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的兵力推算,肯定不是1万对10万!

官渡之战是公认的一场以少胜多的关键性战役,根据史书记载,袁绍“

简精卒十万,骑万匹,欲袭许”(《袁绍传》),曹操“兵不满万,伤者十之二三”(《武帝纪》)。按照这个记载,双方兵力很明显,袁绍11万步骑,曹操只有8千左右步骑,真真的以一当十!

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的兵力推算,肯定不是1万对10万!

但是这个兵力对比,你相信吗?我反正是不信的,还有一个人也不相信,就是给《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裴松之是南朝宋的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虽然是良史,但是有些地方很简略,是裴松之让《三国志》更加丰富起来。裴松之对于官渡之战袁绍、曹操兵力提出3点疑问:

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的兵力推算,肯定不是1万对10万!

第一,从曹操起兵后发展过程分析。曹操陈留起兵就有5000人,此后四处征战,胜多败少,不断收降各路军阀,兵力肯定不断扩张。单单击破青州黄巾,收降卒30多万,建立所谓青州兵。哪怕十里挑一,青州兵也有3万多人,所以曹操的总兵力绝对不会仅有一万人。曹操非常清楚袁绍几乎倾巢而来,怎么会只带不到一万人去和袁绍决战。

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的兵力推算,肯定不是1万对10万!

第二,从官渡之战具体过程分析。根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在双方官渡相持阶段,

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军对峙。曹操假如兵不满万,如何能够和袁绍一样分列营地几十里。再者来说如果袁绍的兵力是曹操的十倍以上,完全可以按照“十则围之”的战法把曹军包围起来。然而实际情况确实,曹操派徐晃袭击袁绍运粮车,而且曹操亲自率兵火烧乌巢,说明袁绍根本没有10倍的兵力。

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的兵力推算,肯定不是1万对10万!

第三,从曹操坑杀袁军降卒分析。根据记载袁绍败退后,曹操坑杀袁军七八万人,假如曹操只有8000人,这七八万人分布在几十里漫长的战线上难道不会逃跑吗,无论如何也不可能。

最后,裴松之还提出一个疑问,曹操和袁绍官渡相持的时候,司隶校尉钟繇为曹军输送战马两千匹,但是在《武帝纪》等记载中却提到,曹操只有六百骑,钟繇的两千骑去哪了?结合以上的疑问,裴松之因此指出“记录者以少见奇,非其实录也”,意思是说记载历史的人为了突出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并没有如实记载曹操兵力。

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的兵力推算,肯定不是1万对10万!

为了推算官渡之战曹操兵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官渡之战不是一场短暂性的冲锋式小规模战役。而是一场持续9个月的,战线蔓延几十里的大规模战役。小规模战役,比如白马之战关羽阵斩颜良,可能存在以一当十。持续9个月,战线连绵几十里的大规模战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以不到1万人抵挡10万人。袁绍各方面能力比曹操差点,但他绝对不是傻子。

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的兵力推算,肯定不是1万对10万!

有人据此推断曹操的兵力应该和袁绍相当,也在10万人左右,对此我认为也不可能,如果这样还算什么以少胜多。袁绍的兵力绝对比曹操多,以袁绍11万人计算,曹操兵力如果少于5万人,也不可能双方连营几十里对抗。所以我认为曹操的兵力应该在5~8万之间,如果多于8万人,那么能够战胜袁绍也没什么好吹的了。

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的兵力推算,肯定不是1万对10万!

其实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印证这一推算,官渡之战前,袁绍并河北青、冀、并、幽四州,曹操兼并河南司、豫、兖、徐四州。军队数量完全可以从袁、曹控制区的人口数量来推算,袁绍河北四州,总户数约200万,人口约850万;曹操河南四州总户数约339万,人口1800万,但是曹操所在中原地区一直是汉末主战场,所以双方人口其实差不多,可能河北更多一些。

因此,双方能动员的兵力也差不太远。但是由于曹操所处四战之地,需要分兵防守刘表、孙策等,还要留守许都,所以曹操能够集中到官渡前线的兵力少于袁绍。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推算,肯定存在很多漏洞,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三国志》、《后汉书》、《官渡之战曹军兵力考》

你认为官渡之战,曹操有多少军队? (单选)
0人
0%
1万
0人
0%
2-5万
0人
0%
5-8万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