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紡院兩接“軍令” 紡織科研國家隊的 “智造戰疫”

中紡院兩接“軍令” 紡織科研國家隊的 “智造戰疫”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紡織強國目標達成之年。但是,新冠肺炎這場席捲全球的“黑天鵝”事件為2020年本應隆重的收官凝重地畫上了坎坷的一筆。當前,紡織行業全面進入“復工模式”,如何迅速調整戰術“奪回失去的一個月”?對於這場疫情我們有著怎樣的追問與反思?2020年第一季度乃至全年的態勢又該如何預判?疫情之下,這些問題無疑都是當前的焦點。

《中國紡織》新媒體特推出“戰‘疫’啟示智者說”欄目,併發起“我相信”話題接力,對話行業智者,凝聚行業信心,啟示行業前程。我們怎樣被改變,時代就會怎樣被銘記。

此刻,我們都相信這場疫情最終會過去,這一份“我相信”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讓我們一起攜手,在逆境中積蓄力量,風雨壓不垮,苦難中開花。

中紡院兩接“軍令” 紡織科研國家隊的 “智造戰疫”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莊小雄

有這樣一支隊伍,在疫情發生之時就先於行業自覺吹響集結令,春節期間自覺上演千里逆行;有這樣一支隊伍,急疫情所需,從一把手到已經退休的職工紛紛駐紮在生產一線全力保障生產;有這樣一支隊伍,在此次抗疫中兩接“軍令”,並不辱使命出色的完成了國家交予的任務;這樣一支“召必回,戰必勝”的隊伍,他的名字是:“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紡院)”。

中紡院是紡織國家隊,在中國紡織工業發展初期為化纖行業以及化纖裝備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本輪戰“疫”的過程中,中紡院積極履行央企責任,從研發到生產,從纖維面料到裝備製造,充分發揮自身醫用防護新材料全產業鏈研發生產能力優勢,圍繞疫情物資所需全力開展科技攻關、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對於2003年非典時期就參與戰“疫”的中紡院來說,17年後再上“戰場”的感受如何?身負重責又是如何承壓而上?對於疫情又有著怎樣的思考?本期“戰‘疫’智者說”欄目採訪了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莊小雄,深入瞭解疫情之下中紡院的主動作為和國企擔當。

面料保障、裝備研製、產品創新、質量檢測,六大方向戰疫 全力滿足需求

《中國紡織》: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期間中紡院中紡新材料公司就因研發生產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面料受到表彰。有了17年前的經驗,本次新冠疫情發生中紡院是如何第一時間做出響應的?作為紡織科研國家隊,中紡院是如何用科技之力助攻抗疫的?

莊小雄:疫情發生以來,中紡院根據中國通用集團統一部署,於大年三十就緊急成立了醫用防護材料及製品應急工作組,提出“科學防護、全力以赴”的總要求,聚焦國家急需、履行央企使命,充分借鑑2003年抗擊“非典”工作經驗,協調聯動內外資源,設立了1億元專項資金用於科研、生產、整合防疫物資,以科技優勢竭力解決“卡脖子”的核心關鍵問題,全力投入醫用防護物資生產及裝備研製。

疫情期間,中紡新材料公司開足馬力,全力生產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面料,產量由每天1.5萬米逐步增長至4萬米,實現了防護服面料的穩定生產供應。截至3月15日,已累計生產符合GB19082-2009的防護服面料160萬米,可生產約50萬件醫用一次性防護服。

在防護服面料產量與日俱增的基礎上,中紡院整合面料生產企業30家,總計激活產能超60萬米/天;對接全國個體防護類服裝加工企業83家,激活加工能力超20萬件/天,全力打造防護服、隔離服全產業鏈,形成點對點四大產業協同區域。

中紡院兩接“軍令” 紡織科研國家隊的 “智造戰疫”

用中紡新材料公司面料加工製成的醫用一次性防護服

面對醫用口罩、防護服需求劇增,關鍵生產設備“卡脖子”的困境,在國資委統一部署下,

中紡院中麗制機公司迅速確定了口罩機和防護服壓條機作為主攻方向展開科研攻關。其中醫用防護服壓條機9天試機成功,已進入批量生產,預計3月底可完成154臺;3月6日,首臺全自動平面口罩機機電聯調一次成功,預計3月底可生產59臺;N95立體口罩機預計3月20日下線,月底計劃生產6臺。此外,中麗制機公司可根據市場客戶需求,提供熔噴無紡布生產成套設備。

