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曾用一妙计,让诸葛亮自叹不如,400年后李世民照葫芦画瓢!

提到关羽的时候,人们心中最先想到的便是他的勇猛无敌,无论是斩华雄、诛颜良,还是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凸显出来的都是关羽的单兵作战能力极其强大,但是考虑到诸葛亮对关羽的评价,我们就能够知道关羽的强大绝不止于单兵作战。

关羽曾用一妙计,让诸葛亮自叹不如,400年后李世民照葫芦画瓢!

诸葛亮给关羽写信说:“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将他评价为韩信那样的人物,而韩信则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兵仙”,凭借的是他那极其出色的战略计谋,关羽在战场上有使用过战略计谋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以上将军之职镇守荆州的关羽,率领荆州兵马北伐曹魏,开始了三国历史上影响意义极其深远的襄樊之战。关羽一路势如破竹,直指战略要地襄阳、樊城,一旦这两地失守,那么曹魏的首都洛阳便危在旦夕。

关羽曾用一妙计,让诸葛亮自叹不如,400年后李世民照葫芦画瓢!

镇守樊城的曹仁自知不是关羽的对手,一听到消息就立刻派兵去曹操处求援,曹操知道以后,便派遣五子良将之首于禁以及名将庞德,率领着七支队伍共三万多人来救援襄樊。于禁大军到达以后,短时间里也无法奈何关羽军,而关羽军也因为受到于禁的牵制,而无法去进攻襄樊,于是彼此陷入了对峙之中。

关羽曾用一妙计,让诸葛亮自叹不如,400年后李世民照葫芦画瓢!

对峙一段时间以后便进入了秋天,襄樊之地连续下了十多天的暴雨,关羽见到于禁的军队都驻扎在河道下游的山谷之中,于是便定下了一个极其巧妙的计策,让诸葛亮也自叹不如的那种。关羽任命士兵用各种物品,在河流上游的关键水口把水给蓄积起来,让下游看上去并没有涨水的样子。

关羽曾用一妙计,让诸葛亮自叹不如,400年后李世民照葫芦画瓢!

于禁以及麾下士兵都是北方人,对于南方暴雨涨水没有什么经验,一直都驻扎在河谷旁边,关羽等到河道中的水到了一定高度,便下令士兵们在同一时间开闸放水,于禁驻扎在下游的军队全部被淹,于禁本人投降,关羽威震整个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

关羽曾用一妙计,让诸葛亮自叹不如,400年后李世民照葫芦画瓢!

关羽在这次战役中采用的战术,被后世称为“蓄水战术”,成为了中国古代战场上的经典战术。在400年后,唐朝的李世民在剿灭起义军刘黑闼的时候,便以关羽的襄樊之战作为范本,照着葫芦画瓢,沿用了这一战术。

刘黑闼本来率军在洛阳死守,李世民采用截断他粮道的方式,逼刘黑闼不得不出城决战,并且在此之前将洺水(古洺水北支)的水流给截住,等到刘黑闼军队进入洺水下游的时候,再下令开闸放水,刘黑闼麾下的士兵在大水之中丧生无数,根本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于是李世民大获全胜。

关羽曾用一妙计,让诸葛亮自叹不如,400年后李世民照葫芦画瓢!

三国时期的出色军事家诸葛亮,在说到军事作战方针的时候,讲了一句影响极为深远的话:“天地万物,风云雷电,皆可为兵”,人们可以利用自然界中的种种力量,来实现自己的作战方略,诸葛亮自己善于用火攻,不过很少有人可以复制他的火攻方略,而关羽的水攻却被李世民完美复制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新唐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