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自家WIFI密碼被鄰居指責:心理學教你如何對付“不講理”的人

近日,一則視頻引發廣大網友的爭議,一男子發現家裡網絡有點卡,便修改了WIFI密碼,但隨後女鄰居就敲門質問:改密碼為啥不通知我?我家孩子馬上就要高考了,考不上清華你負得了責嗎?


改自家WIFI密碼被鄰居指責:心理學教你如何對付“不講理”的人

看到這則視頻,不禁讓人哭笑不得,滿臉問號。怎麼改自己家的WIFI密碼還要經過鄰居的批准?合著你蹭著我家的網怎麼還能這麼理直氣壯?

這就好像有人對你說,“你家的錢為什麼不給我花?”“你家做的飯為什麼不讓我吃?”一樣,霸道得太不講理了。

改自家WIFI密碼被鄰居指責:心理學教你如何對付“不講理”的人

相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也遇到過這種“無理強佔三分”的行為,他們似乎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定位,遇上這樣的主兒頓時有種“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的感覺。大多數人為了避免無謂的爭吵,都會選擇不予理睬,但往往得到的結果可能是對方變本加利,得寸進尺。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一味地忍著並不足取,這種不良感受積壓在心中,時間長了,還會影響健康。

還是用話懟回去?又或者跟人家繼續講道理?面對氣勢洶洶的來者進犯,和一個不講理的人講道理,除了消耗自身能量,無疑是對牛彈琴。

那麼,如何對付不講理的人呢?

美國精神病學家、醫學博士馬克·格爾斯頓在其著作《和“瘋子”對話》一書中,分享了幾個心理學小技巧,用於對付那些不講理的人。

1 放棄通過爭辯能勸解對方的念頭

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這種不講理的人。比如,你正排隊,突然有人過來插隊;比如,你正在用餐,隔壁的一群人,大聲喧譁,粗言穢語。比如,你心情很好地在街上散步,突然有個人過來撞了你一下,卻眼睛瞪著你,對你說“你瞅啥?”

這時候最不明智的就是和對方論理,不要希望“動動嘴皮子”就能解決問題。先放下這個要說服對方的念頭,我們自己會一下子輕鬆很多,冷靜很多。

改自家WIFI密碼被鄰居指責:心理學教你如何對付“不講理”的人

你要認識到,對方在發飆的時候是無法理性思考的,不要簡單地希望以理服人,他們的行為往往有著根深蒂固的情感原因。

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巨嬰”心理,從字面意思不難理解,就是

有著成年人的年紀和身體,但心智還停留在嬰兒階段,呈現“幼態持續”狀。

成年巨嬰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私的,他們做事只會考慮自己的利益,認為自己開心就是最重要的。他們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認為我想要什麼,你們就得滿足我,不滿足的話,他們就會哭鬧。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得讓著他,慣著他,以自我為中心。

他們雖然有著成年人的軀殼,但是思想卻還像孩子一樣。

2 不要被對方的情緒劫持

面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你是否感覺“生氣、內疚、羞愧、害怕、沮喪或者自己也會發瘋?”迅速覺察自己的狀態,不要被對方的情緒或者行為裹挾。

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做“情緒劫持”,也被稱為“杏仁核劫持”,其中,杏仁核指大腦中負責感知威脅的部分,如果你被對方的情緒劫持,那麼你很容易變得不理性,甚至出現恐懼、憤怒等負面情緒,會影響你的理智思考,引起你的恐懼或憤怒,而這並不利於解決問題。

改自家WIFI密碼被鄰居指責:心理學教你如何對付“不講理”的人

3 讓自己冷靜下來

明確自己的感覺,即面對對方的所作所為時,不要急著評價或者爭吵,而應該先明確對方的行為讓自己產生了哪種情緒。

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才能試著瞭解對方的想法。換位思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將心比心,即設身處地地體驗對方的情感和認知,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改自家WIFI密碼被鄰居指責:心理學教你如何對付“不講理”的人

4 讓對方冷靜下來

首先要讓對方放鬆警惕,對方在不講理的時候,往往非常敏感,而且具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因此,你此時最好不要咄咄逼人,而應該讓對方知道自己並非“威脅”,這樣才能給對方的情緒“降溫”。

要表示你理解他的心情、處境和情緒,理解他的立場、觀點,表示你支持他。不要表現得咄咄逼人,關鍵時刻,還可以選擇道歉,給他的情緒降溫,讓對方能夠聽你說話,避免戰爭升級。

等對方冷靜下來之後,再向對方表明自己的觀點。


改自家WIFI密碼被鄰居指責:心理學教你如何對付“不講理”的人

5 兩個小技巧可以幫助你儘快“脫身”

1、直接認輸,尋求建議。告訴對方“我認輸了,你才是老大”,或者向對方徵求建議,“我知道我有很多事情做得不好,你認為我應該如何改進呢?”這樣可以避免受到對方的關注和攻擊。

改自家WIFI密碼被鄰居指責:心理學教你如何對付“不講理”的人

2、以退為進,巧妙反擊。強硬的反擊往往會使情況進一步惡化,你不妨使用以退為進的方法,即通過“自黑”的方式,讓對方知道其他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促使對方主動避開自己。

總結

遇到蠻不講理的人,宗旨就是先保持好自己的冷靜狀態,對對方和自己有充分的覺知,再嘗試溝通。

儘量避免被激怒(引發衝突),不要冷漠(容易加劇激怒對方),更不要無休止爭辯(對解決實際問題毫無意義)。

另外,在解決此類問題時,要分清楚對方是暫時性不理智,還是患有某些精神疾病,如果情況屬於後者,那麼最好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