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區團購中,如何繞開“陷阱”?

受疫情影響,一些城市的商場、超市不再對個人開放,社區團購

便成為很多居民買菜的重要渠道。社區居民通過社區登記、團購、跑腿代買的方式就能完成購物,十分便捷!


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蔬菜缺斤短兩、內容單一、價格偏高以及捆綁銷售等


在社區團購中,如何繞開“陷阱”?


擾亂社會秩序、違規者必究!


在社區團購中,如何繞開“陷阱”?

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電子商務法》相關條款: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欺詐行為的,需要加倍賠償消費者的損失,加倍賠償的金額是購物款的三倍,如果加倍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應當賠償五百元。


對於食品類的商品,《食品安全法》也有特別規定:如果購買了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了可以向食品的生產者或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所受損失三倍的加倍賠償,加倍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應當賠償一千元。


《電子商務法》第19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醒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如果電商平臺或者商家違反了上述規定,監管部門可對其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


小編勸一些不良商家和團購組織者,別再“玩火”!全民抗疫,加強社區團購食品安全保障,需要各方努力!


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團購有哪些注意事項?

在社區團購中,如何繞開“陷阱”?

在社區團購中,如何繞開“陷阱”?

在社區團購中,如何繞開“陷阱”?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