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滯漲!重慶房市2020年走向展望

最近接了好幾個新房推銷電話,都是新房中介或者售樓部職業顧問打來的。對此,我深感欣慰。這說明重慶的樓市還沒有冷,城市發展的驅動力依然在驅動市場。

但是,我本人非常不推薦在這個階段買房。原因只有一個:現在的經濟形勢真的極其不明朗。

買房,如果脫離自住需求,從投資或者投機的角度來講,現在是一個非常不好的時機。因為無論是投資或是投機,都是要基於經濟的良好預期。在如今的局面下高看房產,無異於在大海中間踩水,也許你感覺自己掌握住了水性,實際腳下卻是萬丈深淵。一個海浪打過來,十死無生的概率極大,九死一生的概率極小。

這裡試著闡述一下原因。

第一,美聯儲降息到零利率,已經充分暴露出,資本市場正面臨通縮風險。通縮不是由於金融風險造成的,而是由經濟風險造成的。而這次風險的化解,並不像2008年一樣,可以靠印多少鈔票或量化寬鬆就可以解決的。如果經濟起不來,無論多麼大的寬鬆量化手段,也沒法讓經濟復甦。這就好比萬艾可,能夠解決勃起障礙,但是面對天閹依然無解。

第二,央媽雖然與世界主要金融市場保持了利差,A股市場也走出了一段相對獨立的行情,讓我們的套利吸引力比歐洲和美國顯得略強些,但也只是理論上的。全球資本熱愛並持有美元勝過黃金,強美元依然是硬通貨。認為外資會哭著、嚷著、跪著、求著湧進中國,撿拾物美價廉的各種資產標的,進而推高包括房產在內的資產價格,未必有些一廂情願。

第三,LPR利率的推出,說明在目前的經濟建築頂層設計中,高層是下了大定力要阻斷低利率推高房價的預期。這裡要解釋一下為什麼低利率會推高房價?在經典的經濟學原理中,房價=租金/利率,任何時候的利率下調都會被視為推高房價的利好。同時,正如任澤平所言,中國目前的經濟走勢就是:拿走豬肉只剩通縮,為了扶持中小企業,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也就是利率勢在必行。但是,如果不切斷利率與房價之間的線性預期,釋放出來的資金大概率會繼續流入房市,進而推高房價。央行通過利率加點的方式,對房貸成本精確控制。也就是說,央行雖然降低了基礎利率,只要調高加點數,房貸利率會依然沒有降低。或者,即便房貸成本有所降低,也會和基礎利率保持足夠的利差。

因此,從宏觀角度層面,現在的經濟形勢並不利好買房。對於那些沒有足夠資金,需要通過加槓桿甚至連首付都是借來的人來說,買房的收益和風險不成正比。

但是,在微觀層面,對於有改善需求的人來說,的確需要認真考慮要不要下叉的問題。因為,在未來一段可以遇見的時間段,樓市有極大可能進入滯脹局面。即:

新房價格會很高,二手房可能會打折才成交。

首先,經濟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政府需要天量資金投資,勢必需要舉債。而發債是需要抵押物的,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土地就是最好的抵押物,因此政府本身既不希望也不允許土地貶值。土地價格會跟隨GDP的發展而自然上行。

其次,房屋的成本包括土地、建安和人工。在可以預期的一段時間內,這三樣成本都是呈上升趨勢的。土地就不說了,前一部分已經提及。各行各業的運營成本都在上升,建安成本自然也一樣。人工方面,房地產行業是大基建的一部分,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相對不那麼高,是吸納社會底層勞動者的一個重要就業行業。在保增長、保預期、保穩定、保就業的現實限制面前,調整人工成本的難度非常大。

最後,增加居住面積是最基礎的改善需求。按照最新的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36.6平方(建面)的標準,一個四口之家至少需要居住面積109.8平方(建面)。建造單價每提升100元,總價就要上升10980元。這還只是計算的最小型改善面積,三世同堂改善家庭型的購房面積會更大,總價自然會更高。

換句話說,受成本制約,改善型新房的價格會逐級上行,越來越高。特別是對於重慶的新房來說,由於新房的整體價格本來就偏低,價格很難有實質性下降。

再加上境外資本湧入國內後,依然會有追求安全的資金選擇房產,比如潘石屹,就準備賣掉SOHO中國並且已經找到了接盤基金。新房市場的名義價格會被托住,很難垮下去。

但是,經濟不好是客觀現實,通縮的影響遲早會傳遞到各個經濟領域,也必將傳遞到樓市。觀望將成為常態,對於那些只能在二手房市場變現的投資投機者來說,只有降價才能換得出手機會。但大多數賣家是惜售的,市場的流動性,會被他們自己慢慢鎖死,只有急於套現的賣家,才會忍痛讓價換成交。

房產價格高高在上,最終的成交價格可能會低至7~5折。這就是樓市最有可能的局面。

但是,從長期來看,重慶的城市化發展還有空間,長期持有重慶房產的投資者,始終能分潤到城市的發展紅利。

投資也好,自住也罷,或者純粹投機,究竟何去何從,盡在讀者心中。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請點擊分享,推薦給朋友;如果想定期收到資訊,請點擊左上方的公眾號鏈接,訂閱“吳先森的沙龍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