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灯录》如如不动 坐享家园

《心灯录》卷一

如如不动 坐享家园

吾人自觉明空昧以后,投入生死,而今要出生死,只要当下悟得此我,而不著相,便一超还至觉明以前,与如来觌面。若执一法修行,如三观、二十五轮转、二十五圆通、四十五圣位、十地、等觉、妙觉,则历若许化城,难于望见故里家园。要知家园景况,原不离我当下。当下而能识得此我即是主人公,即能如如不动,即坐享家园矣。

《心灯录》如如不动 坐享家园


要知我本如如,只要相应。不要见说如如二字,便不敢担荷,便推向佛边。这如如两字,原是你在觉明以前住过的。不是教你去修成如如,只要仍旧便是。只要你细细揣度,凡不如者自然不如。

《心灯录》如如不动 坐享家园


二祖觅安心法,至屏息诸缘,又不断灭。初祖即许之曰:“此是诸佛所传心印,甚勿疑也。”此即觉明空昧以前时也。佛有甚心印可传?不过教你在当下仍旧而已。世尊于诸经发出妙句,都是觉明空昧以前实相实义,如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常住真心、如如不动、寂灭为乐等等难悉。

《心灯录》如如不动 坐享家园


诸祖亦有妙句,惟临济公历历孤明、德山公烜赫虚空都是说出旧日历过的,要你在而今此刻当下识取,有甚难事?只因往日迷而不知,受苦至于今日。一知此我,便当下超入。再将此我保任,到无念时,则如如矣。岂不乐哉?

《心灯录》如如不动 坐享家园


我历看古人妙句,惟如如不动四字,表出此我,妙绝无伦。惟历历孤明相及,其余虽妙皆不及。只要静诵此四字,将此我从从容容、又不急、又不缓收拾在一毫毛头上,凝定而无涯,煞是现成而不可思议。然又是我细心得来。经云:明极即如来。其斯之谓乎。人能将此四字字字精而诵之,精而思之,管保三年五年坐此即成佛去,断不诳你。你何苦向繁缛处讲解教典,徒生知识,有何益处?

《心灯录》如如不动 坐享家园


世尊说此四字时,亦是时节因缘,合当流布三千大千世界,即是眉间白毫发光普照。不但悟此者成佛,即闻者亦结成佛之因。后云,说到如如早变了也。此语不可为他瞒过,盖因他看到如如、坐享如如才敢说这句话。他教人不可恋在字句上,徒然说到,要身心实实受用如如之义方是。不可因他这话,便弃而不用心也。著眼著眼。

《心灯录》如如不动 坐享家园


注解:

这里特别说明为什么渐修法不可能成就,因为就算那个渐修法你修到了最高级别,它不过是个幻城。‘’若执一法修行,如三观、二十五轮转、二十五圆通、四十五圣位、十地、等觉、妙觉,则历若许化城,难于望见故里家园。‘’

《心灯录》如如不动 坐享家园


所有的渐修法都是佛陀慈悲的幻城,是借助人们贪心的一种善巧方便。渐修法有明师指点,还得一步一个台阶向上走,如果自己的心不坚定,遇到岔路口就想换道,这样自己就迷在了深山老林,虽然能领略到不同美景,但是有可能一生都走不出的迷宫啊,每个城堡都很美啊,这些人就是迷在了不同的法海里。

《心灯录》如如不动 坐享家园


以至于佛陀开示般若经卷首心经的时候,有五千人离席。因为他们他们在渐修法中获益了,勤加修炼,越修越有感应,自己很爽很嗨,你跟我说这是梦幻,我信你个大头鬼。他们都忘记了这渐修法最初也是佛陀传授给他们的。这就是冤枉版的‘’依法不依人‘’,他们还觉得自己可聪明可有分辨能力了,都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看看,多有意思呀!越往上修,没有恭敬心感恩心,分分钟往下堕落啊。

《心灯录》如如不动 坐享家园


顿悟法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幻城我通通不要,我就只要目的地,其他的沿途风光全部舍掉。殊不知,大舍大得,等你到了目的地,蓦然回首,一个也没有少,还能一览众山小,回过头来再去各个幻城玩一玩,还能知道他们的精准位置,距离目的地多‘’远‘’,迷在哪儿了。顿悟法是无上秘,还有比这更秘的吗?

《心灯录》如如不动 坐享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