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那麼厲害卻沒有統一三國,司馬炎這個昏君卻能做到?

悟堂居士


因為

天時不同了

什麼叫天時?

就是社會發展的規律

那三國時代,社會發展的規律是什麼呢?

是士族地主取代寒門地主

什麼叫士族地主呢?

就是世家大族,比如袁紹這種四世三公的家族,就是世家大族。戰亂時代想要起兵起事,得有錢招兵買馬對吧?沒錢打什麼仗啊

而能出的起錢養兵的也就是士族地主,學術語言叫“莊園主”,這些人是東漢王朝在地方上的支持者和政令執行者。他們壟斷文化、壟斷土地、甚至壟斷了武裝力量。

這些人的傑出代表就是河東司馬氏。

而曹操呢?曹操是寒門出身,行的是法家之道,他一生始終沒有解決好與士族地主們的關係。

他兒子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正好順應了士族地主階級的需求:官位、土地世襲,靠血統來區分官職大小。

等於是向士族地主階級妥協了。

但這種妥協是三條腿的凳子,坐不長久的,士族地主階級認為:我們要權有權、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還要你寒門家族的皇帝幹嘛呢?我們自己幹不就得了?

於是晉取代魏就順理成章了。

三國中,蜀漢對士族地主最不能容忍,劉備和諸葛亮對荊襄地主、四川本地士族採取的是打壓的態度,典型案例就是諸葛亮罷了李嚴的副丞相職務,引起了荊襄集團的震動,因為打壓,所以蜀漢先亡;

吳國對於朱家、陸家等幾個江東士族,採取的是聯合的態度,也就是妥協,所以他也亡了;

而魏國是老老實實地把皇位讓給了士族集團,所以他和平交權,司馬氏順利取代魏國稱帝。

至於說司馬炎本人稱帝,這基本是個巧合,如果司馬師、司馬昭不死,還輪不到他


託尼不帶水的歷史


曹操雖然厲害,但因為這個原因,他統一不了華夏,司馬炎資質遠不如他,卻能統一華夏。這個原因就叫做“時勢”。

以下我們就來詳細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曹操生前已經統一了北方絕大部分土地,幷州、幽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涼州都是他用盡陰謀詭計打下來的地盤,但是最後也沒能完成全國統一的大業,最後卻由司馬炎完成了統一,這其中原因得從兩個角度來看:

曹操無法統一三國的原因

1、對手不弱

孫權英明果決,用人得當,劉備賢德淑良,仁愛無雙,兩人都不是軟柿子。二人雖然不及曹操英明神武,但是曹操也不能像吃掉袁紹劉表一樣輕易擊敗他們。孫權和劉備手下也是猛將如雲,謀士成群,劉備佔領的益州易守難攻,曹操的北方軍隊不擅長水戰不敵孫權。曹操死後,曹丕曾經多次伐吳,但都以失敗而告終,這說明曹操的對手根本不弱,不好欺負,畢竟是東漢末年那麼多諸侯王經歷過淘沙洗禮之後剩下來的梟雄。



2、年紀大了

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已經是54歲了,年近半百了,沒有年輕時候那樣豪氣沖天的鬥志了。而且內部矛盾重重,愛子曹衝之死、荀彧跟自己唱反調、世子之位爭鬥不休,曹操年老無暇顧及了。

3、局勢導致的

公元208年的時候,曹操已經基本獲得了北方絕大部分土地,於是決心南征東吳。如果能夠攻克東吳,統一天下自然指日可待。但是在各種原因的作用下,赤壁之戰曹操大敗而歸,元氣大傷。之後三國鼎立的局面逐漸形成,孫劉兩方聯合起來抵抗曹操,這就使得曹操在有生之年沒辦法統一天下。




司馬炎為什麼能統一天下呢?(司馬炎並不是昏君)

1、司馬家族功績

司馬家族依託的是曹魏打下來的天下,在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代人的經營下,局勢已經逐漸倒向了魏國。司馬炎接任的時候,蜀國已經滅亡,所以司馬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統一了三國。



