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原起义”被称为日本版“太平天国运动”,二者有何共同点?

导语:在16世纪中期,日本统治阶级对天主教的快速发展心生恐惧,随即便进行了强势打压。再加上岛原地区连年受灾,百姓还要上交不断加重的税赋,最终爆发了以教徒为主要参与者的著名“岛原起义”。该起义最终失败,直接结果就是日本驱逐天主教及西方教士,并由此开启了长达两个世纪“闭关锁国”政策。值得一提的是,该运动与中国发生在18世纪中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有着诸多相似点,故也被称为日本版“太平天国运动”。

“岛原起义”起初是一场由遭受日本统治者打压的天主教徒发起的宗教性质反抗运动,但随着事件的进展逐渐演化成了穷苦农民阶级因不堪藩属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奋起反抗的农民起义。

一、“岛原起义”发生的时代背景:

在1603年,德康家康结束了日本诸多大名之间混战多年的局面,开启了长达264年的“江户幕府”统治时期。

“岛原起义”被称为日本版“太平天国运动”,二者有何共同点?

德川家康画像

“江户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实行的是中央集权性质制度,国家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在继续保持与中国的贸易的基础上,日本也逐渐开始与西方国家开展贸易活动。

当时,葡萄牙的海上帝国正如日中天,他们也发现了地处亚洲东部的这个岛屿国家。所以,从1570年起,他们就开始以长崎港为主要港口和日本进行贸易往来。

此后,大批的西方国家派出商船前往日本进行通商贸易。英国、荷兰、葡萄牙等等,几乎当时的海上大国都争相与日本进行贸易往来。而伴随着商船的来往,很多西方传教士也涌入了日本,开始传播天主教,广收教徒。

“岛原起义”被称为日本版“太平天国运动”,二者有何共同点?

停泊在日本长崎港口的众多西方贸易船只

起初,日本幕府统治者对这些西方商人是持开放的态度,欢迎他们带来西方先进的天文、地理、数学等科学技术。但是,随着西方传教士吸纳了越来越多的教徒后,日本幕府统治者开始有了危机感,认为西方国家有可能想用宗教来为殖民做准备,自己的政权有可能被颠覆。尤其是统治阶级中,也出现了改信西方天主教的大名,如岛原藩第一代藩主有马晴信,他就是坚定的天主教徒。在1612年,因为庇护境内的天主教徒,有马晴信被德川家康下令自尽。

所以,在德川家族感受到了危机后,他掌控的幕府便开始大力打压西方牧师在日本国内的传教活动。


二、“岛原起义”发生的必然性:

1️⃣政治必然性:

德川家族开创的“江户幕府”,是在经历诸多大名之间的混战之后建立起来的政权,本身就有着较强的危机感。从打江山,变成守江山后,德川家族对于任何可能的危险都不会轻视。

起初德川家族对西方国家持有欢迎态度,甚至英国探险家威尔·亚当斯,还成为了德川家族的幕府顾问,协助处理荷兰、英国等国与日本的贸易事宜。可以说,两者之间是有过短暂的蜜月期。

可是后来,随着改信奉天主教的教徒越来越多,德川家族认为自己政权的危机来临。他们认为,西方传教士来日本的目的不纯,是想假借传教为名,笼络民众,为后期西方国家进行殖民统治做准备。

“岛原起义”被称为日本版“太平天国运动”,二者有何共同点?

影视剧中:在日本传教的西方牧师

2️⃣环境必然性:

自1634年以来,日本岛原地区,天灾不断,百姓没有收成,很多人活活饿死,而此时岛原的领主松仓重政,不顾百姓,通过武力手段,依然逼迫百姓缴纳较重的赋税。

这还不算,松仓重政为了讨好幕府政府,在境内大肆搜刮盘剥百姓财产,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到了1637年,吃不饱饭又忍受着繁重赋税以及宗教压迫的岛原地区的一些教民,首先发动了起义,武装反抗,史称“岛原起义”

“岛原起义”被称为日本版“太平天国运动”,二者有何共同点?

