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媽媽偏愛弟弟,姐姐捅熟睡弟弟28刀:如何正確處理二孩關係?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不滿媽媽偏愛弟弟,姐姐捅熟睡弟弟28刀:如何正確處理二孩關係?

少女恨弟弟搶奪了母愛,衝動之下釀慘劇

近日,德國一名15歲的少女趁3歲弟弟熟睡時,連捅其28刀,還在牆上寫下了一封血書。 當時因為少女的母親有事需要外出,於是讓她幫忙照顧一下同母異父的3歲弟弟,結果悲劇就發生了。當母親回到家時,弟弟已經死亡,少女也已經失蹤。 根據警方公佈,事發時少女對弟弟的襲擊過程應該非常猛烈,現場牆上血跡斑斑,還留下了少女用弟弟血液寫下的血書。

被警察逮捕時,少女顯得很平靜,沒有絲毫要反抗的跡象。少女不否認自己殺害了弟弟,她說很嫉妒同父異母的小弟弟,覺得自己被母親冷落了,所以才做出瞭如此衝動、喪盡天良的事情。

這件慘案,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15歲,正是一個如花一樣的年紀。而他們是姐弟倆,即使同母異父,也能在漫長的歲月中增進感情,彼此陪伴。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一悲劇的發生?



不滿媽媽偏愛弟弟,姐姐捅熟睡弟弟28刀:如何正確處理二孩關係?

生二胎造成的孩子心理變化

上面案例中,少女之所以殺死弟弟,並不是因為兩人生父不是同一個人少女就不喜歡弟弟,而是少女的母親沒有處理好,生二胎給老大帶來的心理落差。

對孩子來說,母愛是不可替代的。從小就習慣了母親圍著自己轉,享受慣了母親專寵的孩子,又怎麼肯允許母親不打一聲招呼,就一下子把原本只給自己的愛轉移到了別人身上。

孩子再小,也有他們獨立的意識和想法。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在一些與他有關的重大決定之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並參與決定。

不滿媽媽偏愛弟弟,姐姐捅熟睡弟弟28刀:如何正確處理二孩關係?

在《奇葩說》裡,曾有一期的辯題是:生二胎要不要經過老大的同意?

辯手傅首爾說,拿到辯題,自己就去問了兒子“媽媽能不能生二胎?”

兒子對她說:“媽你是不是不忙了,我可以讓你馬上忙起來。我覺得你得考慮清楚,萬一跟我一樣不爭氣怎麼辦?”

傅首爾抱著兒子猛親了一口說:“怎麼會不爭氣呢?你是最棒的!”兒子說:“我這麼棒,你還要二胎幹什麼?”

聽到兒子的回答,傅首爾心裡一震,她說:只有我這個當媽的才懂他的不安,他其實想表達,媽媽,是不是我不夠好?

孩子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好,媽媽不想再愛自己了,才會想多生一個孩子出來,取代自己的位置。孩子最怕的,就是失去父母的寵愛。

不滿媽媽偏愛弟弟,姐姐捅熟睡弟弟28刀:如何正確處理二孩關係?

傅首爾說:當一個孩子表達,我不想要弟弟妹妹,我不想要分享愛,我想爸媽只愛我的時候。我們能不能不要簡單粗暴的認為:這個孩子是自私。

當一個孩子手裡有一百顆糖,他怎麼會介意分享。但當他手裡只有兩顆糖,你又憑什麼要求他大方。

在孩子的世界裡,母愛是不能被分享的。爸爸媽媽就應該只愛他一個人,如果不經他同意,毫無防備就多出另一個孩子,搶走了原本只屬於他的愛,他當然會生氣。

很多爸爸媽媽都說,生二胎是為了陪老大,即使有了老二,也不會減少對老大的愛。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滿媽媽偏愛弟弟,姐姐捅熟睡弟弟28刀:如何正確處理二孩關係?

