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城吾乡的盛徳君子

作者/丁时照

吾城吾乡的盛徳君子

一一评金仕善《我这大半生》

丁时照/吾城吾乡的盛徳君子


推荐理由:金翁仕善先辈是吾城吾乡的圣贤君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察其心也慈悲。

丁时照/吾城吾乡的盛徳君子


《三国演义》中有言:“与公瑾交,如饮醇酒,不觉自醉。”金仕善先生不同小说里的公瑾,酷肖正史上的周瑜,“长壮有姿貌、性度恢廓。”熟悉他的人说:“金老师是一个内在气质与外在仪表俱佳的人,无论炎天暑热,还是天寒地冻,每次参加公开活动,总是衣冠整洁,那一米八六的个头配上一丝不苟的穿戴,给人感觉就是一位既严谨得体,又风度翩翩的长者。”人到七老八十,浑身上下干干净净,加上与生俱来的幽默感,可爱如孩童。

我们小时候读书,基本上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很多的东西囫囵吞下去后,要待阅历丰富时,才能反刍出真滋味。马克思关于人的定义:“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过去总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及长,才知道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纠纠缠缠的关系。一个人,如果减掉血亲、减掉朋友、减掉同事、减掉泛泛之交,还剩下什么?就剩下一俱躯壳,徒具人形而无人性,是人而非人,譬如狼人。捧读金仕善先生的《我这大半生》,对“人”定义的认识,更深入了一层。

金仕善先生是父辈级的人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圈子,我虽然和他们儿子金立章很熟悉,却少与老爷子有交集。看了他的自传,就看明白了他的人生。这本书,表面上是在说自己,其实是在说别人,最具特色的是把与他有重要关系的每个人的名字详细地记录下来。能记住这么多人的名字,一来是本事,二来重人情。人到老来情转薄,不是老人绝情,也非世人寡淡,而是离开了社会的主航道后,一定会从喧嚣中回归澄净。在位时门庭若市,别人孝敬的是“权力”;退休后人来人往,别人敬佩的是人品。金仕善先生一生与笔墨为伍,短暂借调到权力核心圈也都是做好事办善事,因此,他的知交故旧,来往频密,一如旧时。他的心态柔善,“但凡遇上事,我都是自责的多,很少恨别人。”他还说:“我这一生没有敌人和恩人,只有我应该感谢的人和朋友。”

丁时照/吾城吾乡的盛徳君子


《我这大半生》按时间顺序来讲人和事。幼年时期父亲去世,金家由盛而衰,孤儿寡母,穷得鼻塌嘴歪。儿时的岁月中,矮舅娘给他的记忆最温暖,也最疼痛。矮舅娘虽然个子不到一米四,却勤巴苦做,真心帮助爱护金家,还教他们挣钱谋生,她很乐观,矮舅娘的欢喜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惜她只活了43岁。外婆湾的一切风物人情在记忆里都镀了金。割稻的日子,舅舅、表兄们对“城里外甥”特别看顾,故意遗落一些稻穗让他来捡拾带回家度日,还有捉鳝鱼钓青蛙沉虾子,都给了他无尽的快乐。以至于到现在他都认为自己的童年比所有人都幸福。

外婆湾的关系使他认为,中国最质朴、最善良、最富有人情味的是纯朴的农民。在麻城电力工作的经历,让他体会最深刻的是工人最好打交道。他的工农情怀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有着厚重的基础。

