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一篇2区SCI论文,这样给录用意见,算不算很负责任?

最近,工作邮箱收到一篇行业内2区SCI的期刊的论文,问能不能帮忙免费审稿一下。虽然笔者也不是什么名人,但是收到这么高大上的2区期刊审稿邀请,心里还是很乐意地,说明这个期刊已经把笔者作为一个可信任的审稿人。

以前最多给那些中下游3区SCI期刊的论文审稿过,如果读完文章没有什么毛病,没有原理上的自相矛盾,也不是民间科学家写的论文,就可以比较随便给审稿意见,基本上都是让他们顺便引用上笔者最近的几篇文章,然后简单回答几个容易的问题,就给他们过了。

对于这篇2区SCI论文的审稿,本来以为看得懂,但是感觉跟以前所学的领域还是有较大的偏差。可是一想到跟自己三年前发表过的某篇文章在理论模型上基本一样,感觉是可以建议作者引用的,所以还是强忍着看不懂的无奈,看完了这篇论文。


审一篇2区SCI论文,这样给录用意见,算不算很负责任?

看完这篇论文之后,基本上中规中矩,虽然一些计算和方法没有见过,但是凭借多年来对这个模型的认知,结果应该是正确的,也比较新,比较难,研究的人不是很多,很符合这个“要钱”的非主流2区期刊的风格,于是决定给他们审稿通过,决定录用他们这篇文章。

接下来就是把以前审稿3区的意见拿出来,改个模板的内容,把3年前自己的那篇文章写进审稿意见,让他们引用,担心他们不好找,还特意把名字和题目都加进去,方便他们直接引用。

然后过了一天,审稿意见就回来了,编辑也很尊重笔者的审稿意见,愿意让他们的文章再大修一下就可以录用发表。

笔者对于这种利人利己的审稿,是不是有点放水之嫌?你们怎么看?


审一篇2区SCI论文,这样给录用意见,算不算很负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