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北京破产法庭自2019年1月30日挂牌成立以来,坚持市场化运行、集约化审理、专业化发展、一体化推进四位一体工作模式,推动实现四项提升,全年收、结案数同比分别上升40%51%,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作用。

坚持市场化运行

优化营商环境司法动力进一步提升

北京破产法庭切实发挥重整制度的挽救功能,推动全国首例“两网”公司破产重整案计划顺利执行完毕,引入8亿元优质资产盘活企业,债权清偿率达到清算条件下的7倍以上,上万股民和债权人权益得到保障。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积极落实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为高科技民营企业万瑞飞鸿(北京)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注入1.8亿元资金,化解5亿元债务包袱,企业14项专利技术得到及时保护,103名职工共计1900万元债权实现一次性现金清偿。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及时受理中国航空机载设备总公司、中国民用飞机开发有限公司等央企“僵尸企业”破产清算案件,积极配合北京市国资委开展市管“僵尸企业”退出工作,促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为深化推动首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强劲司法动力。

坚持集约化审理

破产审判机制整体效能进一步提升

北京破产法庭切实发挥“立审执破”一体化工作格局的功能作用,通过立案前端源头化解、审执中端协调联动、执破末端有序衔接,有效实现立审执破各程序环节之间的“无缝对接”,通过“执转破”程序导出执行案件共计3576件,消解执行“僵尸”积案最长达14年。推行简单破产案件“一案一表一人”监督机制,快审案件最短用时仅3个月。确立破产财产网络拍卖优先原则,破产财产在淘宝网平台成交率达到100%,最高溢价率达3倍以上,有效缩短审理周期,降低破产成本。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自2019年11月1日起,北京破产法庭对全市破产和强制清算案件实行集中管辖,北京成为全国首个集中管辖破产和强制清算案件的直辖市,截至2020年2月,共计受理破产和强制清算案件181件,审结113件,超过去年前10个月收结案总数,集中管辖效果明显。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坚持专业化发展

破产审判司法供给质量进一步提升

北京破产法庭建立以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为主体,以审判规则的体系化、审判流程的规范化为两翼的破产审判规则体系。出台《破产重整案件办理规范》,建立全流程、全方位、全覆盖的重整程序运行规则,保障重整程序市场化、法治化推进。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首次发布十大破产典型案例,推出多件首例案件,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出版30万字的《破产审判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北京破产法庭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统一审理思路和裁判标准。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关于提高“回收率”的调研获评《法律适用》征文一等奖、中国破产法论坛征文一等奖。一篇调研报告获评全国法院民商事调研成果三等奖,在法制日报内参和最高法院刊发信息2篇,为破产审判提供了“北京样本”。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坚持一体化推进

破产审判综合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北京破产法庭建立健全法院主导裁决、政府协调联动、行业自律自治、市场服务保障的破产审判综合配套新格局。加强与保险机构合作,推动管理人执业责任保险机制常态运行,化解管理人正当执业风险。设立金融服务中心,为管理人一站式开立账户提供便利。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积极宣传破产保护理念,全年共召开3场新闻发布会,新华网、中国日报网以英、法、俄等多种语言对破产法庭的工作进行了报道,美国、澳大利亚等法律网站进行了转载,其中新华网浏览量达25万人次,切实增强国内外对我国破产制度改革成效的了解和认同。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四位一体”,北京破产法庭推动实现“四项提升”


供稿:北京破产法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