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娱乐前前沿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曹操没有说过这句话。那么曹操说过什么话?说的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不过这事在正史《三国志》里面没有记载,而是见诸于裴冲之注所引《魏书》、《世语》和孙盛的《杂记》。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与袁绍密谋铲除宦官,使出昏招,密诏董卓带兵入京以剪除宦官之乱。然而董卓未进京就宦官乱起,何进被杀;董卓带兵进京后夺得原何进部曲以及杀执金吾丁原,尽获京城兵权。董卓行废立之事后,又意在结交关东诸世家豪强,曹操亦是其中之一。曹操被董卓表为骁骑校尉,但曹操不受。因此曹操害怕被董卓报复,连夜逃出洛阳,途中借宿故交吕伯奢家。半夜闻听磨刀声,以为要杀害自己,遂执剑将吕伯奢一家八口全部杀害。后曹操得知吕伯奢家磨刀乃是杀猪宰羊招待自己。哎呀,杀错人了。曹操面对此情此景,于是就说了一句话,叫”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宁肯我对不起别人,不能别人对不起我。在当时当地曹操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已经杀了,错了就错了,已经没有办法了,只好如此。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曹操当时还是有一定的后悔心里,表现出了做错事的敢于担当和勇于承认,而且胸怀坦荡荡、毫不虚伪、没有假仁假义。从这里看,曹操倒是条汉子,在那个乱世,有着自己真性情的一面。

故而,雪峰居士一直认为曹操是一代枭雄,雄才大略、睥睨天下的乱世枭雄。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三国演义》里面描述的曹操将”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就进行了文化艺术加工,改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咋一看,没啥区别,都是一个意思。但是仔细琢磨一下,区别可大了。前面那句话只是针对吕伯奢一家,而后面这句可是针对全天下人,那还得了,你曹操负吕伯奢一家就算了,还负整个天下?这天下又有多少人能够让你曹操挥霍、杀戮?还会有多少无辜死在曹操手中?

既然如此,那你曹操留的是板上钉钉的奸臣贼子、篡汉逆臣,没得跑了。

雪峰居士论曰:

这也是现实生活当中,一句话可以让人笑一句话可以让人跳的最真实展现。为什么《三国演义》里面改动这么大,雪峰居士认为:

1、因为文学艺术创作的需要;

2、因为自东晋以后,整个社会都不喜欢曹操,曹操的负面形象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究其原因,还是曹操的儿子曹丕代汉自立,开启了篡位先河,以至于后世总有人效仿,让大家不喜。如果说曹操篡汉称帝,大家还心里有所平衡,毕竟北方的统一是曹操亲手打下来的,曹操的雄才大略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篡汉的竟然是寸功未立的曹丕,这曹操不篡汉却为自己的子孙后代铺平了一条帝王路。当然曹丕篡汉以后能够统一天下也就罢了,最后没有统一天下反而曹魏让司马氏给篡走了,这让后世之人怎么想?枭雄曹操的雄才大略最后用在了这方面?故而,曹操给人的形象稳妥妥就是奸臣贼子、篡汉逆臣,谁叫他的儿子曹丕干了篡汉的事呢?谁叫以后的曹魏又被人篡了呢?反而,同时代的刘备、诸葛亮等人就是兴复汉室的代表,大家所期望的形象。

悲乎哀哉!一代枭雄曹操,因一句话而改动得罪天下人,天可怜见!但曹操雄才大略、睥睨天下的气势也是改不了的!不然,当曹操起兵之时,就不会有那么多文臣武将来投。起兵之初的曹操可还是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威势,当时最多算是一方”山大王“。



雪峰居士


曹操的原话其实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吧,“天下”二字乃是罗贯中所加。

其实从原话看的话,曹操说这话的时候心情应该是非常复杂的。从道德良知的角度讲他知道、承认自己犯了错,“宁我负人”的前提是他承认自己确实对不起吕伯奢。但从理性的角度上讲他又觉得自己没做错。误杀吕伯奢本质上只是情报失误带来的误判,曹操当时的判断其实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机警)。错误的前提条件经过正确的推论导出了错误的结果,但很多时候情报的错误又在所难免……毕竟我们不是神,做不到全知全能。

所以曹操会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潜台词是“再来一次我也会这么干,我不后悔”。但话说回来,真不后悔的人是不会这么说的。只有后悔的人才会这样自我安慰、自我催眠。

感性上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他很内疚,很后悔,很难受。但他并没有选择道歉,而是试图用理性和逻辑说服自己。你觉得这算是人格魅力还是人格缺陷?我觉得都不是,我觉得这就是人格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这曹操难道不像你吗?你难道就没做过类似的事?就没说过“当时情况怎样怎样,我也只能如何如何”?

