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疫”路上的逆行者,用一輛電動三輪穿街過巷,送去糖水、口罩和溫暖……



越秀|“疫”路上的逆行者,用一輛電動三輪穿街過巷,送去糖水、口罩和溫暖……


前線有人英勇上陣,後方有人負重前行。在這場全民抗擊疫情的戰“疫”中,無數溫暖而熾熱的情感匯聚,在羊城內傳播著。在白雲區松洲街有這樣一位逆行者,在抗擊疫情中,奔走各個社區,走在大街小巷,走進千家萬戶,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後一米路”,急居民之所需,他就是松洲社工站的社工郭偉生。


戰“疫”糖水送給防疫卡口“戰士”


連日以來,松洲街各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對小區進出人員、車輛進行排查登記,為來粵人員測量體溫等。初春的廣州冷雨連綿,給在疫情防疫工作一線的社區幹部和黨員志願者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松洲街社工站在得知消息後,立刻安排工作人員行動,利用中心具有廚房的便利條件,每日煮好薑茶為值守的黨員志願者送去溫暖、驅走嚴寒。


特殊時期,這個重擔便落在了中心廚房負責人郭偉生的身上。從2月4日起每天早上9點前,郭偉生與廚房師傅在中心煮好薑茶,再由郭偉生騎著廚房送餐的電動三輪車,拉著滿滿的三大桶薑茶,騎行在松洲各社區的大街小巷,將薑茶送到每一個值守的崗亭中。


越秀|“疫”路上的逆行者,用一輛電動三輪穿街過巷,送去糖水、口罩和溫暖……

越秀|“疫”路上的逆行者,用一輛電動三輪穿街過巷,送去糖水、口罩和溫暖……


截至3月7日,郭偉生已經持續35天為值守崗位的志願者送糖水,每天服務約80人次。每到一個松洲街頭的值守崗位,郭偉生就會喊道“來喝薑湯了,大家來暖暖身子!”志願們紛紛稱讚該行動暖心,現在他們每天都等著郭偉生送糖水過去,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


社區中多了不一樣的“快遞員”


1月底,隨著疫情防控升級,居民防控意識增強,口罩逐步成為稀缺資源,"兜底"家庭要獲得口罩更是難上加難。松洲社工爭分奪秒逐一電聯轄區全部困境對象,瞭解口罩需求,經排查,轄內有近300戶"兜底"家庭急需口罩。


在廣州市慈善會、松洲街街道辦的支持下,社工站為他們籌措了500多個口罩,但這些家庭分佈在轄區內的14個村居,中心社工無法第一時間將口罩送到有需求的家庭手中。


這時候,郭偉生又挺身而出,擔當了這個奔波不同社區為困難家庭送口罩的“快遞員”。這是一項看似簡單卻持久而辛勞的工作,郭偉生卻說,“既然現在已經在每天跑社區送糖水了,那也可以順便把口罩送了唄!”雖說是“順便”,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有很多“不順”。


“對不起,我誤會了你。”這是松北社區一戶服務對象謝伯伯說出來的話。起初,當郭偉生打電話給他送口罩時,被謝伯伯認為是“騙子”。多次解釋無果後,擔心謝伯伯引起更大的誤會,郭偉生便把事情告訴了中心主任。在社區居委的解釋下,謝伯才相信郭偉生是“好心人”,不是“騙子”,一場誤會才由此解開。


越秀|“疫”路上的逆行者,用一輛電動三輪穿街過巷,送去糖水、口罩和溫暖……


松北社區有位獨居老人黃阿姨,眼有微疾,居住在七樓,上下樓梯不方便,希望社工可以將口罩送上樓,郭偉生過去時發現她家樓梯鐵門緊閉、需要鑰匙才能進去。於是黃阿姨便把鑰匙扔了下來,不巧扔到了樓下所停貨車的車頂上。郭偉生只好爬上車去找鑰匙,爬上車後胳臂也夠不著,附近的棍子又太短,他只好去到稍遠的地方找根長棍,再爬上車用棍子去掃,最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鑰匙弄了下來。接著,他又爬上七樓,把口罩送到黃阿姨手上,並叮囑她居家防疫的注意事項。


西洲社區的金阿婆腿腳不便,住在水泥廠附近,居住地址比較偏,很難找。郭偉生問了幾個人找了幾次都還沒找到,金阿婆覺得不好意思太麻煩了,如果找不到就算了。但郭偉生並沒有放棄,經過幾番詢問,最後終於找到了金阿婆家。松洲街村居比較多,像這類的事情,每隔兩三天便要上演一次,但郭偉生從未漏掉一戶。


2月4日到3月7日期間,郭偉生每天奔走在各社區與服務對象的家門口,共服務約3000人次。“在這個疫情期間,我們總想著要為戰‘疫’做點什麼,為居民送去他們目前最需要的,這是我力所能及的貢獻。”


一輛電動三輪、三大桶糖水、數十隻口罩、若干個暖心包,便是郭偉生每天跑社區的標配。在防疫攻堅的路上,這位逆行者,“寧願跑斷腿磨破嘴,也要戰勝疫情。”只為期待繁華盡放的春天到來,居民們可以摘下口罩,在陽光下盡情歡笑。


【記者 吳澤銀】

信息來源 松洲街社工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