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

- 01 -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

1977年8月,高考恢复。同年10月,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但最终只有27万名考生被录取,这是名副其实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况且那个年代,家里能供出一个读完高中的孩子已属不易,出了一个大学生,仿佛文曲星下凡,十里八村的人都跟着沾光。所以那时的“大学”就是“精英教育”的代名词,“大学生”也成了“天之骄子”的化身。

改革开放40年来,累计已有2.28亿人报名参加普通高考。2014年至今,“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已安排90余万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相当于在中西部新建了100所万人大学。“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5年累计录取学生40万人。2018年,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17.6万人,是2013年的近40倍。而同年六月,全国普通高考报考人数约为975万人,录取约715万人,录取率达到73%。

从数字来看,我国的普通高考制度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不断转型,这对提升国民文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平、促进青年人的成长、助推国家选才等方面的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


- 02 -

我们为啥要读大学?

说起读大学的意义,最有发言权的不是家长,不是教授,而是那些实实在在经历了四年大学时代的毕业生们。从国内知名的论坛中,我们能见到大量“大学的意义”的精华总结,笔者在此整理如下:

①重新认识自己

除了自己的专业课,只要你有兴趣,大学会在文学、哲学、历史、法律、外语、体育等各个领域向你敞开大门,你获取到的新知识或许会填补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空白。对于很多大一新生来说,上大学或许是第一次远离家乡,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认识一大帮来自五湖四海的同龄人。也有很多人在大学时光里经历了人生第一场恋爱,知道了爱情的甜蜜与忧伤。所以,比起“知”你获得的更多的是“识”,这个过程让你重新认识世界,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②过几年“好日子”

在你为高考发奋努力的过程中,一定有人用这样的话安慰过你:“加油,考上了就好了!”

考上之后,你或许会明白这个“好”的意义: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绝对是你培养爱好,展示风采的好平台;课程安排不再紧张,你有了闲暇时间“放飞自我”,吃吃喝喝,甚至游山玩水,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回忆起大学岁月时的“峰值时刻”吧?

③迈向社会的“缓冲带”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在迈向复杂社会之前,你或许会经历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和竞争,经历与室友之间的包容与摩擦。你会在花掉有限生活费的过程里明白一点理财的通则,你会在兼职中获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你也可能会在同学的影响下知道穿衣打扮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在迈向社会之前,大学绝对是一个缓冲带。

④获取“入场券”

有人说,如果没有上大学,你的人生或许会开启“困难模式”。随便找一个求职网站,随便点开一个职位要求,最低学历为本科的不在少数。“文凭是平庸的保障。”这句话虽让人心酸,细想也不无道理。的确有很多人凭借考上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更多的人则凭借一纸大学文凭获取了一张安全的“社会入场券”。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


- 03 -

我们为何不满今天的大学?

谁都不能否认,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

大学扩招势不可挡。大学生多了,新的就业岗位的产生速度可没那么快。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甚至“家里蹲”的情况也并不少见。麦可思研究院于2018年6月11日发布了《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报告显示,2017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为4774元。如果身在一个物价飞涨的大城市,这个数字可能意味着受了四年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们,拿到手的工资还不够租房子和吃饭。

而大学自己的问题也日益明显:

①创新能力对国家经济的助推作用日益明显,而大部分高等学府的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创业创新教育仍然是大学的软肋。②毕业生就业和所学专业的相关性不够高,不同类型院校学生对学习过程体验和就业状况满意度存在明显“级差”现象。③多数大学的教师团队“重科研轻教学”,学生学习的后劲不足。④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不高。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


- 04 -

谁来“干掉”大学?

智能手机替代了大哥大,互联网也在日益吞噬传统纸媒的发展空间,大学的替代品是否会出现呢?

类似于慕课(MOOC)、翻转课堂等形式的网络课程,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无需过于昂贵的学费,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其课程的含金量、严格的测试、结业的认证却并不会输给传统大学。自2013年起,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国内高等学府开始承认学生在慕课上的选修学分,这意味着慕课进入正规高等教育体系的通道由此开启。

你一定知道一些没上过大学,但现在确实“混得不错”的人。你可能会说,他们毕竟只是少数的佼佼者。但究其本质,这些人并没有因为没在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就懈怠了自己,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学习知识和技能。虽然没有一纸文凭来证明,但他们的确把本领握在了自己手里。

啥是大学?那是一个很多人梦过、骂过,但未敢放弃过的地方。

如果给你一个不用上大学但却能掌握足够技能和知识的机会,你是否有勇气尝试呢?

最in大学生打卡地

集娱乐、社交、餐饮于一体的大本营

关 注 微 信 公 众 号 “inchujian”

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