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談談哲學的起源及簡史可以嗎?

致敬大師


又是一個特別龐雜的學術問題,談談我的一點淺顯瞭解吧。

最先提出哲學概念的應該要算古希臘人,哲學的前身應該就是古希臘神話,描述的基本就是神的故事和一些英雄史詩,其中有的內容會涉及到人類起源等哲學思考,被廣泛認為是哲學的萌芽。

第二個階段應該是公元前六七百年,由蘇格拉底開端到亞里士多德結束,以這倆人為代表的哲學家將觀察視角由宇宙放在了人的身上,創立了形而上學的自然哲學、美學、倫理學等,亞里士多德獨領了科學這一領域。

第三個階段,希臘哲學不流行了,開始普遍信仰神學了。基督教的教義是最被普遍接受的哲學思想。一般稱作中世紀哲學期或神學哲學時期。

第四個階段,屬於近代哲學時期,由笛卡爾出現為開端,歷經文藝復興、工業革命等,先後湧現出一大批厲害的哲學家,尼采就是其中的代表。這一時期,又被稱為哲學的黃金時代。

第五個階段,就是我們現在正經歷的時代,稱為當代哲學時期。當代的哲學方向與分類太過複雜,如果解釋清楚就能成就一本哲學著作了,在這裡就不班門弄斧了。


松葉主理


聊哲學起源已經是一件很頭疼的話題了,這就好比聊幾千年的歷史一樣,更別提簡史了,因為這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說得清楚的,就算是市面上將哲學的書籍很多也只能稱為簡史,更何況也談的並不齊全。不過愛好文學的怎麼可能錯過哲學這個話題呢,乾脆就試著講到哪算哪,最後還想推薦一本個人覺得比較好的哲學簡史。

(孔子)

提到哲學,可能我們更多關注的是西方哲學,也就是古希臘哲學,但其實同一時期我國的孔子、老子等一群子也都是哲學家,而印度出現的《奧義書》和佛陀,也探究了懷疑主義、唯物主義、詭辯派和虛無主義等哲學話題,再有比較冷僻的巴勒斯坦的以賽亞等先知們,可以說是中國、印度和西方在三個不同地區在同一時間點發展起來了哲學。那麼,這些不同地區在哲學起源上有沒有共同性呢?

(柏拉圖)
答案是有共同性的,任何的哲學之間都是相互包容的,雖然分處各種的對立的流派,但實際上每一種哲學都是相互堆砌形成的,各個流派共同組成了哲學整體。而凡是哲學流派中最初的東西,也一定是哲學這個體系中最初的東西。

(黑格爾)

可能這麼說比較繞,說人話其實就是越是早期的哲學越是具有普遍性,而這些問題在以後的任何流派都是差不多的東西,只是每個流派對這些問題有不同的解說,正是因為對這些問題有不同的解說才形成了各種流派。比如孔子和蘇格拉底都強調倫理道德,只談倫理,不談天或自然,分別將“仁”和“美德”作為各自哲學的核心。

至於每個具體哲學流派的核心是什麼,在這也沒條件講,只看過幾本哲學書的我也沒能力談,最後推薦一本書叫《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這本書比較全面的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主要哲學家的哲學核心,還是比較不錯的。


歷史小詞


自然形而上的思考是哲學發展的本質。在原始社會中,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還不瞭解,打雷閃電、山洪暴發等自然現象激起了人們對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認識,這便是宗教的早期雛形,可以說,在這一時期,哲學解釋宗教的形式存在。

哲學產生於社會生產力長足進步的古代奴隸制時期,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人們認識能力的較大提高,人們開始思索世界的本質等理論問題,人類早期的哲學思想出現了。在古代,哲學研究的對象是龐雜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給人以智慧、使人聰明的各種問題,都是哲學的研究對象。這時期的哲學研究對象,包含了具體科學的對象,哲學和科學渾然一體。

到了奴隸社會中期,數學、天文學和醫學等具體科學成為一門門獨立的科學,從哲學中分化出去了。哲學的研究對象縮小了,並具體化了,在哲學內形成了各種具體的哲學學科:本體論、認識論和邏輯學。