八个字把一个年轻军阀的内心冲突刻画得明明白白,简直神乎其技。

至于罗贯中版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我不是很想评价。这是我个人认为的《三国演义》里最大的败笔之一。

只不过多加了两个字,什么内心冲突、细腻情感全都消失不见,只剩一个魔头大放厥词。作者这么写的目的我也不难猜到,无非就是尊刘抑曹,维护封建正统而已。作为现代人,我不想对他的做法过多指责。但和原版一对比……这段话除了讽刺意味,我真的读不出什么。




高高在下哟


曹操完全是被逼无奈,如果他不这么做,早就被吞得渣都不剩。

打眼一看三国时能成大事的只有一种人——枭雄,意指强横、有野心、有手段。同时期国家领导人包括刘备、孙权在内,无一不是枭雄,只不过刘备仗着出身好,话又说得大义凛然,才博了个好名声。谁不知道谁?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



赵子龙七进七出血染战袍,把好容易救出的阿斗交给刘备,谁知刘备倚仗自己胳膊长的优势,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口中却道:“庶子让我险失一员大将!”把个赵子龙感动的热泪盈眶,当场就跪那了。刘备心思缜密反应快,诚乃人杰矣!



不过同样的事到曹操那,就会变了味儿,典韦拼死救主结果丧了命,责任也被推到曹操头上,说他因生活作风糜乱,以至属下殉职,总之是名声坏了即使做好事人家也当你是恶人。搞得曹操谨小慎微,即便祢衡把曹操气得七窍生烟,也不愿下手杀之,直接转给刘表,以免人言可畏。曹操:宝宝心里苦啊……



东汉末年是个什么社会状态?尔虞我诈、礼崩乐坏、强者得存,大伙都比着破坏游戏规则,先出手的得利后出手的倒霉,平时见人先防备三分。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显然当君子是十死无生。

“宁教我负天下,不教天下负我”,本是句醒世恒言,作为自保手段大都是照此执行,只不过别人光做不说,曹操是又做又说,这个脏水盆子不扣你扣谁?



其实曹操在戏台上被画了几千年大白脸,《三国演义》功不可没,为了追求作品的观赏性,出身不是正统汉室宗亲的曹操被刻画成大反派。

实际上曹操是三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君主,占据中原实力超群,把对手都挤到江东蜀中这些当时的犄角旮旯去了。只可惜时运不济,寿止65岁,要不司马师司马昭只能在一边搓泥巴玩。



文如其人,《蒿里行》“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抒发了曹操悲天悯人的情怀,《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了曹操大气磅礴的气度,无论怎样他都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史海寻踪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可以对不起任何人,任何人都不可以对不住我”,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极度自私的思想,但是对曹操这样的人来说,体现了他的成功,他是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

曹操在刺杀董卓失败后,与陈宫一起在逃亡的途中路过父亲旧友吕伯奢家,吕伯奢遇到故人之子非常高兴,亲自去打酒,叫家人杀猪款待,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曹操误以为他们要杀自己领赏,不由分说将他们全杀了。

出逃路上又遇到了吕伯奢打酒归来,看到吕伯奢手里的酒葫芦才知道误杀了好人,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将吕伯奢也杀了,陈宫表示不解,杀吕伯奢家人是误杀,现在为什么还要杀吕伯奢?曹操辩解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这个时候的曹操还没有成功,还像一条丧家之犬一样惶惶不可终日,所以这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未免让人觉得他狂妄自大,不会照顾别人的感受。陈宫听了心里很难受,认为自己看错了人,曹操嗜杀,不是一个值得辅佐的人,于是弃他而去。

过了若干年后,再回头来看待这件事,或者曹操手里再发生这样的事,是不是觉得毫无违和感了呢?这是因为曹操达到了一定的地位,取得了太多的成就,杀人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除了曹操,历代帝王大多数都视人命如草芥,手里掌握着天下人的生杀大权,他们虽然没说出曹操那句话,做的却是一样的事。中国皇帝那么多,不问青红皂白枉杀的人还少吗?都说伴君如伴虎,一个人如果权力大到可以随意决定别人的生死,那么在他眼里人命就像老虎眼里的猎物一样,只要有需要,随时剥夺。


秦曰汉云


表现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胸怀和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