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有首歌老在耳邊飄著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

為找尋那片海不顧一切

……

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讓人莫名想起他的故事 ……


不甘落後,千萬裡北上求學


想起千年以前,在東漢和帝永元十一年(公元99年),一個出身於牂牁郡毋斂境內某家豪門的、名叫尹珍(字道真)的20歲年輕人,毅然開啟的一場說走就走的 " 遊學之旅 " 。

他是那樣勇敢的走出封閉落後的貴州大山,只為 —— 心中的 " 詩和遠方 "。

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沒有如今便捷的交通,這一路上,他吃盡了苦頭,走過一道道陡峭的山路,滿身的疲憊任恆心驅散,終於,他踏上一馬平川的中原,來到他日思夜想的 " 朝聖地 " 汝南(今河南洛陽),拜《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為師。

忍不住想起幾個有相似經歷的人。

記得 “ 懸樑 ” 苦讀的主角孫敬嗎?

同是東漢人的他曾帶著媽媽來到今天的洛陽求學!只是,他的老家在信都(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沒有尹珍北上這大老遠的路,卻也使人動容!

還記得拒絕走父親老路的少年毛澤東麼?

膽大包天的他,竟敢在父親賬簿上寫下 “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 的詩句,之後揚長而去,一個人跑到湖南省湘鄉縣求學,路不在遠,一樣使人動容!

回看尹珍,雖不比這兩人有名,可精神大過他的名氣,貴州人敬他、愛他 ……

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濃縮的貴州:興義 “ 萬峰林 ”


再說尹珍的老師 —— 許慎,字叔重,這個名字,中國人咋會陌生?他是汝南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人,博通五經,著有《五經異義》,被譽為 " 五經無雙許叔重 ";他精通文字學,傾盡三十年寒暑,才編撰出他一生最嘔心瀝血的作品《說文解字》,至今被視為漢學經典。由於他對文字學的不朽貢獻,後人尊他為 " 字聖 "。

難怪許慎是中國歷史上響噹噹的經學家、文字學家!令自小好學的尹珍對他仰慕不已!

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許慎像


千萬裡北上求學的尹珍,怎能不撥動許慎的心?否則他又為何將平生所學耐心傳授給尹珍?


潛心努力,取“ 真經 ”


學習期間,正值許慎編纂《說文解字》。在老師的指導下,尹珍認真研習篆書、隸體。

許慎為寫這本書,蒐集了古今各種書籍、簡犢、碑刻和鐘鼎款識,尹珍刻意摩寫,書法技藝大有進展,這也為他後來能成為著名的書法家、且尤精隸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許慎《說文解字》


尹珍還刻苦研究五經,汲取許慎對他系統的儒家道德思想教育,像 " 孝悌 " 、" 忠信 " 與 " 恭敬 " 等等。所以啊,尹珍不僅深諳 " 五經 ",也得到了《說文解字》 的真傳。

提到尹珍的書法水平,不得不講到幾本書。

早在南北朝劉宋時期,王愔的《文字志》 中所評述的秦、漢、魏、晉間 120位書法家裡,就列有尹珍的名字。

唐代張彥遠的 《法書要錄》 引入了 《文字志》 的篇目,使尹珍作為書法家留傳於世。

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法書要錄》


清代咸豐七年刻印的五卷集《廣金石韻府》 中也收錄有尹珍的篆書。


歸鄉心切,踐行“ 頓開南域 ”志


直到桓帝永興元年(公元107年),尹珍修完所學後,他的決定改變了他的一生。這時的他並沒有為京城的繁華所動,他心中的 " 詩和遠方" —— 不正是學好本領回報家鄉嗎 ?讓貧瘠的故土一躍而成為文明開化的所在!為此,尹珍堅持回鄉發展。

在老家,尹珍親自修建草堂,開館授學,啟蒙解惑。他也會流動講學,至今,在川滇黔三省仍留有其辦校的遺蹟,祭祀廟宇香火綿延。

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貴州文化教育鼻祖 —— 尹珍


向來一絲不苟的尹珍,把教學分為兩階段。

第一階段是啟蒙教學,先教識字和書法,識字教材採用規範的正體小篆寫成,按文章意思編成韻文,好方便記憶誦讀。

教書法時,尹珍會講授八體,即秦代通行的八種書寫字體。培養學生在文字學和書法上的技藝。究竟八體包含什麼?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道:秦書八體分別是大篆、小篆、刻符、蟲書、摹印、署書、殳書、隸書。

