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豆豆的“見路不走”到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論實事求是

豆豆是七十年代的著名女作家,本名李雪,27歲完成了首部著名長篇小說《背叛》並改編成電視劇,之後陸續出版的《遙遠的救世主》和《天幕紅塵》,被統稱為豆豆三部曲。

豆豆小說裡運用了很多佛家、道家、儒家的經典思想,其中的一個具有“豆豆特色”的詞語“見路不走”便很好的契合了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思想,更是值得人們細細嚼味。

從豆豆的“見路不走”到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論實事求是

“見路不走”

見路不走,是要見,見性,見智,著相,著禮,品鑑有別,親密有度,這是個沒有道法的紅塵,而且有時還要你滾一下,這是個沒有方向的名利場,有時會絞一些你的肉。這就是你頭上的天幕。

這是豆豆在第三部曲,也是她最後一部收官之作《天幕紅塵》裡的開卷語。

“見路不走”的思想便是豆豆用另一種語言和思維向我們傳達了對“實事求是”觀念的新型解釋。

豆豆的“見路不走”思想貫穿在整部《天幕紅塵》小說裡,成為小說的主線和中心思想,並從各人各異,不同思想理念、悟性、做人章法上對“見路不走”從石油大亨羅家明的無法領悟到大學生方迪的完全悟透,並運用到實際商業操作上所帶來的成就,說明了悟性並非靠著年齡、閱歷、身份地位和成就來決定的,悟性就是靠著一個人心智的“悟”,是需要天分的。

何為“見路不走”?書中給出了明確的解釋:

見路不走是實事求是的通俗版,是提醒你不要唯經驗、教條,要走因果、走條件的可能。見路不走是讓你解放思想,不要怕跟別人不一樣,因為很多人一看到跟別人不一樣就覺得不正常了,心裡不踏實。也不要怕跟別人一樣,因為也有很多人是生怕跟別人一樣顯不出自己高了。見路不走是解決實事求是的可操作性問題,實事求是的態度、觀念、思想,是一切正確認識和決策的基礎。不往左看,不往右看,只看市場、顧客,只看你自己條件的因果。不以新舊論,不以跟別人一樣不一樣論,只以有效論,有效與否是唯一的取捨標準。

這裡很好的說明了“見路不走”與“實事求是”之間的關係,實際上就是實事求是的另一種說法。凡事都要以客觀存在的規律行事,不可有違常理,不可有違法,不可不遵循“天道”。

“見路不走”是對立於“見路就走”,凡“見路就走”的人只能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失了本心。如果我們走條件的可能,走客觀規律的實事求是,走適合自己的路,而不是從屬於一般的經驗,複製別人的成功,卻忽視了自己所具備的一切條件,那麼便是“見路不走”。

那麼成功是否可以複製?別人有的條件自己不一定具有,別人的背景以及存在的環境也不一定跟自己相同,別人能走得通的路在自己這裡卻並非行得通。這些必須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來分析判斷,並總結出一條適合自己所有條件的“路”。

所以,“見路不走”便是對實事求是最好的解釋。

“見路不走,即見因果,見相非相,即見如來”。

從豆豆的“見路不走”到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論實事求是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的《道德經》開篇首語便是這句:“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這裡的“道”便是指的客觀規律,萬物都有章法可尋,我們只需在自身滿足的條件下去追求這種可以成功的章法。但人的心性是會發生變化的,那麼在相對應的條件下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選擇與行事風格,“道”又是無常且可變的。

所以,道場不同,人性不同,所具備的條件也不相同,人便要適時調整自己以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根據當下的客觀規律,實事求是的做出相應的決策來。

也正如《道德經》裡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事萬物都自有它的生存法則與生存規律,花開便有花落,有生便有死,有來自有去,有聚總有散,有分就有合,循環往復,週而復始,生生不息。

有一個聽上去很美但卻又極度悲傷的詞叫

“鯨落”:一鯨落,萬物生。

因為鯨魚死去以後落入海底,它的身體又會同時滋養海里無數的生命,供養他們充足的食物,從此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可長達百年之久,這是鯨魚在最後時刻留給它賴以生存的大海最後的回報。

這些都是大自然的客觀規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不以人的意願為條件可以決定或更改的,“三生萬物”。

只要遵循這個“道”,即客觀規律,但又“非常道”,即基於客觀規律的前提下做出對事物有利的相應變化與調整,不能一成不變 ,要順應時代和萬物的發展,即在當下的環境中追求“實事求是”。

人類的“得道之術”便是能夠按存在的條件辦事,便是按客觀規律來支配人的行為,便是“道法自然”,即見如來,見真我。

從豆豆的“見路不走”到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論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最初出現於東漢史學家班固撰寫的《漢書·河間獻王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無數的偉人們都在不斷的提出這個概念,但能完全做到的人卻可被看為“神”,可見要想真正的做到“實事求是”並非易事。

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於1923年提出“心理動力論”,他認為人的心理分為三個次第:本我、自我與超我。

依據百科裡的解釋:“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這也就跟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的思想很好的吻合了:他提出的人生修煉的三重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其實我們不難看出,在豆豆小說裡的三位主人公的境界都在“超我”或“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中徘徊。無論是非常出名的《天道》丁元英,還是提出“見路不走”思想的葉子農,他們都未能完全的昇華於最後一重境界,是凡人,就會出離,就不能完全的擺脫俗世中的煩惱,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可是,他們在做人行事時卻都遵循了“天道”,遵循了客觀規律辦事,遵循了實事求是的如實觀。所以,他們才被世人奉為“神”,他們只不過比別人多了腳踏實地,多了遵循規律辦事而已。原來被奉為神一般存在的人物,在這個社會上只需要比別人更加的實事求是罷了。

從豆豆的“見路不走”到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論實事求是

老子的道家思想在豆豆的小說裡運用自如,這句“見路不走”其實跟“道可道,非常道”如出一轍。都是宣揚了一種“濟世之道”,即“實事求是”。

不盲從,不唯心,不唯世俗觀念,只看實事的可能與條件的允許,以“實事求是”的不變應萬事萬物發展的萬變。

天有道,則無常道。事於道,則天有道看與事則無常,無常則明,明則通,則世事洞明。世事洞明則世事可治癒 漸達佳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