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大学生“不值钱”了,比不上农民工,背后真相是什么?


大学生和农民工都是庞大的群体,然而,网上的一个段子,将这两大群体,列为相比较的对象。有人说,月薪三千的工作,能够雇来大学生,却不一定能够雇来农民工,换句话说,就是大学生“不值钱”了,比不上农民工,那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

有人说,大学生“不值钱”了,比不上农民工,背后真相是什么?


为什么大学生会变得“不值钱”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单纯从收入上来看的话,大学生并没有“输给”农民工,根据《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月均收入3721元,比上年增加236元,增长6.8%。

而在《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居行报告》中显示,2019年高校毕业生月平均薪资6423元。从这两个报告给出的数据来看的话,大学生在平均收入方面,是“完胜”了农民工。

有人说,大学生“不值钱”了,比不上农民工,背后真相是什么?


即便如此,依旧有人认为,“廉价大学生”时代已来了,而这一原因,或许会让大学生变得“不值钱”了,那就是,现在的大学生“多而不精”。

常言道,读书能够改变命运,很多学子寒窗苦读十几年,就是为了一朝入榜。过去,能够考上大学,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从而让大学生变得“凤毛麟角”,而那时候的大学生却是也是“香饽饽”,毕业了,走入社会,都是各大单位争夺的人才。

有人说,大学生“不值钱”了,比不上农民工,背后真相是什么?


而如今,各省高考录取率不断攀升,让进入大学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了。就拿2018年来说吧,全国高考报名考生人数达975万人,根据各地公布的高考录取数据显示,总录取率较高的地区有内蒙古、浙江、江苏、河北,这些省份的高考总录取率已超过90%。

由此可见,能够迈入大学,成为大学生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在如此情况之下,也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个感受,那就是,身边的大学生一抓一大把,由于大学生的数量增多了,而“质量”却在下降,从而,让人得到了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

很多人会说,现在的大学生确实多,但是有“真材实料”的大学生却很少。很多人进入大学之后,都会放松自己,四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才发现在大学,并未提升自己。也正因如此,每年毕业季,很多大学生都要面临“就业难”。

有人说,大学生“不值钱”了,比不上农民工,背后真相是什么?


大学生多了,而市场饱和了,用人单位也会“挑肥拣瘦”。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很严峻了,那些自身竞争力相对偏弱的大学生,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些工资相对不是很高的工作。在此情况之下,也就出现了“月薪三千的工作,能够雇来大学生,却不一定能够雇来农民工”的现象。

“大学生变得不值钱了”这样的观点,或许比较直白、极端,但是却那么的现实。大学生在了解到现实的残酷之后,也应该改变“上大学混日子”的态度,在学习上更加投入,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力,自我价值变高了,才会有更大的市场。对此,你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