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月:孙中山先生的四个女人

民国风月:孙中山先生的四个女人

中山先生青年照

一、

1878年,孙文十二岁。

他从小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乖孩子,九岁时在村里读私塾,面壁高声背诵了一个月《三字经》后,他开始发起牢骚来:

“我对这些东西一点不懂,尽是这样瞎唱真没意思!我读它干什么?”

先生厉声责问:“你敢违背经训?”

孙文一脸倔强,气鼓鼓地不回话。

家人对这个“生性不羁”的孩子很头疼,没办法,只能送他到外面读书。

于是十二岁的孙文,穿着中国长衫、辫子盘在头顶、戴着红顶绸瓜皮帽,离开老家翠亨村,前往檀香山的哥哥孙眉处。

在檀香山上学期间,孙文受到先进思想的影响,五年后回国时,又亲眼目睹了清朝官吏分别以征收关税、厘金,查缉鸦片、火油为借口,对轮船上的乘客不断勒索。

这位正义的少年非常愤怒。

回到村里,发现村民依然愚昧落后,孙文难以忍受,竟将村庙里的北帝神像掰去了一臂。

对面这个“逆子”,村民比他还愤怒,于是向孙家兴师问罪,威胁要将孙氏一族赶出祖庙。

孙家本来也是传统家庭,眼见孙文野性难驯,想了一招:给他娶个媳妇儿。

家人心想着,得娶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好拴住孙文的心。

恰巧,在檀香山经商的哥哥孙眉,认识一位同样的在此经商的同乡,名叫卢耀显。卢家累世积善,是书香门第之家,家里有一女儿,名叫卢慕贞。

卢慕贞从小勤快,孝顺长辈,擅长女红,闻名乡里,正是良配。

在父母和兄长做主下,18岁的孙文,娶了17岁的卢慕贞。

其他人看来,这是门当户对的一对幸福新人。

新婚之夜,挑起红盖头,新娘子看着眼前仪表堂堂的丈夫,娇羞中带着欣喜。但孙文对这位妻子比较冷淡,在他看来,他们不但没有感情基础,妻子还是位裹足的传统妇女,自己之所以答应,不过是父母之命难违。

婚后不久,孙文即返回香港读书,很少回乡一次。

之后的岁月,就是民国名人的常规老故事了。卢慕贞作为孙家媳妇,在家侍奉公婆,孙文则四处奔走,发展事业。

卢氏作为一个传统妇女,她听不懂丈夫“挽救民族危亡”之类的话,但她隐隐知道,丈夫的志向不一般,所以只是百依百顺,将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1886年,孙父病重,卢氏一直在榻前伺候,端水熬药,喂食洗衣,直至去世。孙文回家见到妻子,消瘦憔悴,也不禁感动。

几年后,卢氏相继为孙文生下儿子孙科、女儿孙娫、孙婉,除了照顾婆母,她又承担起了抚育孩子的重任。

而这时的孙文先生,已经抛弃医生职业,进行“医国事业”,继续为革命奔忙。

民国时,这样的事迹太多。鲁迅娶了朱安,然后离家不归;徐志摩娶了张幼仪,然后离婚去追林徽因;郭沫若娶了张琼华,五天后就走了……

传统的包办婚姻,很难说谁对谁错,但我们在赞扬这些做出了不凡事业的男人时,不该忘了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

民国风月:孙中山先生的四个女人

中山像

二、

1891年冬天,另一位女性,走进了孙文的生活。

她叫陈粹芬,是孙文的第一位革命伴侣。结识孙文时,她只有19岁,但出于对孙文的崇敬,此后的十多年间,她一直追随在其身边。

这对志同道合的革命鸳鸯,很快坠入爱河,一起相携奔走革命。

妻子卢氏远在老家,陈粹芬名义上是孙文的秘书,事实上扮演了妻子的角色,贴身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身兼护士与护卫,随中山先生过着颠沛流离、担惊受怕的日子。

庚子年前后,孙文流亡日本,友人为其找了隐秘居所,为了安全起见,化名为“中山樵”,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孙中山”的由来。

在日本期间,陈粹芬以妻子的身份,掩护中山先生活动。他们的住所,成为革命党人的据点,每次家中来客,都由她接待安排,洗衣做饭,任劳任怨。这些人中,包括胡汉民、廖仲恺、蒋介石等人,大家亲切地叫她“陈四姑”。

宫崎寅藏在《我对辛亥革命的回忆》中,曾写道:“照顾孙先生日常生活的那位中国妇女同志,真是个女杰。她那用长筷子、张着很大的眼睛、像男人在吃饭的样子,革命家的女性只有这样才能担当大事。”

事实上,陈粹芬的功劳,绝不只是照顾中山先生的生活,在归国后,她参与了多次起义的策划,并承担起信息传递的重任。

黄三德撰写的“洪门革命史”记:“看见中山先生妾侍,一表人才,中山娶她十余年,昔年在镇南关起事,失败,出走安南河内,做伙头饭与众兄弟食,洗衣裳,捱尽艰苦。”

就是这样一位深受众人爱戴的革命女子,追随孙中山十四年,出生入死,却在民国建立后,功成身退。

她没有妻子的名分,也不想去争功,更没有炫耀自己的特殊身份。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中山先生的名誉着想,她悄然出走。

