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應該提前消費,提前享受生活,還是應該像我們父母那輩一樣,有錢就存銀行?

破繭成蝶


首先在疫情的這個大背景下,確實給過度消費的年輕人上了一課。前段時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在疫情結束後會爆發報復性消費嗎?”

一位00後介紹了自己的心路歷程,表示疫情教會了他兩件事:

1.原來自己做飯不點外賣,能省下來很多錢

2.現在買不起N95流下的淚,都是當初爆買遊戲裝備腦子裡進的水

馬雲在湖畔大學演講時“要在陽光燦爛下修屋頂,不要等到下大雨去修屋頂”,阿里有這樣一個部門,每天的工作就是專門攻擊公司的系統,發現BUG並第一時間修復,以此來不斷提高阿里系統的安全性。所以年輕人要學拼命攢錢,讓銀行卡中不斷增長的數字作為增加安全感的砝碼,擁有隨時應對不確定未來的底氣,和能夠改變生活中不滿的勇氣。

當然不是讓年輕人完全不去享受生活,去看世界,開拓眼界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合理分配資產。

40%拿來用於供房或者理財,提高資金效率。

25%用於家庭支出,20%用於購買個人保險

每個月拿出5%投資自己,存到一定數目便可用於旅行看世界,或者學習提高。

數據顯示90後存款情況呈現出兩極分化,3成90後0存款狀態,3成90後3-10萬元存款,2成90後存款達10萬元以上。有越來越多的90後熱衷於存款。

最後分享給大家一句話:存錢的意義就是讓我不會因為錢而被迫放棄我喜歡的生活方式

點贊讓更多人看到(收藏不點贊就是耍流氓)

關注我,我們共同成長

關注公眾號校職灰鸚鵡,回覆哈佛 免費領取哈佛商學院電子書

一位90後小城青年的坎坷成長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