2、司馬炎個人能力突出

司馬炎氣度恢弘有王者風,氣量寬仁,鄧艾曾經得罪司馬昭,被構陷謀反,司馬炎為其平反,收復人心;在他當權期間,司馬炎勵精圖治,國家一片繁榮,政府重視生產,經濟上實施佔田制,使農民依法佔有一定的土地,調動了農民闢田開荒、從事生產的熱情,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的恢復和發展,民出現了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四海平一、天下康寧的昇平景象,史稱“太康盛世”。



3、對手孫皓太弱

孫皓是孫權的孫子,雖然天資聰穎,但卻常年溺酒色,專於殺戮,變得昏庸暴虐,不理政事,讓司馬炎有機可乘。即使沒有司馬炎,東吳內部就會亂掉了,所以司馬炎能夠滅掉那個時候的吳國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以上就是曹操不能統一三國,而司馬炎卻能完成統一的理由。歡迎採納!


海賊說歷史


三國時期,曹操被稱作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足見其文治武功,非同一般。但就是這樣也沒能結束三國亂局,一統天下,反而司馬炎一統天下。這都是有原因的。

首先,天時,曹操在世時,天下紛亂,諸侯眾多,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平定四方,遠征烏桓和鮮卑,促進了三國的形成。當時天下人心思漢,劉備打著漢室江山的名義招賢納士,與曹操對抗。孫權一直以漢朝臣子自居,聯盟對抗曹操。

其次,敵人不同,當世時,天下英雄眾多,雖曹操收下有多謀善辯之士,英雄名將眾多,但仍有許多在劉備和孫權帳下,扶保漢室。孫權和劉備其人也都是人中龍鳳,用人得當。可以與曹操抗衡。而司馬炎接手時,蜀漢和江東集團都是人才凋零。更容易統一。

再次,條件不同,曹操是從白手起家,帶領自家兄弟一點一點打出來的,在諸侯混戰中打出自己的地盤和人馬。

而司馬炎是繼承了曹魏的根底,又有司馬師和司馬昭給他留下的絕對優勢,所以先決條件就比曹操優厚多少。

最後,司馬炎也並非昏君,而是有遠大理想和野心的人。當政初期,也是重用賢臣,發展經濟民生,增強國力,一個昏君是不可能有野心和能力去統一三國亂世的。

綜上所述。曹操的班底沒有司馬炎豐厚,敵人比司馬炎強大,時機也沒有司馬炎的好。所以才有了司馬炎一統天下


華夏長河五千年


曹操父子在的時候,三國狀態都是全盛時期,尤其吳國和蜀國還結盟,所以那時候能保持抗衡已經是不錯了,司馬昭父子在的時候,吳國和蜀國精英基本都已經沒有了,國勢衰頹,而魏晉在不斷強盛,所以才有了統一三國的機會和條件,那就是士族的進步代表了天下大勢所趨,任何人也不能逆歷史潮流而動。





雙雙雙影視大雜燴


曹操時期,天下剛分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曹操四處征戰至赤壁之戰失敗為標誌,統一北方,劉備伐吳失敗三國鼎足形成。

直到後來曹操又徵東吳,終究不能成功,所以才有“不想這文章錦繡之鄉竟有虎將”和“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評價,早期對劉備更是評價“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所以這一時期的對手都是“創業第一代”,他們手下也都是精兵強將,東吳有黃蓋程普,周瑜魯肅,歸降的還有太史慈,也說明東吳集團能得民心,老中青人才團隊梯隊分明。劉備雖然四處奔波,但也有關張趙雲,更有文膽智囊諸葛亮輔助,後來又收服了黃忠、馬超等,形成了五虎上將集團。所以說曹操這個時候形勢如此,大浪淘沙後剩下的各方勢力都不弱。

司馬炎時期形勢已經不一樣,東吳內亂不止,先後有諸葛恪和孫氏兄弟專政,到了孫皓時期已經是孫家集團末期了,早期人才多半凋零無以為繼。蜀漢後主劉禪如同曾經的劉璋一樣,闇弱而貪圖享樂,諸葛亮北伐後期,黃忠、馬超、張苞紛紛病故,司馬懿說他北伐已經沒有良將可用,以至於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說法。反觀此時魏國人才輩出,鄧艾鍾會起自民間的軍事領袖都能獨當一面,而且魏國國土面積也是最優越的,人口眾多自然強盛。

最後就是曹老闆屬於第一代創業者,司馬炎屬於“官三代”了,前期司馬懿、司馬昭打下的基礎也很重要。相對比來說,曹操時期各方諸侯是虎狼相爭,司馬炎時期相當於狼吃羊了!