丁时照/吾城吾乡的盛徳君子


金仕善先生是著名作家、剧作家,还有一个身份是“著名业余记者”,他干过三年的麻城“通讯干事”,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湖北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消息通讯照片上百篇(幅)近30万字,发稿量一直排名全省第三。最难得的是他的经世致用,用一支笔改变了他人的命运,这是为文的最高境界。他到宋埠区李胜一大队采访,把负责大队宣传工作的党支部副书记李德望所做的宣传报道工作进行总结,概括为“红三员”,发表在《湖北日报》头版头条,李德望由此转干,成为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站站长,后调回麻城任县委办公室主任、县政协副主席。梅光宏是铁门区的一位农民通讯员,经过他的挖掘宣传,成为国家公务员。王继民是一位基层农技员,经过他的协调,为其正式调入《湖北日报》任编辑创造了机会。金仕善先生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有机会做好事,关键是要有一副助人为乐的热心肠。上海知青汪慧英和麻城铁门区一位农民结婚,连口音都变成麻城腔。通过他的宣传之后,汪慧英成为党的“九大”代表,退休时已是地厅级干部。金仕善先生帮助的这些人,我在《湖北日报》当记者的时候都有接触,尤其是李德望和汪慧英,非常熟悉。

丁时照/吾城吾乡的盛徳君子


金仕善先生退休后又增添一身份——“公益义工”。麻城籍企业家程远忠出资成立麻城市传立文化教育促进会,邀请他担任该会会长。三年来,该会奖掖贫寒学子600多人。在办理资助的过程中,金仕善先生发现大多数贫困学子把目标锁定在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上。因为这个缘故,读书就是为了应试,忽视了知识的广博性和远大理想的追求,对家乡麻城的人文历史知之甚少有的一无所知。为此,他策划了《麻城文化丛书》及其子目《当代麻城籍作家作品选》,目的是把这套丛书打造成麻城人必读的传世读本。评论家认为,这也是除方志史料之外研究麻城历史社会和风俗人情嬗变的不可多得的重要文化史稿。

金仕善先生性格中最难得的是童趣和幽默。童趣是自然天成,幽默是阅历养成。老而有童趣,一生有幽默,靠的是知足常乐。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出一本书活六十岁。”他心目中的富足就是“丰衣足食,不缺烟钱。”哈哈!现在都远远超过了他的设想。在他的书中,让人哑然失笑的地方有很多。譬如,小时候在课桌间划一条“三八线”,如果过了界,就硬起手掌当刀,劈女同学的手肘,痛得她眼泪直淌,不敢出声。他说,现在想起来,又好笑又惭愧,真想再碰到女同学的时候道歉。

四年级的时候读《三国演义》,不认识的字就琢磨意思,只有刘备曰的曰字,他心里明白“曰”就是“说”,却把它认成“日”,四爹抚着他的脑袋说:“你这个苕伢,那字不读日,读曰,曰就是说。”

和一个同学住宿,两家都是一样穷,有盖的没垫的,他出垫的同学出盖的搭伙睡觉。有一天,无意中翻了同学的日记,日记中同学说他一些不好的话,就暗暗生气,从此冷落了同学,不和同学睡了。长大了,他们依旧是好朋友,只是这位同学到贵阳去了。他说,若再见面,一定要问问:“当年你在日记里为什么说我不好?我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哈哈!

丁时照/吾城吾乡的盛徳君子


读此书,能引起我强烈的共鸣,说明人生的困苦和快乐在人心中是相通的,可以超越年代和地域,书中所说的那些人事风物都没有走远。当官有退休的时候,作家永远在岗,有的东西永远不会变。他初中最后一任班主任,是武汉人。每逢上课,这位女老师总爱点名让他答题,武汉口音里“金仕善”就是“金四三”,每每同学们都窃笑不已。如果现在碰到武汉人叫他,依旧还是“金四三”,永远都不会改变,就像日子如果可以再过一遍,他还会重走“我的大半生”一样。好日子不怕重复,精彩可以倒带,因为有书香相伴,人生真的可以再活五百年。

丁时照/吾城吾乡的盛徳君子


丁时照/吾城吾乡的盛徳君子


丁时照:高级记者,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晚报总编辑,曾获广东新闻“金枪奖”。公开出版发行了《白领报纸的经济视野》《记者只问三个问题》《现代夸父》《财智英雄》《财智传奇》等书。

丁时照/吾城吾乡的盛徳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