中紡院兩接“軍令” 紡織科研國家隊的 “智造戰疫”

中紡院兩接“軍令” 紡織科研國家隊的 “智造戰疫”

中紡院中麗制機公司防護服壓條機已投入生產

鑑於一次性口罩和防護服供應嚴重不足、資源浪費及後處理環境壓力大等問題,中紡院發揮材料優勢、技術優勢,加速開發可重複使用的防護服、手術服和口罩等物資。目前可重複使用的手術服已經開發成功,可重複使用80次,正加緊推動可重複使用的防護服開發進程。

而針對防疫所需的消毒溼巾市場需求,中紡院積極調整產品結構,中紡綠纖公司發揮綠色纖維環保無汙染、柔順親膚等特點成功開發出安全環保、便捷易帶、可生物降解的含有75%醫用酒精的消毒溼巾。公司與20餘家下游溼巾企業對接,打通了以衛賽爾TM為原料的消毒溼巾產業鏈,

目前已生產500萬片,計劃於3月底前生產1億片。綠纖®—衛賽爾衛生溼巾在京東商城、淘寶商城正式開始銷售,為廣大人民群眾復工復產復學提供更多的安全防護。

中紡院兩接“軍令” 紡織科研國家隊的 “智造戰疫”

中紡院充分利用全產業鏈優勢,對防護服面料質量進行全面把控,已累計承擔檢測350批次,1500項次。同時組織行業內相關企業研製的醫用、安全防護用等產品相關標準在此次疫情中得到廣泛應用。

可以說,從面料生產到產業鏈整合、再到裝備研製、防護物資以及消費終端產品創新研發、質量把控等等,中紡院盡了最大所能發揮智造潛力,履行了央企在國家需要的關鍵時刻所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中紡院兩接“軍令” 紡織科研國家隊的 “智造戰疫”

中紡新材料車間

精耕細作、加強內功、結構優化、創新模式,六大舉措發力 力爭平穩過關

《中國紡織》:隨著復工潮的到來,中紡院以及下屬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如何?受疫情影響,截至目前企業主要遭受的損失有哪些?當前生產經營遇到的最大的困難主要是什麼?

莊小雄:本次疫情對整個行業的影響都非常大,截至目前,中紡院全級次28家企業全部復工復產。但由於疫情影響,中紡院所屬企業因員工返崗率低,導致產能利用率明顯大幅度下降,絕大多數已復工企業的產能利用率也僅為50%左右。同時,由於物流滯緩及物流成本較高、原輔材料不能按期到位、下游提貨暫緩,資金週轉困難等影響,現階段企業面臨的生產經營壓力較大。

除此之外,在疫情的衝擊之下,市場疲軟,需求端受到抑制,該影響也向上游各環節傳導,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銜接方面都產生了較多問題,中紡院身在其中,也受到上游原料供給問題、下游訂單不足、產業鏈協同困難等各類問題的影響。對此,中紡院在自身積極復工復產的同時,也將充分發揮自身的平臺作用,致力於推進產業鏈的復甦,為行業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中國紡織》:面對疫情影響,公司上下進行了哪些策略調整?後續將採取哪些措施恢復增長或尋找新的增長點?

莊小雄:面對行業複雜環境及疫情帶來的影響,中紡院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從六個方面入手抓好工作,積極化解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一是在保障員工健康安全的情況下,中紡院將積極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全力以赴保持生產經營穩定運行。二是精耕細作、加強內功修煉,著力科技創新,深化管理提升,提質增效、注重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精準瞄準市場實際需求,有的放矢;三是結合市場需求,加大具有高科技含量產品的投入,迎合消費需求升級,同時,將產品向產業鏈、價值鏈終端延伸。四是指導企業用好用足國家應對疫情出臺的金融、財稅等支持政策,把握好疫情後市場恢復性增長可能帶來的機遇,做好結構優化和穩產穩收工作。五是疫情期間,無形中培養了人們諸多新型消費習慣,例如,線上化消費(服務+產品)、健康化消費、便捷化消費、非接觸式消費等,對此,中紡院將積極創新商業模式,充分利用電子商務為產業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在纖維新材料、紡織材料、檢測業務等推廣方面,積極推進線上與國內主流電商的合作,驅動下游需求,擴大市場份額。六是積極推進企業在生命健康領域的發展。

中紡院兩接“軍令” 紡織科研國家隊的 “智造戰疫”

疫情擴散、石油大跌、貿易摩擦,三大影響作用 不確定性增強

《中國紡織》:對於即將接近尾聲的2020年第一季度,您如何總結?對行業今年的運行又有著怎樣的預判?

