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寄生蟲和細菌病接踵而來,頻繁使用殺蟲藥導致大面積死亡!

春天隨著氣溫和水溫的不斷回升,塘底蟲卵開始孵化,各種寄生蟲開始逐步活躍,尤其是指環蟲、車輪蟲、錨頭鰠以及黃顙的小瓜蟲。大膽猜測,2020年,寄生蟲的爆發風險和嚴重程度更會高於往年。

原因如下:

從2019年全年來看,由於氣候的異常變化,寄生蟲來的比較猛烈,以往表現比較好的殺蟲藥也沒有經受住市場的考驗。因此,2019年年底,全國各區域塘底蟲卵數量和中間寄主應該是比較多而且種類比較豐富的。

疫情的影響,讓很多魚塘來不及出魚,塘口的管理更是比較鬆懈,消毒、底改工作不到位,加之存塘量比較大,這一切因素都給2020年寄生蟲的爆發埋下了定時炸彈。去年整個冬季溫度偏高,加上2020早春溫度回升比較快,寄生蟲這顆定時炸彈比往年引爆的更早了一些。今年,從2月下旬開始,本人陸續接到華中地區客戶對寄生蟲問題的諮詢,苗種塘首先開始爆發,進入3月,成魚塘口的寄生蟲問題更是頻頻出現,部分塘口開始大量死魚,見視頻。

寄生蟲引起的死魚

早春寄生蟲和細菌病接踵而來,頻繁使用殺蟲藥導致大面積死亡!

早春寄生蟲和細菌病接踵而來,頻繁使用殺蟲藥導致大面積死亡!

按照以往的老經驗,開春兩蟲一菌的工作工作必須到位,但是,今年如何處理寄生蟲,採用的產品和思路更是需要慎之又慎,原因如下:

1.細菌和寄生蟲問題都會來的更早,二者在時間重合度上更高,高毒性殺蟲的風險大大增加。暖冬對魚體的消耗比較大,2020早春魚的體質更弱;寄生蟲和塘底病原菌繁殖都在加速;疫情影響的塘口管理不善和高密度的存塘,這三個條件都又增加了高毒性殺蟲的風險。高毒性的殺蟲劑一旦降低魚體免疫力,破壞短暫的水體平衡,細菌性的疾病在今年早春極易爆發。面對今年如此高的存塘量,損失量會很大,無論是現在的成魚塘還是苗種塘(二者出魚都少,塘口密度高),鮰魚塘更是要注意。

2.加重成魚的食品安全問題。大量的成魚塘口存塘量還很大,使用高毒性的殺蟲劑後,又面臨賣魚的問題,毒素超標不可避免,加重了食品風險,危害整個行業。同時,養殖者也面臨著無法賣魚的風險。2019年早春,筆者就遇到因為殺車輪蟲,魚體腹腔黃脂,農藥氣味強烈,導致中間商不敢收魚的情況。

早春寄生蟲和細菌病接踵而來,頻繁使用殺蟲藥導致大面積死亡!

針對今年早春的寄生蟲,筆者建議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及早恢復魚體體質。

早投餵,投好料,控制投餌量,護理肝臟和腸道,提升免疫力。

2.水質和底質調整。

重改2遍底質,破壞寄生蟲的生存環境,還能抑制池底病原菌的繁殖。及時跟上肥水和二氧化氯消毒工作,穩定水質,抑菌水體病原菌。

3.內服驅蟲產品。

建議使用山東龍昌的樂暢,菌蟲雙抗,一方面防控寄生蟲,另一方面,抑制體內病原菌,雙效合一,適合今年的大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