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学生课堂起哄现象?

oO灰機Oo


课堂起哄一般多发生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课堂,这个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初二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喜欢怀疑与争论,敢于挑战权威,但思维品质发展还不是很成熟,没有社会阅历,因此看问题比较片面、偏激、敏感、爱钻牛角尖,有逆反心理,同时他们又喜欢表现自己,敢于表现自己,所以说在初中课堂上学生起哄的现象很常见。

中学生课堂起哄现象的原因分析:

1、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在上课前没有备好课,设计教学之初没有解决好一节课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的问题,教学设计存在有缺陷,以至于课堂上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不懂,教师讲课离题,甚至教师课堂上出现知识点讲错的现象,从而引起学生的起哄。

2、学生原因:授课教师平常上课时不注意,让班上学生养成了起哄的习惯,班上已经存在有一批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寻找时机发出怪声怪叫。喜欢起哄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较差,在班上没有存在感,通过课堂起哄或者其他搞怪行为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以此刷存在感。

中学生课堂起哄现象的解决方法:

1、教师上课前要精心备课,研究好一节课怎么上,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并且备课的时候重点要备学生,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备课时也要预设好问题,能够预见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并且准备好相对应的策略,备好课就不至于课堂上碰到问题手忙脚乱,引起学生议论或哄堂大笑。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对于知识点的全面把握,课堂上激情澎湃,滔滔不绝,表现得游刃有余,各种例子解法信手拈来,没有违和感的画面,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

2、对于个别学生课堂上的起哄常常让教师手足无措,尴尬也很无奈,这时候如果责骂、讽刺、挖苦学生,都不是最好的做法,只能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最后只会是越来越糟,对于这是个别课堂上喜欢起哄的学生,我用的最多的是以情感化他们。有一年高一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总喜欢打断我的讲课,提一些跟课堂无关的话题,经常用异样的眼光甚至挑衅的眼光看我,几次下来我都假装不知道。下课后我让他帮我拿实验器材到回到科室,跟他聊天,了解他家里的情况,原来他是单亲家庭,爸爸常年在外面打工,在谈话中询问他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鼓励他学好物理,还教了一些高中物理学习的方法给他。从那以后,他在我的课堂上再也没有捣乱过,原来跟他一起的那几个同学也爱上了学习物理。解决学生问题,动之以情,往往都会收到奇效!

中学生课堂起哄的原因很多,解决的方法也很多,只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解决课堂问题的能力,课堂的意外情况的出现也能很快把学生引导到课堂中来。教师如果把握得当,适当利用好学生的情感,轻微的起哄还可以变成活跃课堂气氛的法宝!


做热爱生活的主人


作为一名老师,我感觉课堂起哄不是一件坏事,关键是如何掌控局面。

一、要把握严中有爱,让学生更加喜欢你。老师在课堂上都想把课教好,这不光是拿工资、干工作、做奉献的问题,更涉及到自信心、成就感的问题,关键看你讲课的风格和课上怎么把握跟学生的距离。

我们学校老师大部分都是板着脸、敲黑板的情况,虽然也在认认真真讲课,学生也是中规中矩,但他真的听进去了吗?学生也是有情感的,不走进他的内心,怎么会喜欢你的课堂,严中有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二、要精心设置爆点,让课堂氛围燃起来。老师讲课可以全程面无表情,但是你阻止不了学生开小差、睡大觉。科学证明,成人的精力集中时间也就20分钟,何况学生?

所以老师备课的时候,就要预备爆点,把走神的拉回来,把睡觉的叫起来,这样才能激活一池春水。

我们有个历史老师,天天口若悬河、引经据典,校长却感觉他不太靠谱,满嘴跑火车,但是学生却非常喜欢他,还希望他来当班主任,这让校长大跌眼镜。

三、要及时拉闸刹车,把失控局面拽回来。老师教课也要形成一种风格,也要具备这种能力,敢于让学生释放。

需要调动学生情绪的时候,学生就畅快淋漓,需要言归正传的时候,学生就悬崖勒马,始终游刃有余的驾驭你的课堂,不能让局面长时间的失控下去,这样教导主任就会约谈讲评你了。

这样的风格老师是不是都不太喜欢,家长有什么建议?


