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说假如房价大幅下跌,会促使很多人安心做实业,对此你怎么看?

信念与奇迹


楼主你好,有专家说假如房价大跌以后,会使很多人安心做实业,对此你怎么看?首先这个问题房价大跌,这只是一个假设,当然是不存在的,因为不可能出现房价大跌的情形。无论是房地产商的土地出让金的成本也好,还是本身这个建材物料的成本,也好多个方面表明房价大跌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它可能会出现小幅的略微波动,但是出现大跌是不会存在的。

所以说也就不存在后面的这句话,就是说安心做实业,因为做实业也就是所谓的实体经济,它是属于这种重资产的运营重资产运营,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资产就是房租的成本,或者说是购买房屋的成本,因为毕竟你要做实体就需要有厂房,需要有土地,需要雇佣员工,那么房租成本,或者说你的这个土地成本是非常高的。

所以几乎这个实体经济,那么房屋土地这一块就是制约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大的瓶颈,所以房产下跌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么随之而来的实体经济也就不可能去改变这样的一个经济结构,因为习惯了线上经济现习惯了互联网经济的这些企业,它只能够以它自己的一个方向去发展,不可能改变自己的经济结构,所以说这是我的个人一个观点。


懂社保


二千多年万里长城宏伟建筑最大世界创举不顺应历史湖流发展也会让历史倒退地!


收藏人R


事实如此,社会的意识形态,决定人的行为,大力倡导不劳而获,一夜暴富,拿社会肯定没有人做实业


用户1388185752806


近期股市有个段子,说春节后股市为什么大涨?是因为要人们安心宅家炒股;国内疫情快结束了为什么大跌?是因为要人们安心复工。

是这么回事吗?可以说多少有点牵连,但调侃的意味居多。

至于题主说的“专家”,如果真能说出房价大幅下跌,会使人安心做实业的话来,那这人肯定是个假专家,缺乏经济学常识。这番言论只是博出位、博眼球,捞取名声罢了。

我们打个比方:如果你家突然失窃了,家里的财产丢失了七八成,你的反应是什么?当然是忧心忡忡、心神大乱,然后报警抓贼,希望能够挽回损失。假使丢失的财产数额太大,甚至影响了家庭的日常生活,造成沉重债务负担,那么几乎就是灭顶之灾,很可能把一个家庭从此抛入社会的最底层。你还能安心工作、安心实业吗?

我国的人均Gdp去年刚刚迈过10000美元关口,可以说绝大部分人口刚刚勉强进入小康。与发达国家普通公民的资产结构不同,我国居民的家庭资产中70%以上是房产(社科院数据)!而有相当大比例的房产还在按揭还款状态。房价大跌相当于我国居民资产大幅缩水,视下跌程度会有一定比例的房产持有人会被银行要求补足质押物或保证金,不知道多少人会一夜返贫、资不抵债。进而引发金融系统的危机,下一步就是全社会的债务危机。

这情形太可怕。全民财富都被洗劫,谈什么安心实业!那将是经济大萧条,大衰退,或许连工作都没了!

这样的“专家”还是让他去沙漠里种树吧,满眼都是沙(傻),和他的智商上限差不离。

大白话说财经,我是断断断水刀。欢迎关注欢迎交流。


断断断水刀


对,做炒楼实业!


许生211204139


说得太对了。物价会更稳定,商铺租金和住房租都会大降,大大增加:结婚率,生育率,就业率,人们其它的消费能力。让绝大多数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最最重要的就是:造福子孙。


手机用户6655978328


叚如房价年年涨,还有人做实业吗


用户1517925676584


社会经济要发展,长痛不如短痛,让市场去决定。


赵灿根


这个专家说对了


我心追梦1


这个观点不用说都是错的,2008年中国房价大跌,促使了很多人做实业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美国的制造业回流了吗?今年疫情肆虐,房价肯定是短期内下跌的,那么这段时间是否促使很多人安心做实业呢?所以,房价大幅下跌,和很多人是否安心做实业不是因果关系。

1、不做实业是因为实业难做

我2011年的一个项目,是做传统制造业的,营业额在一个多亿,但是利润只有几十万,和财务负责人沟通后才知道,这几十万的利润还是因为政府的补贴才有的,否则公司还是亏损的。公司利润下降有几个原因:第一是现在公司要全员缴纳社保,公司上下数百名员工,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第二就是公司在进行升级,为了增加公司的竞争力,公司加大了对产品的研发创新的投入,从一个高校聘请了一位教授来负责技术研发,三年时间投入不小,公司也获得了数十项专利。

现在社保、安检、消防、环保等等不同的环节让企业的成本不断增加,负担不断加重,企业的利润越做越薄,而很多企业主是60后的,他们已经到了一定的年龄,接班人又无望 ,很多就选择了退隐之心,把公司卖掉或者关掉,还有很多在艰难维持的,其实也是因为面对这么多跟了自己的员工无法放下,公司就是保持一个盈亏平衡的运营,赚不了什么钱。

有些人就把这些自己投入到其他投资的领域,比如投资房产,比如投资股权,比如投资互联网传销等等,反正有很多的投资项目等着你去投资,前几年是一个集中暴雷年份,大量的投资人的钱拿不回来,这里面既有一般的中产阶层,也有很多企业主。

实业难做还是因为实业本身确实难做,不赚钱,不把桎梏制造业身上的东西拿掉,不投资房子也会投资其他的,这些年见过乱七八糟的项目太多了,这个世界上术业有专攻,企业主在自己的领域是专业的,但是出了这个领域也是一个小白,也是一个韭菜,好割得很。

2、温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样本城市

温州是一个著名的商业城市,经济发达,全国闻名,笔者刚工作时在浙江就听到对温州人的赞美,这是一种信任,相互之间十分有诚心和契约精神。温州商人被称为东方犹太人。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代替东方犹太人这个标签的却成了温州炒房团!


我们可以看一下温州的制造业在GDP当中比重的变化,在2000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8%;到了2006年,这个比例降低到55%;到了2010年这个比例降低到52%;但是到了2018年这个比例降低到了40%。

在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从58%降低到52%,降低了6个百分点,2010年到2018年的8年时间,这个比重从52%降低到40%,8年降低了12个百分点。

这都是一个制造业在经济中比重的变化过程,现在提到温州没有几个人会再发出10年前的的那种赞叹了。当年温州制造业下滑,资本逐步撤出了制造业领域,从事了房地产投资,当然也有其他的投资,只不过因为组团太过明显,温州炒房团就此闻名天下。

看起来是温州炒房影响了制造业,本质是制造业下滑,导致资本出走,进入其他的投资领域,即便是没有房地产,这些资金也会走向其他的渠道。

要想制造业恢复以前的活力,那么降低制造业企业的负担和成本,行业投资收益率高了,来做的人自然就多了,一个赚钱越来越差的行业,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