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分紅險1——深度剖析分紅險的概念是咋來的?

導讀:什麼是分紅保險?它是如何產生的?它的發展如何?

吃透分紅險1——深度剖析分紅險的概念是咋來的?

在之前的保險系列文章中,我們談了萬能險和年金險,在以往的文章中我也曾提到過,目前各家保險公司主打的產品,很多都是“年金(分紅型)+萬能賬戶”這種類型的。這種類型的產品,如果仔細拆分來看,其實是三種不同類型保險產品的組合,分別是年金險、分紅險和萬能險。所以,不管是作為保險銷售人員還是買過或者想買的客戶,要想把這種組合類型的產品弄明白搞清楚,我們必須要了解這三種不同類型保險的特點和注意事項。從今天起,我們就單獨談談分紅險。把分紅險這個系列的話題講透徹。我們先來看一下分紅險的定義、產生和發展。

吃透分紅險1——深度剖析分紅險的概念是咋來的?

一、分紅險的定義

指保險公司將其實際經營成果優於定價假設的盈餘,按一定比例向保單持有人進行分配的人壽保險產品。它是一種既能提供確定的基本利益保證,同時又讓投保人參與保險公司分紅業務經營成果分配的新型壽險產品。

這個定義估計很多人比較懵,我們通俗的講人話,分紅保險就是投保人可以享受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相當於投保人投資了保險公司,定期收取分紅。但分紅保險的收益不穩定,分紅收益可能比預期收益高,分紅收益也可能比預期收益低。分紅保險是理財險的一種,就是投保人通過購買保單的形式,將資金交給保險公司再投資,如果保險公司經營的投資項目比較好,投保人就能拿到分紅或者拿比較多的分紅。


吃透分紅險1——深度剖析分紅險的概念是咋來的?

二、分紅險的概念是如何產生的呢?

前邊的分紅險定義中提到:分紅險是新型的人壽保險。之所以被稱為新型的人壽保險,那肯定在之前有舊的、比較傳統的人壽保險。那傳統的人壽保險有哪些呢?傳統的人壽保險有:生存年金、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兩全保險。

那傳統壽險是怎樣來確定它的費率(保險價格)呢?我們來看一下普通商品如何來確定它的價格的,比如:超市裡一瓶水賣2元錢,這2元錢是零售價,這2元錢是根據生產水的原材料費用、水的搬運淨化過濾、水廠員工工資、租賃費用、水電費、運營費用、稅費、中間代理商費用等等這些來制定算出來的價格。那保險的定價也就是用小錢(少量保費)買大錢(保額)。保險定價就是:在不同的年齡段,在一定的保額下,應該收多少錢(保費)。這個保險定價:要考慮的因素也很多:比如考慮人在不同年齡段的死亡概率、保險公司運營過程中的各項費用支出,剩餘可投資保費的預定投資收益率(預定利率)等。在這些因素中,死亡概率可以通過科學的生命表測算,保險公司的各項費用支出也可以測算,但投資收益這個部分很難測算,因為像之前傳統的終身壽險、定期壽險、生存年金、兩全保險很多都是期限非常長、甚至是保障終身的。如果按照制定當時非常高的預定利率來測算的話,保險公司就需要長期甚至終身的付給客戶高的預定利率,因為一旦確定這個預定利率,這對保險公司將來的長期經營、能否達到這樣的收益率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咱們來看:在1994年-1999年期間保單預定利率一般在8%-10%左右,因為那個時候的銀行存款也是這個利率。保單的這個預定利率是什麼含義呢?意味著保險公司要按照這個利率給付投保人,那就肯定要求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高於這個。我的家人中就有買過類似這樣的高預定利率的保險,在1997年買的中國人壽的九九鴻福,買的時候年齡12歲,每年繳費2700多,繳費20年,在合同生效開始,每三年返5000元,直至終身。也就是繳費期內就開始每3年返5000元,即使是20年繳費結束後,還是按照原來的每3年返5000的規則進行返錢。這樣的保險,現在看來,那真的是好的不得了。但對保險公司來說呢?那可真不一定。我們來看一下事實,後來銀行連續7次下調利率,導致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達不到當初預定的8%-10%,假定投資收益率是3.5%,那麼保險公司自己要貼補這個差額,這就叫利差損。這對保險公司是很不利的,而假定後來的投資收益率是15%呢,對客戶又是很不利的,所以為了應付這個問題,就把利率(主要是利率)波動帶來的風險由雙方共同承擔,這就產生了分紅險這個概念。

在保險定價時,保險公司把預訂利率做的保守一些,也就是相對沒有那麼高,將來保險公司投資收益不好時沒有分紅(對保險公司有好處),好的時候有分紅(對客戶有好處)。為了避免分紅在不同年度間的波動,保險公司一般會把紅利在不同年份之間平滑。所以分紅險起源於

保單固定利率在未來很長時間內和市場收益率變動風險在投保人和保險公司之間共同承擔。

其實知道了分紅險定價背後的這些原理之後,相信聰明的讀者朋友,你該知道如何選擇分紅保險了吧,除了看產品本身外,特別要重點關注你選擇分紅險產品的這家保險公司穩健經營能力和投資盈利能力。

吃透分紅險1——深度剖析分紅險的概念是咋來的?

三、分紅險的起源和發展一覽表

瞭解了這個分紅險產生的原因後,我們來看下歷史上分紅險的起源和發展的事件吧。

1、分紅保險源於1776年的英國。英國公平保險公司進行決算時,發現實際責任準備金比將來保險金支付所需的準備金多出許多,於是將已收保費的10%還給保單持有人。分紅險是為了抵禦通貨膨脹和利率波動風險而設計推出的。

2、1850年,增加保額的分紅方式出現。

3、1963年,英國Homans和Fakler認為根據死亡率、利息率和費用率產生的盈餘對保單進行分紅,已經接近於傳統的三差分紅的方式出現。

4、2000年4月,中國第一款分紅險,中國人壽在深圳地區推出首款分紅險——“千禧理財”。

5、2010年7月9日,保監會發布《關於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不得高於年複利2.5%。

6、2013年8月15日開始,普通型人身保險實行新費率政策,其預定利率不再有2.5%的限制,之後保險的價格降了20%左右。

7、2015年10月1日起,保險公司發佈《分紅險新規》,保險公司對開發的分紅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不高於3.5%的,要報送保監會備案,高於3.5%的要報送保監會審批;保險公司用於分紅保險利益演示的低、中、高檔的利差水平分別不得高於0、4.5%減去產品預定利率、6%減去產品預定利率。(這個規定要認真看,目前保險公司的分紅利益演示表,就是按照這個規定執行的,因為低檔演示是0,也就是沒有分紅的情況,建議看中檔演示,因為中檔演示可能就是保險公司近三年的實際分紅水平)。

8、新會計準則:
分紅險全額計入保費,2010年新會計準則下,投連險和萬能險的部分銷售收入不能計入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而分紅險則可以全部算入保費收入。

吃透分紅險1——深度剖析分紅險的概念是咋來的?

寫在最後:

今天的通俗講保險/分紅險系列1——從原理上看分紅險的產生和發展,就要和大家說聲再見了,為了準備這一系列的課程,真的是花費了很多精力和心血,這也是我在保險從業13年中的不斷經驗積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也歡迎大家交流溝通,我們下次:分紅險系列2——《分紅險因何分紅?》繼續分享分紅險,敬請期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