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天 管地 管空气”福建援宜疾控组做了这些事儿

“管天 管地 管空气”福建援宜疾控组做了这些事儿

台海网3月1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常被疾控人用来比喻自己的工作。福建援宜疾控组在抗疫一线,对这句话作了阐释。

在宜昌,活跃着一对消杀二人组,他们是来自福建援宜疾控组的消杀专家陈祖毅和林坚。

"此次新冠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消毒工作是疫情防控极为重要的一环。"陈祖毅说,到达宜昌后,他们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

他们对主要医疗机构、隔离点及公共场所进行采样,开展卫生学检测来评估消毒效果;他们到发热门诊点进行院感指导,让一线医护人员强化相关防护知识,严防出现院内感染;他们深入隔离点了解情况,指导消毒液的配制及相关区域的消毒处理......他们的白色身影,在市区各个疫点间穿梭。

截至目前,消杀二人组累计对宜昌市区关键医疗机构及主要公共场所的管理、消毒人员指导培训275人次;已采集重点部位物体表面及空气标本500多份进行卫生学细菌检测;采集200份标本检测核酸,指导医疗机构、隔离点、酒店、病例所在居民小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开展全面消杀工作,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扩散风险。

2月13日,是福建援宜疾控队检测组来到宜昌市疾控中心的第一天,当天检测的标本达328份,在之后的日子里,标本量更是一直居高不下。不论是在宜昌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区的负压室、配液室还是核酸提取加样室,都有检测组3名"80后"队员游丽斌、黄枝妙、张海荣忙碌的身影。

3月3日,按照当地要求,检测组进驻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对该院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实验室重新开展检测做评估工作。

"在进行实验室评估工作的同时,我们自身也是受益匪浅。"游丽斌说,如何去完善一个临时启用的实验室;如何做好质量控制,防止核酸气溶胶污染等问题,在此次工作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3月初,根据要求,福建对口支援宜昌疾控队组织队员们兵分五组,对市、县、区的有关场所进行检查和指导。

韩腾伟是参与检查和指导的队员之一。在开展居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时他发现,每当进入小区,宅在家里的居民们会以独特的方式--打开窗户或站在阳台欢迎他们的到来。

一次,韩腾伟等队员深入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有群众就立刻打开窗户对他们说:"你们是从福建来的专家吧,非常感谢你们对宜昌的援助,我们一定配合。"

"是否有人员聚集、健康监测怎么落实、消毒是否规范,都是我们要检查的工作。"福建援宜疾控组副组长张冬娟介绍,福建援宜疾控队分组赴宜昌所辖的市(县、区)现场检查指导重点场所共计92家,其中监管场所5家、养老机构及福利院18家、医疗卫生机构24家(其中精神病院4家)、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5个、复工复产企业17家、商场超市2家、机关单位2家、居民小区及村居19个。(福建卫生报记者 张鸿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