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與歷史之17,浩氣長存文天祥


《推背圖》與歷史之17,浩氣長存文天祥

推背圖第23象

推背圖第二十叄象 丙戌 讖曰:似道非道,乾沈坤驗 ;祥光宇內,一江斷楫。 頌曰:胡兒大張撻伐威,兩柱擎天力不支;如何兵火連天夜,猶自張燈作水嬉。 金聖嘆: 此象主賈似道當權,汪立信文天祥輩不能以獨力支持宋室。襄樊圍急,西子湖邊似道猶張燈夜宴,宋室之亡其宜也。


《推背圖》與歷史之17,浩氣長存文天祥

推背圖第24象

推背圖第二十四象 丁亥 讖曰:山崖海邊,不帝亦仙;叄九四八,於萬斯年。 頌曰:十一卜人小月終,迴天無力道俱窮;干戈四起疑無路,指點洪濤巨浪中。 金聖嘆: 此象主帝遷崖山,元令張弘範來攻,宋將張世傑兵潰,陸秀夫負帝赴海:宋室以亡。


《推背圖》與歷史之17,浩氣長存文天祥

賈似道

"豬隊友"賈似道

公元1259年八月,蒙古忽必烈率軍度過淮河南侵,直抵長江北岸,進逼鄂州。

宋理宗任命賈似道為右丞相兼樞密使,率軍救援鄂州(今武昌)。

鄂州守將張勝大敗,城中死傷一萬三千餘人,賈似道嚇得要死,放棄抵抗,暗中派心腹向蒙古求和,請求稱臣納幣,答應蒙古兩國以長江為界。

蒙古人高高興興回北方去了。

然後,賈似道殺死殿卒百餘人,謊稱大捷,竟以有功之臣被召入朝,從此把持南宋朝政長達15年。


《推背圖》與歷史之17,浩氣長存文天祥

鄂州之戰

賈似道隱瞞求和真相,騙取權位,對抗蒙古有功的將士卻給與沉重打擊,皇帝昏庸,竟然屢屢給與高位,甚至稱他為"師臣",百官稱他為"周公",簡直荒唐可笑至極。

另一邊,蒙古一直沒有等到下文,自然責備宋朝違背"合約",大舉派軍南下。

公元1275年,賈似道再次奉命率軍救援鄂州,這次可就沒有那麼好運了。

賈似道被元軍擊潰,全軍覆沒,被貶為循州安置。

武舉人鄭虎臣奉命押解賈似道,在路過木棉庵時,將他處死。


《推背圖》與歷史之17,浩氣長存文天祥

抗元戰爭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公元1275年,文天祥聽聞元兵南下,在贛州組織義兵進入臨安,積極抵抗。

第二年,他出任右丞相兼樞密使,被派往元軍營帳談判,因為痛斥元軍將領伯顏,被扣押,押解北上,到達鎮江時,設法逃脫,繼續組織民兵抗元。


《推背圖》與歷史之17,浩氣長存文天祥

過零丁洋

與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立益王,再次擔任右丞相兼樞密使。

公元1277年,他率軍進兵江西,收復州縣多處。

但是最終還是因為寡不敵眾,不久敗退廣東,堅持抵抗。

公元1278年12月,元軍從海上陸上,多處大舉進攻,由於叛徒出賣,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被輾轉押往元大都。


《推背圖》與歷史之17,浩氣長存文天祥

零丁洋

在經過"零丁洋"時,寫下了千古名篇《過零丁洋》。

到達元大都後,元主多次愛才,多次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拒絕投降。

被拘押三年後,於公元1283年1月被殺於元大都。

正如他在《過零丁洋》中寫道的那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在元大都被關押時,還寫下了千古名篇《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

浩然正氣,天地長存。


《推背圖》與歷史之17,浩氣長存文天祥

崖山海戰

崖山之戰,陸秀夫負帝投海

公元1278年,益王死,陸秀夫、張世傑等有擁立僅8歲的廣王為帝,他自己出任左丞相,與張世傑共同主持朝政,外籌軍資,內調工役,堅持抵抗。

公元1279年3月6日,元朝大將張弘範率領水陸大軍,攻破崖山(今廣東新會南),南宋小朝廷,終於失去了最後的屏障,面對殘山剩水的絕境,陸秀夫先拔出佩劍,逼迫妻子和三個兒子跳海,然後大義凜然地對幼帝說道:"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背起幼帝,縱身跳海殉國。

宋朝滅亡。

陸秀夫與文天祥一樣,都是中華名族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


《推背圖》與歷史之17,浩氣長存文天祥

陸秀夫負帝投海

老東瓜曰:自古英雄豪傑,從來都是最美的逆行者,每當國家民族危亡的時候,他們總是挺身而出,正是"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他們的浩然正氣,必將長存於天地之間,影響著一代代的華夏兒女。

參考資料:《推背圖》,《二十五史-宋書》,《中國通史》,《中華上下五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