第二階段教學《論語》、《孝經》等儒家道德典籍,圍繞核心思想 " 仁 ",講授 " 禮 " 等道德標準,對學生作全面的儒家道德思想教育。

經過尹珍努力授業的洗禮,使荒蠻之地的南夷邊民潛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原地區的文化,雖身處荒裔,也懂得知書達禮的重要。

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學不止,方博通三才


據《華陽國志》和《後漢書》的記載,當時有一位學者,名叫應奉,字世叔,官居武陵(今湘西、黔東一帶)太守。尹珍欣賞他的才學,便拜他為師,學習緯圖(即讖緯,兩漢時一種把經學神學化的儒家學說)。學成後的尹珍,已能通曉 " 天地人" 三才之道。

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古有 “ 張良拜師 ”


還有一說,尹珍比應奉大許多,從時間和情理上講,他應該是投師應奉的老爹應郴才對。其實,關於尹珍的故事,各種史書的記述都不夠詳盡。咱不是史學家,只限於感悟他的精神,其他不必深究。

在教書之餘,尹珍也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孝敬父母兄長,疼愛弟妹子侄,對朋友重信義,對民眾顯謙和,加上

尹珍是當地豪門後裔,又是許慎高徒,還是通曉經術的名師大儒,不久美名遠播,被地方官和鄉黨推為 " 孝廉 " 楷模,選入文學科向朝廷舉薦

就這樣,尹珍進入仕途,成為尚書丞郎,一直做到荊州刺史,晉身為漢庭重臣。傳說,尹珍的老師應奉那會兒也在朝廷做官,時任司隸校尉,師生二人在全國一時聲名鵲起,被傳為佳話。

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漢朝 “ 舉孝廉 ”


牛人走了,隨他們說吧


起初意氣風發、往後功成名就的尹珍,也免不了被歲月雕琢,變得年老體弱,只得辭官還鄉,重操舊業。

先是在今天的遵義市綏陽縣旺草鎮開堂講學,後又回到老家,將之前的學館取名為" 務本堂 ",繼續教書育人。

公元162年(桓帝延熹五年),84歲的尹珍病逝,被葬在務本堂後,供人們緬懷。


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牛人尹珍走了,也留給今人一個大難題: 他的故鄉毋斂到底是今天的哪裡?眾說紛紜,沒有定論。只聽得不少地方都宣稱自個兒是尹珍老家?數不太清,大概有貴州的正安縣、道真縣、綏陽縣、獨山縣 …… 還有重慶的綦江、南川 …… 雲南的宣威 …… 實在熱鬧。

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正安縣務本堂


不過呢,較靠譜的算是正安縣新州鎮古毋斂壩,畢竟這裡是尹珍居家、講學、墓葬之地。

民國時,從正安縣劃出一部分土地,為紀念尹珍,就以他的字道真設立了道真縣

如今在道真縣及貴陽市扶風山,都建有尹道真祠。

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道真縣桃源鄉

留下“ 那片海 ”,寂寞誰知?


有人會問,貴州是啥時候開始重視尹珍這位老鄉的 ?大約在明朝,因重修務本堂始於那時,清代又數次被毀再建。

依然是為了紀念這位西南文化教育的拓荒者,清朝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將尹珍之學稱為 “ 毋斂學 ” 的遵義府學教授莫與儔,視自己為 “ 毋斂學 ” 的傳薪人,在府學宮創立漢三賢祠,奉祠 " 漢代三賢 " —— 舍人、盛覽、尹珍。尊他們為地方文教的楷模。

後來,貴州省綏陽縣旺草鎮還專門建了尹珍中學,倡導後人學習尹珍的精神!

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故土情深的尹珍,激勵著貴州人默默奮進。到明清兩代時,終於出現了 “ 六千舉人,七百進士 ” 的盛況;誕生了被譽為 “ 西南巨儒 ” 的鄭珍、莫友芝;擁有了光華顯世的 “ 沙灘文化 ” ……

寂寞的貴州第一牛人——尹珍

尹珍的故事,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 詩和遠方 ” ,而他一心要找的 “ 那片海 ” 恰似貴州乃至西南的未來!

作為貴州最早見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去叩問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學者、文學家、教育家和書法家,他堪稱貴州第一牛人,可他也是寂寞的 。

寂寞到幾乎沒有留下作品 ? 寂寞到也許只有貴州人更瞭解他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