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原因竟是如此,現在看來,合情合理

唐朝建國初期,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隨統一戰爭的結束而愈演愈烈,終於在公元626年的7月2日爆發了玄武門之變。這次政變是以李世民的勝利而告結束,在許多的電視劇和小說中,都曾說道此次政變的原因是李世民在唐王朝的建立中立下大功,而大哥李建成擔心他威脅到自己的東宮之位,所以欲將其剷除,這才逼得李世民不得奮起不反抗;但是真相真是如此嗎?小編看來未必,從李世民以下幾點可以看出。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原因竟是如此,現在看來,合情合理

李世民


第一、網羅人才,圖謀皇位。

李世民謀奪皇位繼承權的圖謀,大致萌發於平薛舉前後,那時,唐朝已建立,李建成被立為太子,李世民被封為秦王、尚書令,隨著唐政權的初步穩固,李世民在平滅薛舉集團後又被封為太尉,持節陝東道大行臺,擁有軍政大權,勢力龐大,開始為奪取皇位做準備,突出的表現就是網羅人才。唐王朝初建,人才缺乏,秦王府好多文武官員調到別處為官,這使李世民感到很不安。其不安的原因是勢力被削弱,不利於將來謀奪皇位。於是他不僅將有治國之才的陝州府長史的杜如晦調回秦王府,而且放手讓房玄齡為其招收謀臣猛將,與此同時他本人還展開同李建成爭奪人才的鬥爭。洛陽平定時,名士杜淹欲投靠李建成,李世民得知,急忙將他招進文學館。後來的歷史也證明這些人在奪政變中都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原因竟是如此,現在看來,合情合理

率軍平薛舉

第二、加強地方經營、樹立以洛陽為中心的地方勢力。

武德四年洛陽平定,李世民認識到洛陽地處中原,有利於聯絡山東、河北、河南勢力,加緊在洛陽的經營,派溫大雅“鎮洛陽以俟變”。不僅如此,還派張亮到洛陽暗中活動。史書記載“太宗以洛州形勝之地,一朝有變,將出保之。遣亮之洛陽,統左右王保等千餘人,陰引山東豪傑以俟變。”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以洛陽為中心發展自己的勢力。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原因竟是如此,現在看來,合情合理


第三、爭取王宮大臣的支持。

李世民爭取到大臣陳叔達,蕭王禹等人的支持,武德九年,李淵對李世民不滿,將要加以貶責,陳叔達堅決上書阻止。與此同時,李世民派妃子長孫氏在宮中活動,賄賂嬪妃,求得後宮勢力的支持。李建成曾說:“秦王遍見諸妃,彼金寶多,有以賂遺之也。”

第四、精心謀劃,突然襲擊。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原因竟是如此,現在看來,合情合理

對於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做了充分準備的。首先派長孫無忌將已被驅逐出秦王府的房、杜召回,謀劃政變的詳細計劃,制訂了突然襲擊的方針。李世民知道,直接向李建成的東宮進攻,成功的希望不大,而利用上朝的時機,採取突然襲擊的方法,可一舉成功,況且把守玄武門的是已被他買通的常何等人。精良的武裝是李世民準備活動的另一方面,政變前,尉遲敬德精心挑選了八百人的武裝力量,他說:“勇士八百人悉入宮控弘披甲矣。”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利用常何值宿玄武門的有利時機,率領長孫無忌等九人預先埋伏在此,由於李建成毫無防備,等到臨湖殿發覺有埋伏時已措手不及,李世民趨馬上前,一箭射死李建成,取得政變成功,不久李淵退位,就這樣,李世民取得皇位。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原因竟是如此,現在看來,合情合理

綜上所述,玄武門之變絕非李世民不得已的行為,而是有預謀的政變奪權,是精心策劃的結果。當然,這一切也都是因為他的能力在李建成之上,正所謂能者居之,這個皇位原本就該由他來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