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于都】 于都县的魅力“非遗”

于都县境内居住人口95%为客家人,在方言、饮食、民间文化等方面至今仍保留着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具有浓郁的客家特色,其客家人的传统器乐唢呐“公婆吹”和民间舞蹈甑笟舞、茶篮灯舞、珍珠粉制作技艺、客家擂茶等已成为国家非物质遗产,是全国著名的“唢呐艺术之乡”、曾以“三锤三匠”而获得“民间手艺之乡”的美誉。现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家级项目于都唢呐“公婆吹”和客家古文2项、省级项目7项、市级项目6项、县级项目29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2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

【方志于都】 于都县的魅力“非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都唢呐“公婆吹

于都唢吶“公婆吹”高低音演奏风格独特,曲调激昂优美,旋律婉转粗犷,低音浑厚雄壮,表现力强,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对于研究中原文化和赣南文化具有活化石的作用。于都唢呐“公婆吹”2008年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古文

客家古文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形成,主要分布在于都县的贡江镇、新陂乡、宽田乡、梓山镇、罗江乡、段屋乡等大部分乡镇。演唱古文的人多是双目失明者,以演唱古文来作为谋生的手段。他们演唱的大都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古老传说、神话和历史故事等。客家古文因大多由一名盲艺人独自完成,所以在服装、道具方面没有过于复杂的要求,使用的乐器——一般为勾筒、二胡、竹板、梆子、渔鼓、小鼓等,有时也会出现唢呐,有的艺人身兼数职,将多种乐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地运用四肢对其进行演奏,令观众叹为观止。

客家古文是一种说唱艺术,“一人一台戏”以方言为主,表演灵活方便,道具轻便简单,唱腔优美婉转,基本曲调结构多为四句体,音乐唱腔具有浓郁的地方客家色彩。其唱本、唱腔和音乐以及表现手法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方志于都】 于都县的魅力“非遗”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银坑甑笊舞

甑笊舞是一种用竹破成细小一根,扎成小捆用来洗刷锅盆的家庭生活工具、土语叫“甑刷”,专家称其为客家人的狂欢舞。甑笊舞是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的上营、中营、下围、撒网形、新屋、老街、席塘等九座屋场的传统民间舞蹈,俗称“划龙船”。此舞历史悠久,相传屈原在世时有一次全家患病,屈原夜得一梦,见河下划龙船,由此所悟许愿划龙船请神驱病而创下划龙船的由来和风俗。

甑笊舞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进行表演,反映了赣南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文化演变,是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对于研究中原文化和赣南文化具有活化石的作用,对它的抢救、发掘、传承和保护将带动于都民间舞蹈乃至整个文化事业的繁荣。由于甑笊舞场面宏大,人员不受限制,是当地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参与舞蹈,促进了各个屋场的乡亲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凝聚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方志于都】 于都县的魅力“非遗”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于都茶篮灯

茶篮灯是于都县过去较为常见的一种民间灯彩歌舞。茶农在长期的茶山劳作中为消除疲劳或传递情感常常爱唱茶歌,采茶歌中有“十二月采茶歌”颇具影响、随着采茶歌的传唱,茶农依据茶山劳动动作,加上纸扎茶篮、扇子、手帕进入民间灯彩行列,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亦名“茶篮灯”。

唐朝末年、随着大批中原人南下,有人在于都黄麟、宽田等地落户,他们与山为伍,伴水为邻,终日爬山种茶,辛勤耕作,产生了山歌、茶歌、采莲曲等。每年春节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于是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种茶、采茶、倒茶、炒茶、卖茶、販茶、送茶与灯笼舞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赣南特色,富有于都山区特点的民间灯彩歌舞。

【方志于都】 于都县的魅力“非遗”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

擂茶,在赣南地区多有流传,但其中以客家擂茶最有特色。擂者,研磨也。擂茶,就是把茶叶、芝麻、花生等原料放进擂钵里研磨后冲开水喝的养生茶饮。在“大跃进”以后,茶叶的产量越来越少,但是擂茶却并未消失,群众利用自己的智慧,或就地取材、利用可食用的野生藤叶取代茶叶制作擂茶,或不用茶叶,用花生、黄豆、芝麻、茴香等制作擂茶。

现在于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年四季喝擂茶的习惯,尤其是哺乳期的妇女更是离不开擂茶,因为常喝擂茶能够保证奶水充足。擂茶是客家人联络感情、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必备品,当主人家来客时,左邻右舍都会前来邀请客人到自家喝擂茶。

【方志于都】 于都县的魅力“非遗”

(资料来源:于都县文广新旅局;供稿:于都县志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