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為走的太遠, 便忘了自己為什麼出發

自中學時代起我便喜歡上了寫作,大都是有感而發,或散文、詩歌、遊記,或讀書心得、影評等。年輕時詩歌散文居多,成年後喜歡上了哲學和心理學,從此文字以人生感悟居多。

不要因為走的太遠, 便忘了自己為什麼出發

年前偶然的機會,朋友推薦我做頭條。很多運作規則還沒明白,便懵懵懂懂撞了進來。初始所寫文字斷斷續續,最近一週才開始更多時間的投入。

有位朋友看了我的主頁,說我的文章有些深度,不適合更多大眾群體的口味,不利於吸粉盈利。而且我堅持全部原創文字,需耗費太多時間精力,投入成本太高而收益卻太少。她建議我換種風格和運作模式,像一些情感作者一樣按套路出牌,發一些情感故事,或故事結尾再提出一些故事主人公的困惑,以求粉絲解答。內容來源可以是雜誌電視上看來的,也可以隨意亂編,非常容易引起同情或共鳴,引發粉絲們熱烈互動評論,吸粉快點擊率高收益自然不少。

不要因為走的太遠, 便忘了自己為什麼出發


其實之前曾看過不少自媒體作者,其中有些還是知名的作者和專家都在這麼操作,輕鬆的吸粉盈利。而我則需要耗費一兩個小時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編輯完整一篇文章,故事性趣味性低,粉絲量和點擊率增長很慢。

最終我謝絕了她的建議,因為我寫作更多的是源於喜歡,希望在平臺上把自己的感悟心得分享給更多朋友。人是分圈子的,沒奢望所有人能讀懂並喜歡我的文字,吸引到一部分圈子相近的朋友,能通過我的文字給予朋友們一些啟迪,與我來說便已經是好的。若能有更多收益自然開心,畢竟那代表自己被認可的程度。若沒有,也無妨。我依然會:保持初心,砥礪前行。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不要因為走的太遠, 便忘了自己為什麼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