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巾幗】敢闖敢幹,走出一條脫貧致富路——記隆安縣城廂鎮東安村農棉屯黃清榮

為激勵鼓舞廣大婦女堅定理想信念,爭做新時代巾幗奮鬥者,團結帶領廣大婦女學習榜樣、爭當先進,凝聚打贏疫情防控鬥爭、奪取脫貧攻堅戰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精神動力,自3月8日起,我們開展以“立足崗位、爭做最美巾幗奮鬥者”為主題的一系列先進婦女典型宣傳報道活動,集中宣傳一批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一線湧現出來的政治過硬、事蹟突出、代表性強的先進婦女典型。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隆安縣城廂鎮東安村農棉屯黃清榮。

黃清榮是隆安縣城廂鎮東安村農棉屯一名普通婦女,幾年前,黃清榮和丈夫家裡主要靠種些板栗,養些雞、豬等收入,由於缺乏種養殖技術,只能勉強維持一家四口的生活。

【最美巾幗】敢闖敢幹,走出一條脫貧致富路——記隆安縣城廂鎮東安村農棉屯黃清榮

黃清榮在仔細觀察雞的長勢情況。

2015年秋,黃清榮女兒順利考上了廣西民族大學,然而這對一個貧困的家庭來說可謂是喜憂參半,拿到通知書時有多開心,想到學費生活費時就有多愁苦。雖然黃清榮自己只有初中文化,但她深知抓好下一代的教育才是脫貧致富的根本,於是她咬緊牙關,心想無論多難都要供女兒唸書。

看著發愁的黃清榮,女兒懂事地對她說:“媽媽別擔心,等到了學校我可以勤工儉學,既可以鍛鍊自己,又可以賺些錢,這樣你就不用給我什麼生活費啦。”看著女兒天真又懂事的樣子,黃清榮默默地把辛酸的眼淚嚥進了肚子裡,發誓一定要讓女兒專心讀書,不能因為費用而影響學業。黃清榮和丈夫認真考慮了一番,認為女兒上大學可以貸款,也可以問親戚朋友借錢,但女兒到南寧讀書後,各種開支都會變大,而且還要持續4年,借也不是辦法,而自己沒有什麼文化,出去打工做不了什麼技術活,收入也不高,只有好好經營自家的產業增加收入來源才行,而水稻、板栗賣不了什麼錢,只能發展養殖產業了。黃清榮家原本養有百來只雞,她和丈夫就想著能否擴大規模,若擴大規模就意味著需要投入很多資金,還要面臨很大風險……思來想去,黃清榮和丈夫決定向本屯的隊長餘雨康求助。餘雨康給他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可以跟公司合作進行規模養殖,公司可以提供雞苗、技術、疫苗等,雞養大了之後公司會以一定價格回收,這樣就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養殖的風險。

黃清榮和丈夫決定試一試,他們通過向銀行貸款、找親戚朋友借錢的方式籌到了8萬元,建成了一個8000只規模的肉雞養殖場並向富鳳公司繳納了押金。解決了資金問題,還有養殖技術問題也亟需解決。黃清榮之前只散養過雞,規模養雞對她來說有一定的挑戰。

夏天大雞怕熱,白天要拉遮陰網,晚上要整晚給雞吹風扇;冬天小雞怕冷,整晚都要燒煤爐加熱,一個雞欄大約4-5個煤爐,使雞欄內的溫度保持在32-35℃,這樣的階段要持續40多天;雞在60天之前每個星期都要打一次疫苗;雞長大了要育肥,要買豬肉煉油拌飼料餵雞……寒來暑往,一天天過去,黃清榮心裡都是她雞欄裡的雞,漸漸地,黃清榮原本簡陋的雞欄慢慢有了起色,隨著一批又一批雞出欄,家裡的收入也越來越高,生活逐漸好起來,但她沒有停止奮鬥的腳步,在幫扶聯繫人的鼓勵下,她和丈夫決定利用貧困戶小額信貸政策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初嚐了規模養殖的甜頭,同時積累了一定養殖經驗的黃清榮這次駕輕就熟,利用前幾批雞的收入和小額信貸的3萬元新建了一個規模8000只的養殖場。她和丈夫一人負責一個,雖然比以前更忙了,但看著一隻只健康的雞,他們臉上笑容更多了。目前,黃清榮和丈夫的兩個養殖場每年各出欄兩批約32000只,加上其他的板栗、玉米、水稻、甘蔗等產業,人均純收入已經達到了2萬多元,2018年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

在忙著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的同時,黃清榮夫婦也沒有忘記對女兒和兒子的教育。他們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不太懂得學校裡教了什麼知識、老師佈置了什麼作業,但這對勤勞本分的夫婦用自己的勤勞、善良、淳樸給一雙兒女做了榜樣,注重教育兒女學會感恩黨和社會對貧困家庭、貧困學生的關懷,同時把這份關懷傳遞出去,為他人帶去幸福和溫暖。如今,黃清榮的女兒已經從廣西民族大學畢業,成績優秀、心懷感恩的她放棄了在南寧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隆安縣做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為更多的貧困兒童送去知識和文化,為貧困地區的扶志扶智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