从此,这位革命女性,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为人知。

民国风月:孙中山先生的四个女人

三、

民国时期的名人,似乎总是多情的。

1898年,中山先生住在日本横滨,他的寓所楼上,还住着一户人家。

某日,楼上邻居打翻花瓶,水流入中山先生房内,不一会儿,一位十来岁的小姑娘,下楼来向他道歉。

这一次偶然的邂逅,竟酝酿成了往后的一段姻缘。

这位小姑娘叫大月薰,三年后,她十四岁,中山先生托人向其父提亲。但由于年龄太小,她的父亲拒绝了。

又过了一年,中山先生再次提亲,于是两人结婚。这一年,孙中山三十七岁,娶了如花美眷的日本姑娘,而她,还是一位女子学校的学生。

1906年,大月薰怀上了孩子,但还未出生,中山先生就因事离开了日本,从此再也没回来过。

两人的女儿叫富美子,因大月薰一人无力抚养,不得已送给了其他人家做养女。而中山先生的这位日籍妻子,在多年联系不上丈夫的情况下,也终于改了嫁。

嗯,也是可怜的女子。

民国风月:孙中山先生的四个女人

四、

接下来,最为人知的伟大女性即将登场。诸位都知道,我说的是宋庆龄。

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本身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早在1914年,孙中山就在宋家见过一岁多的宋庆龄,只是他没想到,这位小女孩将来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在宋庆龄的青少年时期,就不断听父母讲起中山先生的种种事迹,在她还是位少女时,孙中山已经是她心目中的英雄。

写到这儿,我怎么突然想起了神雕大侠和郭襄的故事呢?郭襄小朋友也是幼儿时,杨过就抱过她,十六年中,她没见到杨过,却到处是神雕大侠的传说。结果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宋庆龄比郭襄幸运,1913年8月,从美国威斯理女子学院毕业后,她抵达日本与父母汇合,并第一次见到了孙中山先生。

这时的孙中山已经48岁,二次革命失败后,再次流亡日本。宋庆龄跟随姐姐宋霭龄一起,被派往中山先生身边做秘书。

少女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英雄,我们可以想见宋庆龄的欣喜。

数月后,她开始频繁单独去见中山先生。工作中,她是英文秘书,负责保管通讯密码,承担对外联络。闲暇时,她是位多才多艺的美丽少女,中山先生喜欢静静地听她弹琴唱歌。

宋庆龄沉浸在这样的幸福中,在给妹妹写信时,她说:“我从没有这样快活过。我想,这类事就是我从小姑娘的时候起就想做的,我真的接近了革命运动的中心。”

朝夕相处中,对革命事业的向往,转化成了爱情。不止她爱上了中山先生,中山先生也爱上了她。

民国风月:孙中山先生的四个女人

剧照

49岁的大叔,想娶22岁的少女。可他家里还有位原配。

卢慕贞夫人是位传统女子,听到消息后,表示不介意丈夫纳妾。

可革命党人是不能纳妾的,宋庆龄这样的新时代女性,也绝不会甘当别人小妾。

没办法,孙中山坚持要与原配离婚。

1915年,卢夫人被接到日本,商谈离婚事宜。当时同盟会元老纷纷反对两人离婚,而卢慕贞当着大家的面慨然表示:“孙先生为革命奔走海外,到处流浪,身心为之交瘁,既然现有人愿意照料他的生活,我愿意成全其美,与先生离婚。”

哎,谁说女子不大气啊。她不仅同意离婚,还与宋庆龄以姐妹相称,并告诫比宋庆龄年长的儿子孙科,要尊重继母。

原配的问题解决了,还要过岳父岳母的一关。宋家父母对两人的婚事也表示反对,毕竟两人年龄相差太大。

但宋庆龄不是一个普通女人,当孙中山要她征询父母意见时,她当即表白:“我愿做你的妻子,永远帮你做革命工作,革命需要我们两个人在一起,我的心一直在追随着你。我的生命已经跟你的事业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的婚姻,由自己做主。”

于是,1915年秋天,两人成婚,结成了革命伴侣。

从此,宋庆龄女士,成了我们人人皆知的国母。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本文只谈风月,不谈风云,关于宋庆龄后来的一些伟大事迹,我们就略过不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

民国风月:孙中山先生的四个女人

宋庆龄雕像

五、

最后多说两句卢慕贞和陈粹芬的结局。

卢夫人开始住在中山先生的广东老家,后与孙家人移居澳门。有意思的是,陈粹芬功成身退后,在孙中山长子孙科的邀请下,也来到澳门与孙家同住。

中山先生的哥哥孙眉,作为孙家长子,承认了陈粹芬在家族内的地位,继卢夫人后,她为中山先生侧室。

卢夫人与陈粹芬都留不住丈夫,结果住到一起,却成了姐妹,也算艰难岁月中,难得的一抹温情。

晚年时,粹芬老太太年轻时相识的革命党人刘成禹来拜访她,老人慨叹:“我未做饭与汝等吃,已48年矣。五十年来,各人都在,回忆当年亡命受苦,直一大梦耳。”

是啊,风云变幻,情生情灭,人生真如一场大梦。

梦醒之后,前尘隔海,愿大家各自安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