怎樣處理生二胎給老大帶來的心理落差

我本身也是一個二胎寶媽,生老二之前確實是為了給老大一個夥伴,讓他不再那麼孤獨。

我想著,即使有了老二,老大也依然會是我最疼愛的孩子。但自從老二出生後,老大的地位卻一落千丈。

我也想像從前一樣,時時刻刻陪著他、照顧他,但多了一個孩子之後,根本就心有餘而力不足。

母親會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新生兒身上,對老大的照顧也當然不可能再像從前一樣事無鉅細。

老大會吃小嬰兒的醋,即使當母親的跟他講道理,說小嬰兒和他都是媽媽生的,長大了會陪他一起玩,還會像媽媽一樣愛他,也還是沒能讓他打消了心裡的嫉妒。

他始終會覺得,是媽媽生了老二,不再愛我了,否則如果媽媽愛我,又怎麼會不再像從前一樣天天抱著我、陪我玩、照顧我呢?

孩子的情感比大人豐富,也比大人更敏感。有時候媽媽一句無心的責罵,都能令他們大哭一場。

不滿媽媽偏愛弟弟,姐姐捅熟睡弟弟28刀:如何正確處理二孩關係?

許多生了二胎的父母,經常會對老大說“你是大孩子,你要讓著小的”,老大自然就會感到落差,以為自己不再被重視。

  • 所以,如果父母覺得二胎非生不可,那麼就要在生二胎前先給老大做好心理建設,要讓他知道,生下的小寶寶是他一母同胞的親人。
  • 重點是告訴老大:可能爸爸媽媽會因為照顧小嬰孩而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事無鉅細地照顧著你,但你要知道,爸爸媽媽會始終如一地愛著你,你永遠是爸爸媽媽不可分離的好孩子。
  • 然後,在二胎出生前,和家人一起制定出如何照顧兩個孩子的分工明細方案。
  • 在寶媽生二胎坐月子期間,家裡就要有一個專門頂上原來媽媽的空缺,專心地陪伴照顧老大。
  • 寶媽也可以在照顧二寶的空歇,陪老大聊天,講故事,做一些輕鬆的親子接觸,讓老大感覺自己仍是媽媽最愛的孩子。

孩子的心理健康,離不開父母的引導。母愛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只有當他覺得自己是被母親愛護著的,他才能健康長大,用愛回報著世界。



不滿媽媽偏愛弟弟,姐姐捅熟睡弟弟28刀:如何正確處理二孩關係?

怎樣培養孩子之間的感情?

《奇葩說》辯手陳銘曾解讀“孔融讓梨”,他說:孔融讓梨的前提是,梨先到了孔融手裡。孔融說,他小我給他。如果一開始那個梨都沒有到孔融手裡,大人就直接說,孔融你大,直接給了比他小的孩子,孔融心裡也一定不會開心。

陳銘說出了孩子之間相處的本質:如果父母沒有建立一個公平的規則,那麼孩子之間很難相處好。

如果父母從未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們的內心,就根本不可能理解得了孩子的行為。當孩子覺得不被父母重視的時候,就會做出各種不理智的行為,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

強迫孩子接受“大的應該人讓著小的”的觀念,只會增加老大對老二的敵意。一旦兩個孩子的內心拉開了距離,即使是親手足也很難和睦。

父母要注重兩個孩子之間感情的培養,儘可能找到兩個孩子之間的平衡點,孩子間產生的問題,儘量不偏不倚地讓他們自己解決。

其實孩子最在乎,就是父母給予的愛是否均衡。只有父母不偏向任何一方,給孩子均衡的愛和陪伴,才能讓孩子共同成長,互助互愛。

安德烈·莫羅阿在《人生五大問題》中說:什麼是幸福的童年呢?是父母之間毫無間隙,在溫柔地愛他們的孩子時,同時維持著堅固的紀律,且在兒童之間保持著絕對一視同仁的平等態度。

作為一個二胎家庭的父母,要記得時刻提醒自己:愛要一碗水端平。


只有真正公平公正地對待兩個孩子,才能讓他們知道,他們是一個共同的整體,也才能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手足情深。


作者簡介:小旭和你聊情感——原名:吳小旭,情商不高但敢愛敢恨。歡迎關注,期待和你一起聊暢意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