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確立,產生了近代實證科學,各門具體科學紛紛從哲學中獨立出去,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哲學研究對象又縮小了。恩格斯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學中還仍舊存在的,只有關於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形式邏輯和辯證法,其它一切都歸到關於自然和歷史的實證科學中去了。認識論和發展觀的問題成為這一時期哲學的重點問題。

擴展資料:

哲學基本問題有兩方面的內容:

1、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

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屬於二元論。

2、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於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也有一些哲學家如D.休謨和I.康德,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


lLYINB


哲學的起源,這是個大到幾乎沒有邊界的問題,也是個抽象到幾乎沒有答案的問題。如果非要說出一個起源來,我願意用19世界德國浪漫派詩人諾瓦利斯的一句話來回答:“哲學就是懷著鄉愁的衝動到處尋找精神家園。”這裡的鄉愁,就簡單的理解為家鄉吧。

一個人的家鄉,是每個人最終都應回去的地方,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回去。將這種“鄉愁”、“家鄉”抽象化,就是哲學三問中的後兩問(第一問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當人類意識到萬事萬物皆在流變,以及自身的認知與生命的侷限時,便開始追尋探究一種永恆不變的東西——比如對無限的探究。這便是哲學中的“本體論”,“本體“就簡單理解為導致萬事萬物誕生記變化的原因。

西方哲學中的“形而上學”,就是一種研究“本體”的哲學。之所以叫“形而上學”,是翻譯時參考了《易經》中的兩句話:“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最初的哲學誕生於形而上學,後來不斷的開枝散葉,發展出各種門派學說,如倫理哲學、宗教哲學、認識論等等,很多很多。

至於簡史,更不是一句兩句說清楚的,這裡推薦兩本書吧。西方哲學,看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中國哲學,看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


光速陀螺


自然形而上的思考是哲學發展的本質。在原始社會中,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還不瞭解,打雷閃電、山洪暴發等自然現象激起了人們對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認識,這便是宗教的早期雛形,可以說,在這一時期,哲學解釋宗教的形式存在。

哲學產生於社會生產力長足進步的古代奴隸制時期,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人們認識能力的較大提高,人們開始思索世界的本質等理論問題,人類早期的哲學思想出現了。在古代,哲學研究的對象是龐雜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給人以智慧、使人聰明的各種問題,都是哲學的研究對象。這時期的哲學研究對象,包含了具體科學的對象,哲學和科學渾然一體。

到了奴隸社會中期,數學、天文學和醫學等具體科學成為一門門獨立的科學,從哲學中分化出去了。哲學的研究對象縮小了,並具體化了,在哲學內形成了各種具體的哲學學科:本體論、認識論和邏輯學。

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確立,產生了近代實證科學,各門具體科學紛紛從哲學中獨立出去,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哲學研究對象又縮小了。恩格斯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學中還仍舊存在的,只有關於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形式邏輯和辯證法,其它一切都歸到關於自然和歷史的實證科學中去了。認識論和發展觀的問題成為這一時期哲學的重點問題。

擴展資料:

哲學基本問題有兩方面的內容:

1、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

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屬於二元論。

2、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於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也有一些哲學家如D.休謨和I.康德,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為哲學史上的不可知論者。


梁現實


不要用現代的理念和思維去解答最原始的哲學起源,如意認,物質,形而上,形而下。那是在猜度原始人類。

人類在原古時的直立人,為原始群到部落雜居就有了召喚式哲學,如對天上的閃星,黑夜的光園,白晝的🔥一般的空中大餅,用單音付與上支的手式交流著,黑夜與白晝,星月與日光那如幾歲孩子般的可笑問答,'在幾百年內這樣單調的傳達最原始的如夢般的滑稽傳承。