日本灾害下饿倒在路边的普通民众

3️⃣宗教必然性:

“岛原起义”的发起者和中坚力量,就是受到德川幕府大力打压的天主教徒。幕府逼迫那些日本的天主教徒放弃所信奉的天主教,不从的便受到严刑拷打,轻的被投入狱中,重的则家破人亡。

所以,当时日本国内的这些天主教徒,整日活在提心吊胆之中,四处躲避抓捕。时间久了,他们发现已经无处可逃,于是决定挺而走险,发动起义,拼死一搏。


三、“岛原起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点:

1️⃣都带宗教性质:

日本“岛原起义”的发起者和主要参与者,都是信奉西方天主教的日本民众,所以他们的起义是一场宗教性质的民众起义。是一场遭受不平等压迫的天主教徒,为了保命公开抵抗的起义行动。虽然后期逐渐加入了很多因生活苦难无法保障温饱的普通民众,但它的本质性质还是带有宗教性质的起义运动。

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从开始到结束,也是一场带有宗教性质的起义运动。“太平天国”的创始人洪秀全,在广州学习了西方基督教后,加以改良,创办了“拜上帝教”,以宗教名义广收信徒。可以说“太平天国”中洪秀全所创办的“拜上帝教”,是一种中西结合,经过他改良后的适合在中国传播的新的宗教形式。一直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它都是带着宗教的光环。

所以,日本“岛原起义”和中国“太平天国运动”都是有着宗教性质的农民起义,二者性质相近。

“岛原起义”被称为日本版“太平天国运动”,二者有何共同点?

打着十字旗的起义军与幕府军队战斗

2️⃣都伴随有天灾:

在1637年之前,也就是日本“岛原起义”发生前几年时间里,岛原地区和天草地区水、旱灾不断。百姓种植粮食没有收成,海边渔民无法出海捕鱼,挣扎在温饱的边缘,很多人开始啃食树根、树叶等。

1851年,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广西金田正式展开。而在此之前,两广地区,多年以来一直旱灾、虫灾、水灾不断,饿殍遍野,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能吃一口饱饭是人们心中最大的满足。

所以,日本“岛原起义”和中国“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发生在天灾不断的时期,天灾是两场运动的助推剂。如果是在百姓安居乐业的时期,人人有饭吃,那么这两场运动大概率是发展不起来的。因为日本

“岛原起义”后期不断壮大就是因为加入了很多吃不饱饭的民众,而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很多人内心中对于“拜上帝教”是什么可能都不关心,他们单纯的就是想参加起义军,能够吃上饱饭。

“岛原起义”被称为日本版“太平天国运动”,二者有何共同点?

清朝时的灾民

3️⃣都是被迫反抗:

日本的“岛原起义”,不是突然爆发,而是德川幕府不断打压天主教徒,无法忍受残害压迫之下,那些教徒为了生存被迫选择了反抗。如果德川幕府,对当时的天主教徒采取的是宽和的政策,不说鼓励,只要不进行武力迫害,相信“岛原起义”也不会发生。

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国家处在列强压迫的时期。百姓因为天灾,本就生活困难。而清政府对外软弱无比,割地赔款、忍辱求和,对内则将赔偿的巨额银两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民不聊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才有了广泛的民众基础,可以说,这场运动是百姓无法忍受清政府腐朽统治的一场被迫反抗的运动。

所以,两场运动都是被迫反抗的结果。


四、“岛原起义”与"太平天国运动”各自的历史意义:

日本的

“岛原起义”,是一场有着宗教性质的农民反抗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在“岛原起义”被平定之后,德川幕府政权更加坚信了西方宗教对自己统治地位的威胁,为了以绝后患,日本开始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后,东西方交流被按上了暂停键。而通过此次的“岛原起义”,德川家族的统治更加牢固了,一直到1867江户幕府最后一任将军德川庆喜将政权交还天皇。

“岛原起义”被称为日本版“太平天国运动”,二者有何共同点?

德川幕府在欧美逼迫下,还政天皇

而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是对晚清政府腐朽统治的反抗。虽然最后失败了,过程中也有着很多封建的思想,但它重创了清政府的统治,加快了后期的革命运动,为革命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岛原起义”被称为日本版“太平天国运动”,二者有何共同点?

太平天国运动

总结:

虽然日本“岛原起义”和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一个发生在16世纪,一个发生在18世纪,相差两百多年,但两者之间有着发生背景、宗教性质、被迫反抗等方面的共同点。所以在不考虑先后顺序的情况下,将“岛原起义”称为日本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种说法也是可以接受的。

两场运动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农民起义运动,他们在有着积极历史意义的同时,也有着各自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应该牢记历史,避免同样的苦难再次发生,以史为鉴、敬畏历史,努力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才是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全球通史》

2️⃣《日本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