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君子,弭祸于未萌《通鉴》精华12

《资治通鉴》通篇至理名言、立身之道、可谓字字珠玑。

如果你没有时间读完整本书,请看浓缩精华。值得收藏。

君子,弭祸于未萌《通鉴》精华12

今天继续介绍《资治通鉴》中的警句名言赏析,一起分享国人心灵鸡汤。

明者,弭祸于未萌。——《资治通鉴•汉纪》

注释:销:除去。弭:止息。除恶,要在 它尚未萌发的时候;止祸,要在它尚未显形的时候。

释义:聪明的人总能把祸患消灭在没有产生的时候。指除恶止祸贵在及早采取措施。

君子,弭祸于未萌《通鉴》精华12

这句话出自宋•司马光《进五规状》:“故治之于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治之于盛,则 用力多而功寡。是故圣帝明王皆销恶于 未荫,弭祸于未形。”

君子,弭祸于未萌《通鉴》精华12

“销祸(弭祸)于未萌,制胜于无形”,是李崇上表皇帝的目的所在。李崇是北魏的尚书令,又为皇帝的贵戚。当时,他的上表原本是好意,反被认为是一种罪过。到祸乱产生之后,又想派李崇去处理那里的问题,认为他是“符合众人之心”的人选。

君子,弭祸于未萌《通鉴》精华12

李崇

可是,李崇不再去做那种好心不得好报的事了,他以“年已七十”、“疲病在身”为由,加以推辞了。正如司马光所说:“彼不明之君,乌可与谋哉!”《诗经》中说:“匪用其良,覆俾我悖。”其意正是这样:良善之言不采纳,反而责备我等行逆罪。

君子,弭祸于未萌《通鉴》精华12

销祸未萌,与成语防患未萌有同等含意。

清代学者黄彭年《代刘蓉函件》之一:“大局所关,防患未萌,当局必有远虑。”指的是在祸患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要加以防范消除。

君子,弭祸于未萌《通鉴》精华12

有一古代故事,说从前有一人去探望他的朋友,见朋友家炉灶设计不合理,便提出改灶搬柴的建议,主人没有采纳。

君子,弭祸于未萌《通鉴》精华12

不久主人家房子着火,人们纷纷帮助救火,主人备酒杀牛感谢那些焦头烂额的救火者,有人提出应该感谢那个改灶搬柴的人。

君子,弭祸于未萌《通鉴》精华12

假如主人早听从改灶搬柴人的意见,便可以销祸未萌,这是太深太深的教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