教育讯息


学生在课堂上起哄,一方面确实是由于青春期比较的好事儿,但是另一个方面是因为他们在试探这位老师的底线。如果这位老师在第一次学生起哄的时候跟着学生一起笑,或者说对学生起哄的行为不加制止。那么,之后的课堂管理就会变得非常的艰难。

一、小事儿瞎起哄,直接按下去

有的时候,学生会因为教师PPT上的一个小错误,或者课堂上某个同学的一个小失误而小题大做瞎起哄,这个时候如果不快点把这个事情制止,会影响教学进度,影响课堂氛围,必须及时马上把这个事情按下去。这个时候尤其要抓典型的同学。抓那种平常学习是还不错,但是跟着起哄的同学。必要的时候找他单独聊天,给他施加压力,让他知道自己坐在这个教室里不是跟着其他人起哄的,而是要学习,要为了自己的心中的追求而坐在这里的。这样的话可以达到,以一个例子示范全班同学的效果。当然,如果是老师教学准备上的疏忽,造成学生起哄,就要加强自我反思下来,在课前准备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做到没有太多的比较大的瑕疵。

二、私事儿瞎起哄,拉开距离

中学生有的时候爱瞎起哄是因为发现老师的一些隐私特别是提到女老师的男朋友之类的,这个时候要注意在学生面前要保持隐秘,保证自己的个人隐私不要过多的泄露给学生,让学生瞎起哄,甚至在课下还进行谣传。有的时候对于班级内部的一些所谓的暗恋,这个时候学生也容易在课堂上瞎起哄,一定要及时观察到苗头下来之后找相应的同学进行聊天,核实事情是否真实,再进行处理。

当然,课堂上有的时候也需要给学生一定释放的窗口,主要是看这个起哄的原因是否值得给学生一定的释放空间。一定情况下,让他起哄一下,但是要做到收放有度,让学生能够收得下心来,回到自己的课堂上。




双语小课堂


1.教学内容应该做到无可挑剔,适当再延伸扩展一些知识点。

2.授课方式要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3.对学生按性格分好种类,对其中一些领头的学生要用一些教学技巧,不盲从他们,也不对着干。

4.任何时候教学态度端正,避免情绪化。

5.积累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法,吸取教训。



咨询师祥山


其实,学生起哄的根本原因在于老师。我也是个学生,在我们的老师群体里,有两种,一种是上课静悄悄的,绝不干闹,另一种便是乱了套了。原因在于老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上。第一次见面,如果不严格,话语里不带一点火药味的话,是镇不住现在的学生的。之后你也要保持这中状态,但要注意,必须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爱某一个学生,处罚的时候,女生犯错误也要当众批评,不要太留情面。这样,学生才无话可说,对你也就没有不好的认识,没有把柄落在学生手里,学生才敬佩你。——一点认识,望对你有所帮助


汉美教育


1.冷处理,青春期的傻小子们,都是坏坏的,本质不坏但荷尔蒙会教给他们偶尔发点小坏,如果老师不入他们的法眼,他们往往会恶作剧,冷处理,凉,闹够了,会自讨没趣,事情就偃旗息鼓。

2.那就让他们起哄,看看闹到什么样,再出手!

3.千万不要对着干,没啥意思,也没用,一旦老师生气发火就是中了他们的圈套!!


思齐老师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点躁动和叛逆,所以老师和家长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在课堂上起哄,也是这样,这是这个时期孩子的正常表现,为什么起哄,循着这个道理正面引导和教育,而不要一味打压,那么学生和老师就会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


鄂东杰哥


这种现象是双刃剑,要在老师的主导中达到最佳气氛平衡

在我上学的时候,偶尔也有一些事情比如学生或者老师讲解的一些幽默知识而起哄,但是起哄的时间要严格把控,很快要被老师给转移话题或者气势震下去,这种不仅活跃课堂气氛和互动还有助于增加师生感情。

起哄不是上课中的必需品,如果和老师的讲课风格不符,那就严格制止

有些老师习惯一丝不苟,尽然有序,那就直接严格制止,不要给学生留下你的课堂可以起哄的机会,切忌要么就可以起哄,要么就一点起哄的势态都不允许出现,一定要一刀切。最失败的是在允许起哄和不允许起哄中摇摆,时间久了学生都管不住了。

以上仅个人观点,您的课堂,教书育人您做主。


姚叔不可耐


教学内容应该做到尽可能完善,适当再延伸扩展一些知识点;授课方式要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实事求是;对学生按性格分好种类,对其中一些领头的学生要用一些教学技巧,不盲从他们,也不对着干;任何时候教学态度端正,避免情绪化;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法,吸取教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人生如梦梦醒时分分


中学生的孩子基本到了叛逆期,其一在于家庭教育问题,其二在于老师课堂把控能力问题。

老师在课堂一定要定规矩,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把持课堂的一个度,在老师授课期间学生必须听老师把知识讲完,那么在讨论期间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可问题。

老师就是课堂上的领航者,管理学生要有自己的办法,绝对不能放任自如,一定要压住带头起哄的学生,让学生知道你的威严,要以教育为主。

话说回来,我觉着老师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做人道理,比较还是孩子,要让学生长成参天大树,老师还是要煞费苦心的[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