疼痛,月經不暢,其色時淡時黯,或有瘀塊,歷經三載,月月如是,鮮有變者。多方求醫不效,以致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

邀餘診治,查其面色萎黃,舌質淡胖,邊尖紅,舌苔薄黃,右脈細軟,左脈弦細,少腹按之拘急,痛引陰戶,即投烏梅丸為湯,每月經前3劑,經期3劑,經後3劑,3個月而愈。

要之:治仲景之學者,臨證治病當抓病因病機,方藥當以其功效為肯綮,萬勿謂某方治某病,某病用某方,此非其道也。《傷寒論》述烏梅丸證僅1條,主治證為蛔厥和下利,並未提及治痛經,本人從辨識痛經久不愈者之病因病機著眼,選用補消兼施、寒熱並用之烏梅丸來主治,屢收顯效,是為擴大經方運用之一得也。

THE END —



1、文源:摘自《當代名家醫話·婦科卷》,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作者/姚樹堂,中醫書友會,編校/劉玄。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