維摩詰de花雨滿天


曹操,亂世之梟雄,何謂亂世即混亂不安的年代,越是亂世越是能人輩出。早年曹操,與之競爭者頗多,曹操當時實力有限,只能積蓄力量,且當時曹操則是一心匡扶社稷。中年曹操,曹魏勢力內有權臣保皇,外有強敵牽制,強行統一稱帝風險很大且名不正言不順,曹操以有稱帝之心只是天時、地利、人和均欠缺一些。





Mr一一Sun


曹操文韜武略,司馬炎也不是吃素的。我們先不去糾結問題的前提是不是對。對於問題本身,有幾點思考:

1、曹操統一全國的時機未到。曹操統一了北方,想要一統全國,然而東吳有長江天險,又不乏名將,孫權也算英主,因此統一難度不小。

2、朝廷形勢複雜。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在朝廷並不能夠一手遮天,赤壁之戰無功而返,得隴而未能望蜀,都是因為後方不穩。

3、三國後期,司馬炎能完成一統,是因為三國力量對比發生決定性變化。蜀國積貧積弱,劉禪能在孔明死後還維持了幾十年,已經不容易。東吳後主孫皓昏庸殘暴,東吳國力已經空虛,被西晉滅掉是必然的。


狂飆的單車


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天下的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當年曹操能夠統一北方已屬於不易,等他到長江流域時已經是強弩之末。這時候他不得不撤回身來,穩固北方、恢復生產了,繼續征戰後方又會亂起來。這時候的孫劉聯盟在抱團取暖,共同抗擊曹魏,都在勵精圖治。

然後,到了司馬炎時代蜀漢和東吳都是每況愈下,兩家在比誰更爛,就是不打他們,他們也站不住了。而司馬炎接手的是曹操、曹丕、曹睿,加上他們司馬家爺仨打下的基業。

也就是說,曹操收拾的殘局,百廢待興,敵人也不弱。司馬炎抓的一手好牌,國力強盛,滅掉已經從根上就壞了的蜀漢和東吳,非常正常。至於司馬炎昏君帶來的後果,需要在此後面應驗,不是同一把牌。


中原一條蟲


曹操,一代梟雄,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同時還是個詩人,如果用客觀的歷史來評價,那麼曹操,可以說是那個時代最為出色的人。

曹操一生,可以說是功勳卓著,有很多次以弱勝強的戰役,比如官渡之戰,但是在赤壁之戰輸的慘烈。但這不能否認曹操本人的實力。

那麼曹操為什麼不能統一三國,反而讓一個昏君統一三國。原因其實很簡單。

首先,曹操雖然是官二代,但是勢力弱小,用了大半輩子坐上了天下霸主這個位置,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三國的格局也正式形成。

曹操最後的日子,都在勵精圖治,當時綜合實力是最強的,如果再給他二三十年,也許能一統天下。

而司馬炎呢,他統一三國可以說完全仰仗他人的力量,靠著曹氏經營的魏國,靠著鍾會,鄧艾的能力,才做到一統三國。

同時,對手的強弱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蜀國極弱,吳國也日漸衰落,已經沒有了抵抗的能力,這才是最主要的地方。


北枳筆談


曹操父子在的時候,三國狀態都是全盛時期,尤其吳國和蜀國還結盟,所以那時候能保持抗衡已經是不錯了,司馬昭父子在的時候,吳國和蜀國精英基本都已經沒有了,國勢衰頹,而魏晉在不斷強盛,所以才有了統一三國的機會和條件,那就是士族的進步代表了天下大勢所趨,任何人也不能逆歷史潮流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