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冬去春来,杭州逆行武汉的英雄们,凯旋而归!春风十里,不如你平安归来!


3月19日下午17时16分,浙江省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151人圆满完成抗疫任务,实现“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乘坐包机顺利回到杭州。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等省领导同医疗队员家属代表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迎接白衣战士们凯旋,并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向大家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我省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由来自全省各级医院的151名队员组成,涉及呼吸科、感染科、院感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等多个专业。1月29日抵达武汉后,进驻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的重症病区,至今已经连续工作了50天。

在汉期间,医疗队累计管理床位85张,收治患者192人,其中重症108人、危重症35人,开展实验室检查1.8万例次,累计治愈出院135人,荣获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医疗队总队长宋柏杉面向全体人员郑重说道:“根据前方指挥部的命令,我队结束了援助任务。全队151人,全部平安带回,向全省人民报到!感谢省委省政府和浙江人民的关心和支持!”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迎接英雄的车辆早早等候在机场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机场路段,高速交警和收费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对通过的车队敬礼致敬。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春风十里,爱的人归来

3月19日下午三时许,队员们来到武汉天河机场集结出发,机场志愿者列队欢送。浙江省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总领队、浙江医院副院长宋柏杉致临别辞道:“武汉有热干面,杭州有葱油拌面,这是‘面’对‘面’的爱。浙江与湖北两省人民的爱,是这一层口罩不能阻挡的!”

圆满完成驰援任务的队员们,与队长宋柏杉一一击掌。

随后队员们开始登机。接他们返家的长龙航空公司,精心地作了准备。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队长宋柏杉


四时许,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长龙航空GJ6001次航班准时起航,在蓝天翱翔。一路上,放松心情的队员们表演起了节目。

而在杭州萧山机场,援汉队员的家属们,已经早早等候在此,热切期盼着迎接最爱的人归来。邵甜是省立同德医院呼吸科王俊医师的妻子,4点不到,就已经到机场去等候分别了50多天的丈夫。她说,丈夫回来后最希望和他一块做的事,就是能和他在4月1号一起给宝宝过周岁生日。可惜那天正好在他的隔离期内,希望丈夫隔离结束后能给宝宝补过生日,给宝宝好好准备一份礼物。

这位妈妈也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医生,今天特地抱着孙儿来接儿子。她说,小朋友很想念爸爸烧的红烧大排,红烧大虾。儿子在前方总是报喜不报忧,病人慢慢好起来了,还蛮高兴的。“我自己也是医务人员,很理解他。”

这位带着女儿来接机的妈妈是浙中医大二院呼吸内科医生董雷的爱人,她说丈夫远赴武汉,担心是肯定有的,但她本身也是省中医院的医护人员,觉得这种时候本应挺身而出,很支持他去武汉。乖巧的女儿已经五十多天没有见到爸爸了,说非常想爸爸,希望爸爸平安回来。见到爸爸第一句话,是想爸爸带她出去玩。

在和家人短暂见面后,151名队员将赴湖州市安吉县进行14天的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与休整。

医护人员从机场到高速时,浙江省高速交警对于回杭的援汉医护人员给予最高规格的礼仪:敬礼、摩托车开道、警车护送。


等他14天隔离回来,亲手给他做马兰头


3月19日中午,沈欣下班后匆忙赶回家,给丈夫收拾几套春装。沈欣的丈夫是浙江省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总队长、浙江医院副院长宋柏杉,在去武汉支援50多天后,当天下午,宋柏杉带领150名队员返回杭州。

“他去的时候还是冬天,现在回来已经春天了,我给他收拾几套衣服,带过去,隔离期间可以穿。”

两天前,接到老公可以回来的消息,沈欣既激动又高兴,“他们去的时候,形势很紧张,我们都觉得是个持久战,没想到控制这么好,可以这么早回来。”

今天上午,宋柏杉在出发前和沈欣通了视频,沈欣告诉丈夫她会去接机,“虽然也许只能远远地看你。”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宋柏杉在武汉时,沈欣每天都很担心,看到有医护人员感染的新闻就紧张,每天关注疫情信息。

“我们打电话的时候,他什么都不说,报喜不报忧。他去了10天后,我看新闻,看到他的画面,才发现瘦了很多,也很憔悴。”

那个时候,宋柏杉才告诉妻子,那段时间,压力特别大:要筹备物资、照顾队员的生活,同时还担负着巨大的工作量。

“好在现在都安全回家了。希望他们能好好休整下。”沈欣说,“之前家里吃马兰头、春笋这种时令菜,他说很久没吃了,特别羡慕。但是今天来不及准备,等他14天后回家,一定亲手做给他吃。”


浙江省中山医院呼吸科医生徐慧连的丈夫:

我给她带了一副女儿的画


3月19日中午,朱智瑞下班后,匆匆赶回家中,取一副女儿的画。下午3点多,他要去机场见妻子徐慧连。52天了,她终于从武汉归来。

徐慧连是浙江省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成员、浙江省中山医院呼吸科医生。

接到妻子回来的消息时,朱智瑞非常高兴,“终于安全回来了。”

1月28日,徐慧连去武汉后,他就一直有担忧,“特别是前期,情况不是很明朗,形势比较严峻。我看到有医护人员感染,就会紧张。”

朱智瑞也是位医生,为了支援妻子,也为了支援同行,他做了不少事情,他在杭州张罗着为妻子所在的医疗队和支援医院筹集了不少防护物资,包括防护衣、氧气面罩、防护鞋套等。

这是相隔几百公里,他能为她做的事。

“刚到的时候,她压力也很大,特别是遇到病人病情恶化时,心情会很沉重。她有时候会给我打电话,说说病房的事,这也是她缓解压力的办法。”

这次,得知可以去机场接机,朱智瑞一直在想给她带一份什么样的见面礼。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女儿的画


“想来想去,我决定带女儿给妈妈画的一幅画。一份万寿菊。女儿说,妈妈和那些白衣战士,如万寿菊那样可以适应各种环境,给患者带去健康。”


浙江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医生朱祈的妈妈:

我曾托人给他带了一包薯片去武汉


3月19日下午,在凯旋的队员中,浙江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医生朱祈应该是最高兴的,当天下午,他的妈妈、妻子,以及19个月的孩子都会去机场接机。

朱祈的妈妈吴立萱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医生,“我下午要去接孩子,就是没想好给他带点什么,你说,我应该给他带些什么吃的 好?”

吴立萱说,儿子给他提过,来的时候把笔记本电脑带过去,“他走的时候着急,没带电脑,到隔离的地方,要处理科室的一些事情,离不开电脑。”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朱祈(左)和同事在去武汉机场的大巴上


朱祈当时去武汉时,吴立萱现场送行。虽然嘴上说着不担心,但做妈妈的肯定是无比牵挂。

“她对我说,让我多发朋友圈,这样她就知道我怎么样了。还经常会给我微信留言,让我一定多洗手。” 朱祈说,注意防护,是妈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工作上的事,他也不大说,我叮嘱最多的就是生活上:吃饭怎么样,睡觉怎么样。他们房间里不能用空调,怕他冷。” 吴立萱说,有一次,朱祈对他说,想吃薯片、想吃肯德基。“我后来就买了一包在办公室,没想到,几天后,又有同事去武汉,我就让人给他把这包薯片带过去。他吃了后,就没再说了。”

昨天,接到儿子可以返回杭州的确切消息后,吴立萱特别高兴,“他圆满完成了任务,又平安回来。你说我要不要再给他带一包薯片过去。”

说完,吴立萱忍不住笑了。

朱祈的妻子章玮说,19个月大的孩子虽然不知道接爸爸是什么意思,但听说可以出去玩,很开心。“他在武汉时,我们每天都联系,特别担心他,有没有吃好、休息好,防护措施做得如何,有没有变瘦,现在回来了,一下子就放心了。”


挂了电话,我的眼泪就下来了


“我是上午10点多接到能去接机的通知,挂了电话眼泪水就下来了,50多天了,每天只能隔着手机屏幕见几分钟,现在终于能见到真人了。”汤文辉说着又落下泪来,她的爱人朱强是浙江省中医院感染科医生,此次丈夫驰援武汉,是他们一家人分开最久的时间,虽然每天都在担心、思念中度过,却彼此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满满。

汤文辉是杭州高级中学的数学老师,还承担班主任工作,疼爱妻子的朱强平时主动担负起家里的做饭任务,而这次“大厨”出征武汉后,汤老师就得自己忙活了,尤其是这段时间,一边忙自己的网课、一边管儿子的学习,一边还得做一日三餐。“我是对着小红书上学的,每天都把做的菜拍照发给他,他给了我两个字评价‘渐长’。”汤文辉幸福地笑着说。

10岁的儿子朱看也跟妈妈一起到机场迎接,平常爸爸负责陪他玩,所以这次最舍不得朱强去武汉的人就是他。一开始,他总撒娇说:“爸爸能不能不要去?”可通过各种报道了解在一线战斗的爸爸的情况后,他就坚定地认为:“爸爸是英雄,我以后也要当英雄。”所以,当爸爸不在家的时候,他说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要保护好妈妈。

冬去春来,英雄归来!第一批返程的浙江医疗队平安抵达杭州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吴朝香 何丽娜 张冰清 杨子宸 杜雪梅 通讯员 王婷 陈晓华 汤婕 鲍航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