它的初形是在雜居到分居的等級開始,從知恥知醜到取🔥火有了真正意義的原始哲學起原,

用結繩記事劃道做次,對自然界的天與地,上與下,黑與白,進與退,山與水,生與熟,陰與陽的初步認知,對於不能左右的水與🔥火的自然災難,與天上的太陽與月亮,與動物界的鳥獸作圖騰用來供上蒼的天神,與大地江河的地靈才真正意念上與思維哲學開端,起源有了意識,與形態的表達與傳承。


i米和平


古希臘四大哲學學派:犬儒學派、伊壁鳩魯學派、斯多葛主義、懷疑主義。今天我們首先介紹伊壁鳩魯學派,以及這個學派的創始人:伊壁鳩魯。

在介紹伊壁鳩魯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古希臘哲學的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大約從公元前600多年至公元前400多年蘇格拉底之前。古希臘哲學的起點是從“西方哲學之父”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之原”。古希臘人們開始擺脫神創論的束縛,打開了理性思考世界的大門。之後一大批古希臘思想家開始對世界進行理性的思考,比較著名的有幾大學派,包括泰勒斯為代表的米利都學派;以巴門尼德為代表的“愛利亞學派”;以畢達哥拉斯為代表的“畢達哥拉斯學派”。這一時期湧現出了非常多偉大的哲學家,比如提出“氣本原論”的阿那克西美尼、提出“火本原論”的赫拉克利特、提出“原子論”的德謨克利特、當然也包括提出“數本原論”的畢達哥拉斯等等。

這一時期的哲學家思想的一大特點就是,他們都偏向“自然哲學”,探討的主題是“本體論”也就是對世界的起源,萬物的構成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見解。雖然他們的觀點和思想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有些不可思議,甚至可以說荒謬,但是,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人們開始擺脫神的束縛,用更加理性的態度去看待這個世界,不得不說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第二階段:是從公元前400多年的普羅泰戈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之後便是古希臘最為著名的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這一時期的思想特點是從外部的自然界,轉向了關注人類自身。從探索萬物的構成,轉向關注人性的善惡、道德以及知識等與人類自身相關的話題。蘇格拉底提出了“認識你自己”,並一生致力於啟迪他人思考,傳播知識。之後柏拉圖的“理念論”影響了西方此後上千年的思想和文明。而亞里士多德顯然是古希臘哲學和科學的集大成者,是一個百科全書的思想家,是邏輯性和生物學的創始人,也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形而上學”這一概念和思想體系,其中包括他的“四根說”“十範疇”等等。

可以說,這一時期的是古希臘思想最為繁榮的時期,但是這一時期也是古希臘從繁榮到衰落的一個時期,古希臘先後經歷了波希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等,古希臘從一個繁榮富強的民主城邦制國家,後來被亞歷山大為首的馬其頓帝國所征服,最終古希臘文明逐漸走向瓦解和衰落。

第三階段:在亞里士多德之後的公元前300多年,到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文化逐漸走向衰落,而這一時期也出現古希臘四大思想流派,也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犬儒學派、伊壁鳩魯學派、斯多葛主義、懷疑主義。這一時期的古希臘思想的特點是,他們對世界並不感興趣,他們也並不關心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而唯一關心的是人自身的感受,以及如何獲得快樂和幸福等等話題。比如伊壁鳩魯學派就以快樂哲學、甚至是縱慾主義聞名;而斯多葛學派則以追求靈魂的快樂和幸福,而放棄對肉體和現實的幸福的追求。

回顧古希臘這三個階段的思想發展,我們可以發現,每個時期的思想文明,都高度和這個事情的歷史背景相關。好了,簡單介紹了古希臘的思想發展的歷史背景,接下來,回到今天我們介紹的“伊壁鳩魯學派”。剛才我們講了,伊壁鳩魯學派,常常被認為是一種、“享樂主義”,甚至是“縱慾主義”的代表。但實際上,伊壁鳩魯學派是一種“快樂主義哲學”。他們提倡理性、節儉、樸素的生活方式,所追求的快樂也是一種清心寡慾的簡單快樂。主要宗旨就是要達到不受干擾的寧靜狀態,並要學會快樂。