莊小雄:2019年,紡織原料產業發展形勢較為嚴峻,中美貿易摩擦、國內需求放緩、下游紡織企業結構調整都深刻影響著原料市場走勢,這些因素導致紡織行業“暗潮湧動”,各主要原料呈現出量增價跌的態勢。該態勢也延伸至2020年。

本年度,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外部形勢更趨複雜嚴峻,發展前景不確定性較高。

首先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給紡織企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也將使企業在疫情結束後一段時間內面臨外貿訂單流失及國際競爭加劇的情況,進一步增加了發展不確定性。從目前疫情的發展趨勢來看,疫情已開始在全球擴散,預計需求方面也會有減少趨勢,紡織行業發展前景不明朗;其次,近期石油大幅度下跌,由於原油是很多產業鏈的最上游,原油價格的漲跌將極大地影響工業品乃至消費品的價格波動。在原油暴跌以及疫情因素的疊加影響下,PTA、乙二醇、滌綸長絲的行情或將雪上加霜;三是儘管當前中美貿易戰暫停,但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也還未消除;但從積極因素來看,全球經濟總體將延續溫和增長態勢,我國宏觀經濟長期向好的基礎不會改變。國內宏觀經濟政策將更加著重穩增長、防風險,並將完善中小民營企業政策環境放在更重要位置。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家已開始出臺各種扶持政策,幫助企業逐步緩解經營壓力。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達成,有益於改善我國外貿環境與市場預期,減輕出口企業壓力。

核心技術、全產業鏈、標準配套、延伸終端,四大啟示引領 變革創新發展

《中國紡織》:據悉,在疫情期間中紡院連續兩天接到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關於物資生產保障的函。中紡院兩接“軍令”,這樣巨大的壓力對您有著怎樣的觸動?這場戰疫大考,又讓您產生了怎樣的思考?

莊小雄:2月2日,中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一封來自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關於請協調一次性醫用防護服面料生產供應的函》。函中表示:經研究,確定中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為工信部防護服面料重點生產供應單位,優先滿足全國應急調度需求。2月3日,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又向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中紡院發來一封《關於做好疫情防控物資生產的函》,指出: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要發揮好中央企業科研、生產、資源整合的優勢,全力做好醫用防護服的生產工作,整合醫用防護服產業鏈資源,以最快速度形成生產能力,支持國家統一調撥,支援地方抗擊疫情。

這場疫情使我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科技創新、核心技術的對行業、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中紡院此次面對疫情能夠及時反應,就是因為有著2003年抗擊“非典”的工作經驗,能夠第一時間全力生產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面料。鑑於一次性口罩和防護服供應嚴重不足、資源浪費及後處理環境壓力大等問題,中紡院正在加快新一代防護面料的研究開發進程,例如開發具有100%阻隔性能、柔軟舒適而且可重複使用的防護材料。

中紡院兩接“軍令” 紡織科研國家隊的 “智造戰疫”

其次是全產業鏈的重要性。

此次面對大考,中紡院第一時間成立了醫用防護材料及製品應急工作組,在科技攻關、生產製造、組織協調等方面做出全面的安排部署,囊括了口罩機、壓條機設備生產,防護服面料生產及全產業鏈整合,標準檢驗檢測質量把控,新一代防護材料的科技研發,以及滿足復工復產復學需求的消毒溼巾。

第三是標準的重要性。在此次疫情緊張的時候,由於國際標準和國內標準存在較大差異,比如歐標、美標與國標之間,國內做外標的防護服及面料企業不能第一時間被國家徵用。同時,產業用紡織品是跨領域應用的產品,不同領域的產品標準不能夠有效的銜接配套。因此,相關產品的標準化工作還需要有關部門通力合作,通過建立協同機制,加強溝通協調,促進標準銜接配套。

中紡院兩接“軍令” 紡織科研國家隊的 “智造戰疫”

第四是向終端延伸的重要性。作為紡織科研“國家隊”,中紡院在產業鏈上游做出了很多科研成果和貢獻,但很多沒有辦法直接服務於人民需要,特別是涉及國家戰略、國計民生的個體防護終端製品。今後,中紡院將延伸至個體防護領域的產品,如防護服、手術服、防彈裝甲等,讓技術鏈、價值鏈和服務鏈進一步向終端延伸。

更多內容丨盡在《中國紡織》雜誌

中紡院兩接“軍令” 紡織科研國家隊的 “智造戰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