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痛,又一个“巨婴”。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了

今天又从新闻中看到一个回国“巨婴”的幼稚表演。

这些天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上,看到更多的“巨婴”在矫情耍宝,也看到个别归国人士的骄横和傲慢。

非喝矿泉水不可的、

不隔离在外跑步的…

下面是

又来一个不配合工作的

海外回国人员

怕痛,又一个“巨婴”。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了


3月17日,山东省某归国留学生以采集咽拭子不适为由,拒不配合工作人员的检测工作。


该学生拒接工作人员的电话,还拒绝上报体温数据。


怕痛,又一个“巨婴”。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了


在采集咽拭子后,该学生还态度恶劣地摔门,投诉甚至打电话辱骂工作人员。、


随着归国人员的增多,这些天类似事件时有发生。大多数的归国人员都是配合防疫的,但是个别的人真的是让人寒噤。

从这些报道中,我们看到工作人员就像保姆一样的哄着这些矫情的“巨婴”,和骄横的傲慢。

以上这些,我们除了愤慨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那么,我们全社会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是什么造成的这些在国外胆小如羊,回来就骄横跋扈的?

第一,家庭教育。

也不说是什么官二代还是富二代,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中的孩子,哪个家庭不是娇生惯养的?从小就当宝贝一样的哄着顺着?

部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严重偏离。

第二,学校教育。

由于家长的宠爱,孩子不能受到委屈,同学之间不能有矛盾,老师不能严厉管束。否则就找同学家长理论,或是投诉老师。我们过去的师道尊严已经荡然无存,学校连搞个春游都不敢了。这就是我们的家长,您也就理解这些“巨婴”为何总是拿“投诉”来威胁工作人员了吧。

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更重要的这里是一个让孩子更早步入社会的地方,老师就是这个社会的矫正者,让孩子逐步学会到社会的约束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由于家长的偏护,学校已经成为了一个应试教育的“填鸭场”,基本的教养教育几乎没有。(有些长辈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混”)。

第三,社会教育和约束。

由于家庭的宠爱,学校的缺失,社会的过度包容,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老爱幼,保护妇女”现在成了社会约束力的束缚,为了社会的和谐,我们不能丢掉社会的公平。让老实人吃亏,让坏人占便宜,真的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样的社会不就是无形中培养了一大批这样的“巨婴”和跋扈的公主和衙内了吗?

无论是执法还是执行公务,既要以人为本,更重要的是“公权力”的落实,注意这个“执”字。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外尊规守矩,一回国就飞扬跋扈。

第四,舆论的监督和导向。

现在舆论的监督作用越来越凸显,起到了非常好的社会监督作用。但是在一些社会管理问题上, 那些隐秘在屏幕后面的各种大小喷儿子、键盘大侠客、佛系们、圣母们都出来了,让这些无理取闹的人们有了舆论的靠山,君不见很多的社会管理问题,被这些道德婊们绑架了吗?执法者不敢执法、教育者不敢育人、医人者不敢救人、见义者不敢用为。。。。。。

通过这次的疫情,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积极响应禁足在家,不给国家添乱。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跳梁小丑,这也不足为奇,林子大了还不得有几只各色的鸟啊!

道理无需多说,医护、安保人员承受着比你重N倍的工作压力。只求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忍耐,共同把这关跨过去。不奢求你说声谢谢,但也别制造无谓的麻烦。

全社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牺牲,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欢迎回国,但没人该惯着你的坏脾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