伊壁鳩魯學派的創始人,伊壁鳩魯(公元前341 - 前270年),是古希臘哲學家和無神論者,也是被認為是西方第一個無神論哲學家。他出生於古希臘城邦薩摩斯,但父母親都是雅典人,他14歲開始學習哲學,18歲時搬到雅典,曾就學於柏拉圖學派的潘菲勞和德謨克利特學派的腦西芬尼等人,並熟悉亞里士多德和阿那克薩戈拉等早期哲學家的哲學。伊壁鳩魯繼承、修正和發展了德謨克利特的哲學,建立起一個思想上統一的完整體系。

公元前306年在雅典,在他自己買的一所花園裡辦學,由此伊壁鳩魯學派也稱花園學派。伊壁鳩魯的學校裡有男有女,還有奴隸,以充滿友誼而著稱,這個學派在他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動。傳說中他住在主房和庭院內,與外部世界完全隔絕,因此也被人稱為“花園哲學家”。據說會在庭院的入口處有一塊告示牌寫著:“陌生人,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的生活。在這裡享樂乃是至善之事。”

伊壁鳩魯的學說廣泛傳播於希臘—羅馬世界。伊壁鳩魯學派作為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延續了4個世紀,而在古羅馬時期的另外一個哲學家西塞羅把“伊壁鳩魯學派”稱之為“縱慾主義”,並且到處敗壞伊壁鳩魯的名聲,因為西塞羅本身是一個斯多葛學派的人,斯多葛學派的思想和行為可以說是和伊壁鳩魯學派正好對立的,他們是“禁慾主義”的代表,我們在後面的文章中會介紹斯多葛學派的思想。

伊壁鳩魯也是一位高產的哲學家,據記載,他的著作多達300多卷 ,其中重要的有《論自然》、《準則學》 、《論生活》和《論目的》等 。現存的只有三封信和題為《格言集》和《學說要點》的殘篇。

伊壁鳩魯思想的主要特點是宣揚從原理世俗的紛擾,尋求簡單的快樂和幸福,雖然他們把快樂與幸福相等同,但卻堅決反對把快樂與享樂相等同,伊壁鳩魯區分了三種不同的快樂:

第一種是自然的和必須的快樂,如食慾。

第二種是自然的但卻不是必須的快樂,如性慾。

第三種則既不是自然的又不是必須的快樂,如虛榮心。

伊壁鳩魯在比較了各種快樂的得失後,認為靜態快樂高於動態快樂。

伊壁鳩魯分析了現實的世界會對人的心靈產生紛擾的三個原因:

第一個是對自然災害的恐懼,比如地震、海嘯、颱風等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等等。

第二個是對死亡的恐懼,死亡的不確定性和必然性,會讓我們的心靈所產生不安的情緒;

第三個是人際關係不和諧的干擾。人生活在社會中,難免與人打交道,難免會產生各種摩擦,這也會對我們心靈帶來紛擾。

那如何解決心靈的困擾呢?伊壁鳩魯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繼承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的思想學說,認為世界是由一堆原子構成的,並不存在所謂的神,是一位典型的唯物主義者,他認為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比如自然災害,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的原因,跟神無關,因此伊壁鳩魯也被稱為第一個明確提出無神論的哲學家。

總體來說,伊壁鳩魯學派提倡的是快樂主義,但絕對不是縱慾和享樂主義。在古希臘文化和社會出現衰落的大背景下,人們開始關注自身的幸福和快樂,帶有強烈的個人主義和人本主義色彩,這是這一時期古希臘各個哲學流派思想的共同特點。


希倫寶貝


佛法即是哲學又是生命科學 易學是哲學中的哲學 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哲學的起源


修心莫善於寡慾


這個問題要回答太費勁,一兩句講不清,有西方哲學發展史,中國哲學發展史,中國哲學發展史讀讀馮友蘭先生編的《中國哲學簡史》


翰墨榮華


哲學的起源從懂得製造工具和火開始,其簡史使是:利用火;製造石器,開始刀耕火種農業,懂得冶煉,發明文字,創造藝術,宗教……科技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